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渗入难点与策略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文化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有着培养幼儿文化精神的重要作用,对于增添美术课堂气氛和激发幼儿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样有着促进作用。本文阐述了民族文化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渗入价值及目前幼儿美术教学中民族文化的缺失,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以期能够带给幼儿美术更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民族文化;幼儿美术
  引言
  幼儿美术教育就目前来看共有两个途径,分别是幼儿园和幼儿培训机构。但一致的是无论哪个途径都在关注着对幼儿的培养力度。幼儿美术课程对于目前培养幼儿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是不可替代的,而我国民族文化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也有着一定促进作用。因此,民族文化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渗入将能够带给幼儿更好的未来发展。
  一、民族文化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渗入价值
  (一)培养幼儿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可以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作品来塑造幼儿的审美价值观,审美价值是客观的,且在历史长河中源源不断变化,幼儿可通过民族文化来塑造属于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培育出良好的审美观念和品格。审美是由内心发生出来的一种情感,首先在人的身体上产生一些反应,然后由内心抒发出一种情感,由此产生对美的认知。而民间艺术中就蕴含着审美规律和审美价值,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我国民族文化可助于幼儿对美产生正确的认知,因此民族文化深入幼儿美术教学中,从线条、色彩、结构等方面都可以培育幼儿审美情感,从民族文化中找寻幼儿美术教学方式,在特色的文化氛围中丰富幼儿美术教学。
  (二)拓展幼儿知识层次
  我国民间文化中,美术艺术多从实际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出发,以此衍生出美术文化,美术文化可通过视觉来感知作品其中蕴含的深意,因此我国民间美術是具有育人功能的。民族文化是可通过人们的衣食住行来完成作品的,还能够通过历史、音乐、戏剧等来体现出我国不同民族的特点,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更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教师将民族文化融入美术教学中,既可以促进课堂活跃度,还可以拓展幼儿知识层次,让幼儿能够在宽阔的文化中接触到民族文化特色。教师可以通过美术课堂来对学生展示民间艺术品,进而让幼儿对其绘画,以增添对民族文化产物的认知。
  二、幼儿美术教学中民族文化的缺失
  (一)美术教学观念认知偏差
  幼儿在美术教育方面不仅是培养幼儿的画画能力,但很多家长和教师对于美术教学的认知往往都是提升幼儿特长能力。但实际上这种教学观念和认知都存在一定偏差,从而体现出美术教学中的缺陷所在和现代社会人们的功利性。真正的美术教学应从幼儿的思想培养方面出发,幼儿处于心智发育阶段,这段时间应以培育幼儿对世界的认知为主,而民族文化就能够很好的带给幼儿更为宽阔的认知空间。但目前来看,我国幼儿机构普遍缺乏民族美术教育,往往都是以培育幼儿画画技巧为主,但这种培育方式也令美术作品丧失了灵魂。美术教育是可以通过提升幼儿审美价值来塑造幼儿的想象能力、感知能力、创造能力的,这些能力能够带给未来无限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是幼儿美术中基础的绘画技巧能够比拟的。如果美术教育仅仅是培育幼儿绘画技巧,那么对于幼儿的黄金成长时期是十分不利的,美术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形式,更是塑造幼儿情感和人格的一种途径,因此,美术教育中需要民族文化的渗透来作为幼儿更好的教育题材。
  (二)美术教学培养力度不足
  幼儿美术教学中缺乏民族文化与教师密不可分,现今幼儿教师多数由幼师专业的职业院校毕业,教师自身知识储备量有限,对民族文化认知程度不足。教师在专业后期学龄时间也极为有限,从而导致无法在各个专业领域中都可以有所领悟。不仅如此,幼儿美术教材中多以卡通形象来培育学生对美术的认知,从而忽略了我国民族文化能够带给学生更为广阔的教学空。幼儿美术教材中缺乏民族文化,且教师对于民间工艺知之甚少,幼儿很难通过其它途径来与民间文化产生交流。部分幼儿机构即使使用民间文化来点缀美术教学,但也仅仅是点缀,无法深入民间文化当中,且幼儿对此少由兴趣。
  三、民族文化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渗入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幼儿民族文化意识
  美术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施来提升幼儿对美术教学的积极性,在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多数幼儿机构很难在课堂中展现民族文化中的工艺品,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设施的情况下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计算机中由很多模拟技术,教师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模拟出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物件,在学生被多媒体设备吸引的情况下来吸收民间文化艺术,教师以灵活、生动的图片来为幼儿展现民间文化中的各种工艺品,从而提升幼儿的积极性和模仿能力。例如我国少数民族在服饰和形象方面都有着明显特点,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来展现少数民族的服饰,通过讲解其服饰的文化来源和发展历程,并对其中色彩搭配考究深入研究,在幼儿了解该民族服饰及形象来源后,通过幼儿观看多媒体图片及教师讲解后对少数民族服饰的第一感官进行绘画,在幼儿接触到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还能够对少数民族的穿着打扮有所了解,并通过吸收不同民族的审美特色来提升幼儿自身审美能力及民族文化意识。
  (二)通过民族文化培养幼儿美术操作能力
  我国民间文化艺术在应用范围较为狭隘,长此以往之下很容易导致我国很多优秀文化艺术流失。因此,从小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传扬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培育幼儿审美能力和拓宽幼儿眼界。例如我国民间文化中非常由代表性的脸谱、陶罐、窗花等物品。例如,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中对学生讲解我国窗花的由来和样式,让学生备齐剪纸刀、红色的纸,然后由教师按步骤对学生讲解如何剪出漂亮的窗花。幼儿的好奇心理是很强的,只要教师通过灵活言语和好看的窗花足够吸引幼儿进行模仿,幼儿在不断剪贴的过程中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教师展示出的标准窗花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对比,发现其中不足之处。教师利用窗花剪纸艺术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由此可间我国民族文化能够带给幼儿更好的美术教学。对于幼儿来说,美术的基础就是模仿,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我国民族文化中脸谱艺术,通过脸谱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奇特的造型来引起学生模仿兴趣,教师可通过让学生模仿脸谱来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感知和运用,这对幼儿未来美术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民族文化在幼儿美术中的渗入还尚未成熟,但依然是值得去深入研究的课题。虽然目前幼儿美术教育在民族文化资源中仍然使用较为典型的民间美术文化,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体验民间文化忽略了文化传承,且美术教师的文化底蕴过于轻薄等问题,但在其本质上依然是民族文化与幼儿美术教育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王梦君.信息技术使幼儿美术教学绽放异彩——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200-201.
