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身体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od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日夜里厢,勒微信里搭朋友讨论苏州闲话。隔日早朗,回味回味昨日瞎扯格,蛮有味道。转手发仔微信朋友圈里,半日不到,评点格、感叹格、建议格交交关关。所以将该点声音聚聚拢写成文字,算是对爱护苏州方言格各方朋友的一种感激。
  事体起因于做信息化生意,但却是文人出身格朋友陆军,俚一直喊我老师,半夜三更请教我,苏州方言啊有希望?俚覺着普通话现在变仔“鲜鲜豆”,苏州闲话变成仔格“搁煞货”。该个事体让俚半夜困不着。
  想起去年有浙江来的一帮大学生,搭我请教昆曲之传统和现代的问题,我讲传统中的一部分肯定会慢慢消失,一帮子年轻人不大欢喜我格说法。我心想,管嗯笃呐哼想,传统日渐式微,再也不可能恢复到老早格样子,苏州方言也是实梗。当然传统不是一条咸黄鱼,吃一条少一条,伲可以尽量延缓和拉长伊格生命。现在能做格,就要每个珍惜苏州话的人拿方言和生活结合勒一道,屋里厢格苏州爷娘要做样子塑造一个语言环境,那么才有更多小人传承苏州话的可能。但毕过伲要晓得,苏州话或者讲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末事不勒浪外头,而是在于里厢格精神。书画讲求骨法用笔,就是将山水花草内部格运动写出来。拿苏州话来说,咬字发音和一些属于吴地格词语,是面朗厢格水墨,而真正最宝贵格笔法,是苏州方言有非常灵活跳跃的反映生活的语汇结构。我觉着,该种是苏州人特别宝贵的一种能力,伲要拿该种语言格“笔法”传下来。不能因为时代新哉,搬场忘记脱家堂。
  第二日,转发出起,朋友们看来是击中了痛点,侪有话来留言。
  ——文化首先需要文脉,没有精致的苏式生活,别指望能保留精致的苏州话,现在是猢狲勿该宝,苏州话是囥不牢哉。
  ——方言需要氛围、气场,就是所谓的文化场。用进废退,不能只管肚皮吃得青筋起,不管爷娘死不死。
  ——花花轿子人抬人,要有一批讲苏州话的文化名人助力,发掘苏州方言的美,让苏州方言回归接地气的生活,而不单是做做研究。
  ——苏州方言式微,归根结底还是文化的缺失,慢郎中碰着急中风,反映了人们的浮躁。
  ——昆曲、评弹都是以苏州话为基础,是苏州几千年来人文精神的表现和传递,是吴文化里压箱底格宝贝。
  到啥山,捉啥柴。时代新发展,旧东西要出脱点,但是传统苏州音,还牵动不少人格心。很多朋友们都希望保护弘扬,但我转念一想,不可回避一个事实,一代一代的苏州人格身体机能勒海退化,所以对于语言的把控能力,以及细微的反应能力和辨析能力都在退化。所以苏州闲话逃不脱式微的命运。老苏州话八个音,那是人对于自身气息在身体里厢各个器官当中不断地摩擦,不断地激荡发出的声音。而现在格人已经缺少该种对身体的敏感了,聪明面孔笨肚肠,说好八个音好像不太可能了。
  新中国有句口号,锻炼身体,保卫祖国。我想,该个和保护苏州闲话的意思真是一样格。要保护苏州话,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养好身体,恢复老底子人格一种敏感。该种敏感是自觉,是自律,是积淀,也是一种修身之法。修身,才能搞好屋里厢,才能奉献社会。所以感知苏州方言的八个音,就能感知自己的身体,就能感知他人的变化,就能感知社会和世界格变化。民国辰光就有人评价,苏州话里格入声,牵动中国人格元气。苏州闲话,事关重大呀。
  拿老底子苏州人倪海曙翻译个苏州话诗经中的《秦风 蒹葭》,来做个尾巴,意思侪勒里厢。
  芦苇一片青苍,露水要结浓霜。
  陆搭是我爱人?勒浪隔河对江。
其他文献
一座城市的文化场馆数量多少,可以决定这座城市的文化气度。在文化场馆百花齐放的城市中穿梭,有一种内心油然升起的安定感。  苏州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传统文化更是厚重如斯。在苏州市著名书法家、苏州工业园区书法家协会主席钱玉清看来,一座城市的文化标配,要基于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来打造,何时都不能遗忘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  文化场馆要让百姓受益  作为吴文化发祥地的苏州,早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镇。明
期刊
一场蔓延至全球的疫情,让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一下子慢了下来,习惯着快节奏生活的人们幡然醒悟,驻足思考,这个时代,不顾一切追求效率与利益真的是对的吗?  值得庆幸的是,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坚守着内心,不以单纯地逐利作为企业发展唯一目标,而是通过享受整个发展过程与对产品的构想,摆脱社会的浮躁,把自己爱的事情做到极致,把有内涵和价值的思想融于实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满江红家居馆、苏式生活体验基地掌门
期刊
