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的“英雄主义”:生活中的英雄主义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sky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徐悲鸿笔下的《愚公移山》到缇香笔下的《西西弗斯的神话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画家都曾用过类似的预言题材创作了鼓舞人们积极生活的作品。在我看来无论是《西西弗斯的神话》还是《愚公移山》都在告诉我们:人只要活着就面临着矛盾,一个矛盾解决后新的矛盾还会产生,人生就是这样在无尽的矛盾之中,就像普罗米修斯、西西弗斯、愚公一样重复着每天一样的工作并永不停歇。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生活的本质,可正是因为他们在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相信有一天他们会摆脱这样的日子。
  关键词:希腊神话;生活;英雄主义
  一、画家笔下的“英雄主义”
  (一)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著名画家徐悲鸿用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创作了油画作品《愚公移山》以此表达中华民族抗日的决心和毅力。这个寓言故事本来是讲愚公为了移走挡住去集市的山而穷尽力气,并带着他的子孙后代们移山,相信通过世世代代的努力总有一天山会被移平。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文艺作品总是对当今有或多或少的意义,徐悲鸿先生的《愚公移山》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就有一定意义。
  (二)鲁本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另外一幅相似的作品是17世纪弗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神,他叫做普罗米修斯,他是泰坦神的儿子,也是创造人类的神,但是在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后宙斯害怕人类壮大,禁止人类使用火。身为人类的创造者的普罗米修斯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人类经受苦难,所以他从太阳神阿波罗的太阳车上偷来火种,并给予了人类,这样宙斯看到大地上升起了熊熊大火,这可把宙斯气坏了,于是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每日被秃鹫啄食内脏,当内脏被全部吃完后第二天又重新长出来,就是这样日复一日,惩罚普罗米修斯三万年,好心的火神赫菲斯托斯劝告普罗米修斯:“我可怜的朋友啊,只要你同意收回火种,我去跟宙斯说情,我保证让你们恢复到原来和睦的关系” 可是赫菲斯托斯好意被普罗米修斯段然拒绝了。
  (三)缇香的《西西弗斯的神话》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缇香的《西西弗斯的神话》也是类似题材的作品,这幅画描绘了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的故事。某日,众神之王宙斯看上了河神的女儿,于是就掠走了她,可是女子的父亲找不到女儿了,急坏了,见义勇为的西西弗斯说出了河神女儿被宙斯掠走的秘密,这也相当于是泄露了宙斯的秘密,于是,气急败坏的宙斯派出死神要将西西弗斯押下地狱,在那里,他必须将一块巨石从山脚推到山顶,但每次巨石快要到达山顶时都会重新滚回山脚。从此,每一天,无论是春风拂面还是烈日炎炎,西西弗斯推动着巨石,从山脚一步一步攀上山顶,而每一次,就在快要到达山顶的时候,巨石会滚回山脚:周而复始,循环不断。
  二、从画家笔下的“英雄主义”看见生活中的英雄主义
  像这样以这种寓言题材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还有很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都有不同的版本,但在这简单预言的背后都有引人深思内涵。在常人看来普罗米修斯、愚公一家和西西弗斯是很傻的,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自己的生活,在这枯燥乏味的“重复工作”和“重复生活”当中我们还是像普罗米修斯、愚公、西西弗斯一样坚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够变得更好,相信明天的生活会比今天好,实现自己内心中的渴望。
  三、生活当中的英雄主义
  其实生活就是如此,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苦恼,从我们出生那一刻开始,我们就注定要与困难斗争一生。我们小时候老师会告诉你等你考上大学就好了,而你考上大学家长又会跟你说找到一个好工作就好了,而找到了好工作又要努力奋斗争取过上更好的生活,在这有限的生活当中,只要你还活着就必须要坚持努力再努力,就像西西弗斯一样。这些矛盾是不会因为你人生的一个阶段的结束而结束。就如黑格尔说过的那样:“凡是始终都是肯定的东西,就会始终都没有生命。生命是向否定以及否定的痛苦前进的,只有通过消除对立和矛盾,生命才变成对它本身是肯定的。如果单纯停留在单纯的矛盾上面,不解决那矛盾,它就会在那矛盾上遭到毁灭。” 所以人只要活着就面临着矛盾,一个矛盾解决后新的矛盾还会产生,人生就是这样在无尽的矛盾之中,就像普罗米修斯、西西弗斯、愚公一样重复着每天一样的工作并永不停歇。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生活的本质,可正是因为他们在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相信有一天他们会摆脱这样的日子:普罗米修斯果断拒绝赫菲斯托斯的提议,因为他相信他亲手创造的、富于智慧的人类总有一天能够强大起来甚至会超过众神;年过九旬的愚公坚持每天带着一家老小搬山运土,因为他相信山有一天终会被他的子孙们搬走。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7.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3] 宋玉成.西方美术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简敬怡(1995.08),辽宁抚顺人,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7级研究生,美术学专业。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共同组成教育体系。目前,小学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陶冶学生情操,强化学生审美能力。本文主要讲述小学音乐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音乐;趣味教学;音乐素质  引言  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应当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开始受到社会重视。其中,音乐教育作为应用最广泛的艺术教育形式,对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有着极
