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架构英语阅读分层模式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2006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阅读的分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以及课外阅读等方面进行分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改善阅读体验,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阅读;分层教学;核心能力
  【作者简介】罗睿,四川省成都市西川中学。
  英语阅读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向学生输入英语语言知识,锻炼学生语言能力,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培养英语思维和语感的重要方式。学生的阅读认知和体验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课内发展和提升,而且还要将相关的能力迁移至课外阅读。因此,为了发展和改善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必要且有效的。
  一、分层教学现状
  1. 学生分层方面。目前,分层教学大致有两类,第一类是教师普遍使用的一种,即在一个班集内进行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A类是英语能力较强,英语思维活跃,能够很好地配合教师的学生,B类是英语水平中等,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C类是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缺乏兴趣的学生。第二种分层教学,是打破班级的建制,将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到能力相近的班级中,即“走班”教学。本文所探讨的分层,只涉及第一种。
   对学生进行分层,大多参照的指标为英语考试成绩。这就会导致分层的评价和标准单一,没有充分涉及英语能力的其他方面,如学生的口语表达。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即分层缺乏动态的调整。有些学生随着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其英语能力会逐步提高至另一个层级。同时,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会因学习难度加深等客观因素和学习兴趣减弱等主观因素而下降。因此,需要综合观察学生英语水平并采用动态的英语分层办法,灵活调整学生分层流动的通道。
  2. 教学目标分层方面。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参进行备课,并设定教学目标。在设定教学目标过程中,要满足教材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教学目标,让全班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基本目标。然而,阅读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学生的一种综合输入,学生在阅读体验中要充分调动已学的知识和拥有的能力,去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批判、推理、分析、归纳和创新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设计和完成阅读课基本教学目标是不够的,这仅能满足C类学生的基本需要,而无法满足B类学生的发展需要,更谈不上满足A 类学生的发展需要。如果仅按照教学基本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其他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不能建构其最近发展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就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分层的意识,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吃得饱,能力中等的学生能够发展自己,能力较差的学生够得着。
  3. 课堂教学活动分层方面。在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关注每个活动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层次性,按照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设计相应的活动。课堂阅读教学活动,通常分为读前、读中和读后的活动。在每一个活动中,对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要求。然而,在一些阅读课中,设计的活动不能突出层次性,不能满足各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例如,读后活动应综合运用当堂课本内容并迁移课本内容,提升学生能力,拓展学生思维。但是在有的读后活动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和活动缺乏梯度和相应的难度,缺乏迁移学生能力和拓展学生思维的因素,这对培养A类和B类学生而言,意义不大。同时,如果读后活动难度过于拔高,那么学生的参与面就会减少。
  4. 课外阅读分层方面。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累计量在初一、初二和初三年级分别应达到4万词、10万词和15万词。因此,筛选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阅读的材料,针对不同英语能力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以及相应的阅读要求和监督,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阅读材料的筛选,通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即要求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阅读同一篇难度或浅或深的材料,无法满足每个英语水平学生的阅读需求,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是不利的。简单的文章会让英语能力强的学生感到轻松,而较难的文章会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和动力。在阅读要求这个层面,简单的积累优美词句和勾出阅读难点显然不能适应A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发展的培养要求。对于B、C类学生提出过高的阅读要求,会让他们体验不到课外阅读的快乐,反而将课外阅读视作负担和苦差事,只会抹灭其课外阅读兴趣。此外,课外阅读还常会遇到一些情况。课外阅读时间不能有效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流于形式,疲于应付;阅读过程监督不到位,阅读评价固化。以上问题值得注意。
  5. 评价分层方面。在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教学中,要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帮助他们不断地发现和超越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目前,有些课堂评价,使用语言单一、重复,评价主体单一,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的点评,这样不能有效地将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馈给学生,促进其思维发展和激发其学习欲望,比如在阅读的每个环节中,简单地运用good、 well-done等语言去评价学生的表现,这会让课堂评价变得单调乏味,而且这些评价缺乏针对性即评价不具体。
  二、分层教学在课堂阅读课的应用
  1. 教学目标分层。阅读教学目标的設定应当具体化,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有全面性和针对性。全面性指的是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是课堂教学互动的参与者。针对性是指设定的教学目标要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让不同基础和能力的学生能够在其能力范围内完成目标,来发展自己的阅读能力。
  对于具体的教学目标设定,C类学生应能够了解文章的大意,完成难度较低的题目,这类题目可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B类学生除了完成以上目标,还应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脉络,把握作者的观点。A类学生除了完成以上目标外能够具备对文章进行分析、归纳、评价和迁移书本内容的能力,同时鼓励B类学生完成这类教学目标。   2. 教学活动分层。教学活动的分层应在目标的指引下进行设计。通常英语的教学过程分为读前、读中和读后。对于读前活动,大多是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处理部分阅读障碍,根据题目和图片预测文章的内容。在此阶段,可以鼓励C类学生参加这类他们可以完成的活动,如通过相关图片和题目预测文章的内容,鼓励他们说出完整的句子。当然,A类和B类学生也要参加读前活动,只是对他们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在读中阶段,要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掌握文章的结构、发展脉络和细节。如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 4 的阅读读中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Read for main ideas
  Number each paragraph. Guide the students to skim the passage and know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2.Read for details
  Get students to read for details by giving several stratified questions which focus on these three paragraphs.