每座城市都期待以标志性的文化艺术来构建属于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形象。  苏州,一座拥有2500余年历史的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同时,苏州又是一座很特别的城市——“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古今中外”在这座城市里被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这就让这座城市的文化标志,变得很微妙了。这里有历史、也有现代,有传统,也有国际,究竟什么样的文化地标,才是“最苏州”的呢?  一花一世界,一城一风情。总的来说,文化
期刊
老子《枕中记》云:“吴西界有花山可以度难”。苏州的花山,它环境清幽,钟灵毓秀,潺溪形石,玲珑奇瑰。悠悠千载,隐逸文化盛行于此。花山多的是山林野趣,返璞自然,也有禅修悟道,课涤愫洗心,绝对是在苏州享受自然的好地方。5月30日,由太旅集团联合苏州玲珑悦读会、彤日书院共同举办的第二届花山文化节在花山正式拉开序幕。  书画雅集 墨韵留香  “花山这个地方,人文底蕴十分丰富,遗留古迹非常多,有1700多年的
期刊
位于观前街的龙凤金楼,苏州人都再熟悉不过了。细心的苏州市民们会发现,这两年在龙凤金店的二楼,出现了一个“翡翠美学文化中心”,优雅的空间中摆放着龙凤金店的老牌匾,几个展台展示着有着满满苏式情调的设计款珠宝,结合着苏绣作品,还有一些金店收藏的老首饰,一股穿越的味道让人出神。另外还有供人们阅读听书的书台、沙发等休息区,漫步其中,虽少了股商业气息,却多了份文化韵味。  在闹市这样寸土寸金的营业面积内,精心
期刊
被誉为水城的苏州,究竟有多少座岛你知道吗?苏州号称72峰36岛,大家熟知的有三山岛、西山岛、东山岛、桃花岛等,但还有许许多多可能作为苏州人的你,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岛。  城市小岛,是匆忙喧嚣中的世外桃源,它就在身边,却又好像很远。这里可以藏好心中的秘密,可以抛洒久久不提的梦想。敬请跟着《现代苏州》小岛物语系列,来一睹这些苏州小岛们的风采吧。  第一期,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贡山岛”。  也许你生在苏州,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带来的冲击,还未消散。企业家们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活下去。背后一致的邏辑是,努力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对于这一点,创业近20年的鲁云,深有体会。  从只身一人来苏州,到放弃稳定工作下海创业,再到带领一手创办的苏州尚美家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又一项荣誉,获得越来越多市场肯定,二十余年的时间,鲁云始终在“核心竞争力”这五个字下狠功夫。  执于初心,“用心”答好创业这张试卷  
期刊
现代小区,大家习惯了茶余饭后,大门紧闭,各自独立的生活,邻里间关系远不如旧时那么热络。这样的状态,对于求知欲强且人际关系处于发展状态的青少年来说,是无法满足他们精神文化和成长需求的。  为此,姑苏区白洋湾街道长青社区以关爱青少年,探索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新模式为切入点,打造了社区“年少有为”特色品牌,以创新的形式开展爱自己、爱家人、爱苏州、爱社区的主题活动。希望作为社区新家园一份子的青少年们可以通过
期刊
近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身体健康,并将健康融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这也对社区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位于姑苏区白洋湾街道的金色里程社区就一直在健康社区环境打造方面下狠功夫,旨在希望可以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各种方式的健康服务,用健康指数带动幸福指数,增加居民幸福感。  想运动,社区给你备好“硬件”  在全民健身愈发受到追捧的今天,社区内拥有一个健身馆对于社区居民来说无疑是实实在在的实惠。在
期刊
在淘宝什么都买得到的年代,市集,有什么存在意义呢?今夏,本色东西桥市集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叫人头攒动,在姑苏城外,男女老少相约赴一场周末集会,那里没有一家姑苏传统小吃(除了绿豆汤),也没有魔性的炸鱿鱼……摄影师维生素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个赶集的视频,他说,“这是姑苏市集的样子”。  牛皮纸袋与黑胶唱片掀起的复古潮流、个性与时尚兼顾的服饰、充满文艺范儿的字画、辉映春天气息的植物、纯手工精心打造的包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