  [2] 秦红梅.民族技艺融入幼儿园美术课程初探——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9(02):35-37.
  [3] 门捷.陕西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在幼儿艺术教育中的运用——以西安市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6(23):439.
  作者简介:
  李芹(1981年11月),女,汉族,四川康定市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第一幼儿园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水墨画是“无情的”,本文在此从中国水墨山水画“无情”的论点出发论证道禅哲学对水墨山水画的影响。全文第一部分论述山水画是否真的无情。第二部分用倪瓒、弘仁的作品举例论证山水画中的“无情”。第三部分论述了老庄思想对山水画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总结了道禅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水墨画成为中国水墨画艺术,并与西方油画明显地区别开来。  关键词:澄怀味象;妙悟;无情  一、所谓“无情”  中国水墨画是
期刊
敦煌石窟艺术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内容之丰富、技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举世罕见的。  敦煌壁画主要以佛画为主,于敦煌石窟内墙壁上绘制,由于敦煌石窟崖体不易雕像,崖体属酒泉系砾石岩层,所以古人留下的大量壁画都是抹泥绘画,这些绘画最大幅达40余平方米,气势磅礴,所有现存石窟壁画占地面积也约有五万余平方米。凿窟彩绘,代代相因,时间跨度上从北魏、西魏直至北宋、西夏等贯穿
期刊
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当中,色彩对我们的感官系统以及视觉系统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我说对于事物的第一个认知便是色彩。色彩不仅仅是可以激发我们对事物的想象力,还能够激发我们对事物的创造力。我们的情绪变化同样也受到了色彩的影响。在日常的家居装饰和设计中,合理的运用并掌握色彩的规律变化一直都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  在我们的大学课程中,有这样一门课程,那便是“装饰色彩”这一门课程。这一课程对我们环境艺术设计
期刊
摘 要:当前中国人的离婚率正逐年升高,接踵而来的社会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异是个灾难。温馨的家轰然塌崩,孩子应当得到的关心、爱护和教育也随之烟消云散,这可能会成为影响他一生的精神创伤。  关键词:关爱;学生教育;健康;性格  笔者经过几年的观察,将离异家庭孩子表现分成三种情况:  (1)学生感觉自卑,总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所以干脆不与人交谈或少与人接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遗进校园,刻不容缓。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艺术  一、非遗进校园的显性价值  “非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
期刊
摘 要: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什么样的美术课堂是学生喜爱并且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益的呢?美术教师在时代变化面前,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出发,适时地调整教学理念与方法,让美术课堂发挥教育作用,让美术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  关键词:喜爱;高效课堂;有效组织;参与  什么样的美术课堂是学生喜爱并且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益的呢?小学阶段的孩子很喜欢参加校外的美术培训活动,但终因校外培训的盈利
期刊
摘 要:从徐悲鸿笔下的《愚公移山》到缇香笔下的《西西弗斯的神话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画家都曾用过类似的预言题材创作了鼓舞人们积极生活的作品。在我看来无论是《西西弗斯的神话》还是《愚公移山》都在告诉我们:人只要活着就面临着矛盾,一个矛盾解决后新的矛盾还会产生,人生就是这样在无尽的矛盾之中,就像普罗米修斯、西西弗斯、愚公一样重复着每天一样的工作并永不停歇。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生活的本质,可正是因为他们在
期刊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美术课程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说都比较大,而传统文化资源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与文化的积累结晶,将其引入到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在横向上为学生展现多元化的美术内容,同时也可以在纵向上不断深化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着重探讨了将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资源;幼儿园美术教学;方法探讨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及更新,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的融入,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家庭教育能促进学生们学习效率的提升,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促进学生们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但现阶段的家庭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开展力度较小,多数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有效的家庭教育辅助小学英语的教学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家庭教育如何辅助做好小学英语教学,笔者针对在小学英
期刊
摘 要:绘本就是由精美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所组成,再加上符合儿童阅读习惯及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就组成了绘本故事。一本优秀的绘本故事书,可以让一个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所蕴含的寓意,随着绘本被广泛的用于儿童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绘本中蕴藏着的许多美术元素,同样也能给美术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无限生机。  关键词:绘本;儿童;美术教学  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儿童面对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