中学生生态群落跟踪调查与能力培养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name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湛江钢铁项目选址湛江东海岛,对环境是否有影响?带着这一疑问,2013年,湛江市第五中学生物课题组组织生物兴趣小组同学,选定隔海相望、距离钢铁项目约8公里的东头山岛开展课题研究。拟通过跟踪调查项目建设前后东头山岛上红树林群落的面积变化、群落结构动态和各种群的生长动态、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等数据对比,论证项目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并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红树林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红树林生长规律,提高科学探究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1.跟踪调查的主要内容


  实验研究分为3个实验组,每年开展2次调查,即每学期1次,实验周期为4年,跨度从项目建设到投产后2年。
  1.1 指导学生跟踪调查东头山岛红树林群落的面积变化。手持GPS仪环绕红树林群落一周,测定红树林的面积,根据每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对比红树林面积的变化。
  1.2 指导学生跟踪调查样方内各种群的生长动态和群落结构动态。3个实验组分别在红树林的高潮线、潮间带、低潮线各选择1个8m×8m的样方作为永久样地。观测记录样地内红树林物种类型,了解样地内红树林物种的丰富度;记录样地内每个树种的数量,调查该树种种群的密度;观察从低潮线到高潮线红树林树种的变化情况,根据每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分析红树林群落生长的变化。此外,在每个样方内不同的树种中各选取2株作为观测研究对象,观测记录其幼苗叶片数量、幼苗主茎节数、树高、基径、幼苗分枝数、冠幅、树冠高度的情况,挂上标记物并画出样图,跟踪其幼苗的数量和每年的生长量,掌握红树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1.3 指导学生跟踪调查样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3个实验组分别用等距取样法在低潮线、潮间带和高潮线等区域随机取样,每次选择1个1m×1m的样方,用记名计数法进行统计样方土壤中螺、蟹、沙蚕、海蟑螂、贝、蚝等红树林底栖动物的种类、个体数量情况,跟踪调查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
  1.4 指导学生跟踪调查样地土壤情况。3个实验组分别分别采用PH测量仪和PH试纸跟踪测试样方内所采集土壤的PH值,做好记录。

2.数据分析与结论


  2.1 理论成果
  从3个实验组测得的PH值数据可见(表1),4号样地低潮位土壤的PH值在7.0—7.5之间,介于弱碱或中性之间;1号样地潮间带土壤的PH值在6.3—6.8之间,为弱酸性;6号样地高潮位土壤的PH值在5.0—6.5之间,为酸性。即由低潮位向高潮位的土壤PH值变化趋势是由弱碱(或中性)向酸性变化,得出结论:1.红树林土壤总体偏酸性;2.越靠近海水的红树林土壤越呈碱性,越远离海水的红树林土壤越呈酸性;3.红树林土壤呈酸性可能与红树林富含单宁以及红树林湿地中动物的排泄物有关。

  2.2 实践成果
  2.2.1
其他文献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坚持“以生为本”,让学生的合作、质疑、表达和思考推动教学的进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真学”中取得“获得感”呢?下面就以笔者执教的“最
书面表达是初中英语学习的难点,中考的重点,许多学生在此方面丢分比较多,因此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势在必行。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呢?一、教材为本,学会积累,丰富词汇,促进写作  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他们积累的词汇、句型的多少是紧密联系的。假如学生拿起一篇英语文章,有80%的词不熟悉,那么怎能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信息呢?假如要写一个句子,10个单词有8个拼写不出或拼写错误,又怎么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呢?
近年来学生出走及自杀的事件屡见报章,说明在校学生承受来自学业、家庭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已达到了不平衡状态和不健康状态,心理障碍已经成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头号大敌。这个问题应该引起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而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近来,很多读者特别关心本刊的一些情况,现综合回答如下:
教学又是一种艺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这就决定了教学要涉及人的感情、精神、价值观等。教学过程充满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认知、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冲突。因此,做一位懂情感艺术的数学老师就成为关键。一、教师是懂得调控情绪的“调情师”  (一)为学生传知不累心态  1.平和心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老师要通过恰当运用各种手段调控学生,会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也可加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数学布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发生了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职能日渐突出,但我国目前却出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