期刊
摘 要: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幼儿园教育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可见的、有形的环境。心理环境实际上指的是幼儿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  一、“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广义的幼儿
期刊
摘 要: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且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深化,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幼儿教育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家庭教育与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同时就如何结合家庭教育优点,优化幼儿教育的措施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影响;启发  引言  当前国家发展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
期刊
摘 要:基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教育部颁布减负工作三十条,学校根据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教师队伍、校本课程建设、课堂变革、作业改革进一步将减负提质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减负提质;队伍担当;教学创新;作业改革  引言  2019年为济南教育的“减负提质年”。根据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济南市教育局出台的作业管理十条,学校围绕“美丽教育,为学生一生夯实基础”办学理念,对教学管理进行重新
期刊
摘 要:中国水墨画是“无情的”,本文在此从中国水墨山水画“无情”的论点出发论证道禅哲学对水墨山水画的影响。全文第一部分论述山水画是否真的无情。第二部分用倪瓒、弘仁的作品举例论证山水画中的“无情”。第三部分论述了老庄思想对山水画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总结了道禅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水墨画成为中国水墨画艺术,并与西方油画明显地区别开来。  关键词:澄怀味象;妙悟;无情  一、所谓“无情”  中国水墨画是
期刊
敦煌石窟艺术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内容之丰富、技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举世罕见的。  敦煌壁画主要以佛画为主,于敦煌石窟内墙壁上绘制,由于敦煌石窟崖体不易雕像,崖体属酒泉系砾石岩层,所以古人留下的大量壁画都是抹泥绘画,这些绘画最大幅达40余平方米,气势磅礴,所有现存石窟壁画占地面积也约有五万余平方米。凿窟彩绘,代代相因,时间跨度上从北魏、西魏直至北宋、西夏等贯穿
期刊
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当中,色彩对我们的感官系统以及视觉系统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我说对于事物的第一个认知便是色彩。色彩不仅仅是可以激发我们对事物的想象力,还能够激发我们对事物的创造力。我们的情绪变化同样也受到了色彩的影响。在日常的家居装饰和设计中,合理的运用并掌握色彩的规律变化一直都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  在我们的大学课程中,有这样一门课程,那便是“装饰色彩”这一门课程。这一课程对我们环境艺术设计
期刊
摘 要:当前中国人的离婚率正逐年升高,接踵而来的社会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异是个灾难。温馨的家轰然塌崩,孩子应当得到的关心、爱护和教育也随之烟消云散,这可能会成为影响他一生的精神创伤。  关键词:关爱;学生教育;健康;性格  笔者经过几年的观察,将离异家庭孩子表现分成三种情况:  (1)学生感觉自卑,总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所以干脆不与人交谈或少与人接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遗进校园,刻不容缓。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艺术  一、非遗进校园的显性价值  “非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
期刊
摘 要: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什么样的美术课堂是学生喜爱并且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益的呢?美术教师在时代变化面前,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出发,适时地调整教学理念与方法,让美术课堂发挥教育作用,让美术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  关键词:喜爱;高效课堂;有效组织;参与  什么样的美术课堂是学生喜爱并且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益的呢?小学阶段的孩子很喜欢参加校外的美术培训活动,但终因校外培训的盈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