  3.Read for structure.
  After step 3,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map out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hint.
  4.Retell the passage by the structure(if time is permitted)
  Observing the mind map, students should retell the passage.
  在上面的讀中活动中,活动一和活动二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的,不过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引导和鼓励。活动三和活动四鼓励B类学生参加,A类学生应该在其中发挥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在读后活动设计中,应该在整合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升华课本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充分地迁移学生的能力,在完成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设计这类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关注活动的主体关联性、类型的多样性、任务的层次性。在活动中,A层次英语水平的学生应积极参与,同时鼓励B、C两个层次的学生参与活动,使他们各有所得。
  3. 评价分层。在建立评价体系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要看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行评价,对能够思考、理解更加深入的学生进行鼓励,对学生的作业分层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应把握一些原则。对于C类学生,应以表扬为主,让其发现自己点滴的进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于B类学生,同样要以积极性评价为主,不过也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对于A层次的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地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不断超越自己。
  三、分层教学在课外阅读的应用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初三毕业后,累积的阅读量应该达到15万词,因此必须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对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课外阅读的体验中,要有两个基本的出发点——read for information和read for fun。
  1. 阅读材料难度的分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对阅读材料进行筛选,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阅读。应将阅读材料分为两类阅读材料——必读文章和选读文章。必读文章的难度应该适合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是全班每位学生都要进行阅读的文章。选读文章是向A类和B类学生推荐的阅读文章,这类文章相对要难一点。
  2. 阅读要求的分层。C类学生应该扫清阅读中词汇层面的障碍,积累自己感兴趣的文字,读懂文章的大意,并能按照老师要求完成基本的题目。A类和B类学生应该在C类学生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并能将摘抄下来的词汇和句子运用到文章的改写和续写中,或对文章的主旨发表自己的观点。
  3. 阅读指导方法的分层。应该引导学生将课堂教学中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应用于课外英语阅读。在指导方法上,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应着重从基本的阅读策略,如略读、寻读、细读方面进行指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A类和B类的学生而言,在加强基本阅读策略指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批判等方面的思维。
  四、结语
  英语阅读的分层教学,对落实英语核心素养具有特殊意义。英语阅读的分层教学应该从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活动、分层评价和课外阅读等方面实施,多鼓励和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并不断地超越这个区域。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要】盲童英语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提升全民素质,提高盲童群体整体教育水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开展盲童英语教学中引入个别化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盲童英语学习效率,为盲童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根基。本文以盲童英语教学为内容,重点对其中个别化教学的愉快教学对策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盲童英语;个别化教学;愉快教学  【作者简介】王文娟(1981.10-),女,汉族,甘肃会宁
【摘要】我国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深入的过程,学前英语教学也已经进入新的时期,在此背景下中职类院校的改革从未停止,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开展教学工作,中职院校打破了单一教学手段对学生发展产生的束缚,真正实现了教学目标。本文以中职英语为例,探究有效的教育策略的应用。  【关键词】策略;中职英语;阅读期待;模式  【作者简介】何诗蓉(1986.08-),女,汉族,湖南永州人,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师范学校,讲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社会的共同进步,在教育领域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因此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作用愈发明显。职业学校中,英语属于重要科目之一,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要促进实践性英语人才的培养。本文尝试性地将信息技术结合下的中职英语教学作为研究议题,提出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有效结合,以期为更加有效的中职英语
【摘要】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致性”研究已慢慢根植于英语课堂的每个角落,单元整体设计则是在这一研究中更好地推进目标与评价、课标与教材融合的有力支撑。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好精准的目标定位并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任务,通过细化的评价量规检测学生是否达成目标,且思且行、且行且悟,怀揣爱与梦想行走在单元整体设计的路上。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单元整体设计  【作者简介】赵红艳,女,山东广饶人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interaction with foreign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or the Chinese. English, as the most widely used language in the
【摘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正是学生养成英语学习习惯、纠正英语学习方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老师能够给予学生科学、正确的指导,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就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英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其中听、说这两项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优化;听说能力;自主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小学英语核心素养中,英语阅读能力是为日后的学习英语打下的良好的基础,是学习与掌握英语课程的必备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通过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与英语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构建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微阅读  【作者简介】曾晓明(1988.04-),女,汉族,福
【摘要】在英语科目的学习阶段,语言能力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关键基础。而在掌握看、听、读、写、说这五种基础技能中,占据最主要比例的便是写作,能够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水平进行充分的展现。然而,在英语教学实施阶段,写作是最难掌握的一项技能,虽然有许多学生对语法以及词汇有一定的把握,但是在开展写作时却无法精确的应用。因此,在英语教学开展阶段,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有充分地了解,同时了解到“智慧课堂”的重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文化内涵,并通过课内 、 课外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积累文化知识的内涵,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挖掘教材;拓展课外渠道;培养原则  【作者简介】鲍海琴,福建惠安第四中学。  随着国际交往领域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
【摘要】高中英语作为高中阶段教学的重点以及高考的主要科目,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更能够帮助高中生奠定未来的学习之路,为其步入大学校园以及社会岗位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然而应试教育使得高中英语的教学工作偏离核心素养,不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本文试分析高中英语核心素养中批判思维素养的培养策略,旨在为今后推动高中英语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