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的研究

来源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j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几十年巨大社会变迁中,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2.7亿人的庞大的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新的社会阶层的经济特征、政治态度和社会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治国理政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制定一切相关政策的主要基础.目前,对新的社会阶层的研究还很欠缺,难以跟上快速变化的实践发展,也难以满足理解和应对这种变化的理论和政策需求,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在整个社会结构变迁的框架里研究新的社会阶层;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深入细致的调查;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的发展趋势和内部群体差异的研究;把对新的社会阶层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其他文献
拜物教批判完整地展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因此,它是继续深化马克思哲学革命研究的一个重要视域.首先,基于拜物教批判研究马克思对"终极实在"观的变革,可以对当下学界过于宏观的研究思路作出视域上的补充,也可以使马克思对"终极实在"观的变革以更加具体的理论形态显现出来.其次,通过揭示拜物教的统治形式,比较近代形而上学和马克思哲学的具体运思,能够对马克思和近代形而上学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最后,在拜物教批判的视域中比较马克思和近代形而上学在工作方式、表达方式及思想功能等方面的不同,能够对马克
一般认为,“实在”是独立于心灵的外在实存,这将带来关于外在“实在”的内在认知究竟何以可能的问题.皮尔士对“实在”和“实存”、“实在”和“外在”两对概念的辨析有助于重新审视这一问题.皮尔士认为,“实在”是一个具有认知属性的概念,它独立于具体心灵对它的认识,但并非必然独立于思想一般;而“实存”则体现为蛮力作用,它在外延上与“外在”相同,独立于一切心灵对一切事物的认识.由此可知,尽管所有“实存”或外在之物都是实在的,但并非所有“实在”都是实存的或外在的.因此,对“实在”的内在认知就具有了可能性.皮尔士对“实在”
以往对认知型哲学的批判没有完全把握其核心理路.同中国传统哲学一样,西方传统哲学也力图"学以成人",但强调"真知成就真人",从而将"成人"之道区分为"学以致知"和"知以成人"两个环节.认知型哲学观虽将认识整个世界、获取系统真知作为直接目标,但在主观上并不远离人,而同样具有深沉的人文关切,其最终目的也是成就真人.此种哲学观认为求取真知是成就真人的道路,并且是唯一的有效路径.为"知以成人"而"学以致知",构成认知型哲学观的根本规定.这既是这种哲学观积极作用的源泉,也是其深层的弊病和诸局限的源头.
自赖尔作出两种知识区分以来,道德知识的归类多了一个新的区分向度.在此区分向度下,郁振华与黄勇两人在对"良知"的归类问题上有着道德的"能力之知"与"动力之知"的争论.溯因分析表明,"郁、黄之争"可归因于双方在具体区分向度上有所差异,在"能力之知"概念理解上存在分歧,以及持反理智主义立场所导致的混乱.争论中两人可能存在着误把良知当作纯粹的知态概念、动力来源交代不清、忽略良知与命题性知识的密切关联等问题.通过质疑赖尔知识区分的反理智主义立场的正当性,可主张在理智主义立场下进行道德知识的归类:将道德知识理解为一种
关于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之伦理化显现的话题,总会牵扯出不同程度的恐惧感和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与"我们"的共同体意识紧密相关.从感性学角度说,在科学幻想中,"强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够引发恐惧,并非因为其智能强大,而是因为它具有人类特有的不稳定情感.这种不可捉摸的情感,是有限生存中的人类被文明理性压抑的对神秘他者的直观体验.刻意暴露这种情感并再度用理性将其化解,可以反过来加固对文明秩序的认同.这可以被理解为现代文明秩序排除内在矛盾的例外化装置.被哲学地、概念地恐惧的对象,如尚未来临的"强人工智能",实则为了维护
罗尔斯和科斯嘉的康德式建构主义试图超越认知主义与非认知主义的对立,其既反对认知主义,也否认非认知主义,代之以实践的建构主义.但由于这一进路把道德的实践性置于道德的认知性之上,道德的实践性被认为优先于其认知性,从而使它面临一种非认知主义的嫌疑,也使它与表达主义相类似.然而,一种认知主义的康德建构主义是可能的,它呈现为一种内在的认知主义,道德的认知性被内在置于其实践性之中.
玛莎·努斯鲍姆对以康德为代表的经典的尊严概念发起了挑战.她以其能力理论为尊严奠基,认为一种没有机会发展人类核心能力的生活是缺乏尊严的,从而将能否确保公民发展核心能力视为考察一个社会是否正义的基本条件.这种理解切断了康德在理性与人类尊严之间建立的内在关联,使"尊严"从康德意义上的代表人类自主性的一个道德概念转化为一个衡量社会正义水平的政治概念.重新审视努斯鲍姆对康德的批评可以发现,尽管努斯鲍姆的尊严观可以避免康德的尊严观面临的一些问题,但其自身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困境.
康德将激情放置在道德视域下探察,不仅批判了僭越道德法则的激情,还尝试提出了合乎道德愿景的激情,倡导激情应摆脱主观任性的情绪宣泄,充分融入理性意志,进而成为一种激荡心灵的崇高力量.在康德那里,道德对激情的调适需借助勇气.勇气一方面被视为英勇的激情,能够激励人们超越日常惯有的恐惧与懦弱;另一方面又被看作某种道德品格,常态化地进驻于主体的人格偏好中,以之促成高尚的内心状态.不同于追求个人荣誉的胆气之勇,康德所激赏的勇气是一种道德之勇,它要求真诚且必然走向真诚.真诚是敬爱的先在,遵循道德法则首先即是出自于主体对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中国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什么是人类共同价值?本文以“自由”概念为切入点,比较中西价值体系.西方价值体系认为个人“自由”是人类最根本的共同价值观,其实质是推广社会强势群体结社组党争夺政权的西式政治制度.中华价值体系认为“自由”是承认家庭私利前提下国民团结互助的公益,所有政治共同体的基本功能是政权组织国土上的国民扶老携幼、扶危济困、守望相助.尽管在不同程度上政治共同体的基本功能被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遮蔽,世界价值的潮流却是使这基本功能越来越彰显.人类正进入一个非常矛盾的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了历史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以史为鉴,在实践上能够以历史映照现实从而实现良政善治,在理论上则有助于形成“中国性”社会科学并培育正确认识政治的新历史观,同时也必将是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突破口.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学研究路径,历史政治学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自主性的政治解释框架和话语体系.本文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历史政治学以新的历史观去认知和衡量中国政治的原由、问题及其学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