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中“无情”的论析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水墨画是“无情的”,本文在此从中国水墨山水画“无情”的论点出发论证道禅哲学对水墨山水画的影响。全文第一部分论述山水画是否真的无情。第二部分用倪瓒、弘仁的作品举例论证山水画中的“无情”。第三部分论述了老庄思想对山水画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总结了道禅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水墨画成为中国水墨画艺术,并与西方油画明显地区别开来。
  关键词:澄怀味象;妙悟;无情
  一、所谓“无情”
  中国水墨画是“无情”的,这里说的无情并不是要求艺术家创作时候完全不投入情感,完全理性,有情感是好事,艺术缺少了情感又怎么能打动人呢,在这里中国水墨画不是在否定一切情感,而是要荡涤情欲,就像老子说的“涤除玄鉴”、宗炳说的“澄怀味象”和庄子说的“澡雪精神”,也正如《心经》所写:“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只有洗涤内心才能处处发现世界的美,只有心清净了,才能有映入美的心,才能看什么都能发现美。明朗万物首先是明朗自己,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只有明朗自己的眼睛才能涤除功利心,涤除内心的遮蔽,才能发现世界的美,也就是说要洗涤荡涤心灵才能去应印这个世界。心灵不净是应印不了这个世界的。按照中国诗人的眼中世界不是与人主客二分的,也不是人作为主体去认识客观世界,人与世界共成一个大全世界,人是世界的一部分,是“戏”中的扮演者而不是观看者,这就是人与世界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二、中国山水画中“无情”的景
  倪云林的《六君子图》、《容膝斋图》和弘仁的《黄海松石图》画中未画人也未画人留过的痕迹,以《容膝斋图》举例,倪云林画《荣膝斋图》一河两岸,近处几株树,中间大片湖,在这寂静的山水中未画一人却画了仿佛只能容下膝盖大小的空亭;六君子图中倪瓒把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画的不像生活中绿叶茂盛的树那样看似生机勃勃,但是事实上水墨画恰恰回归到了自然的本源上尽显生机;黄海松石图在弘仁的笔下也是悬崖峭壁枯松倒挂的景象,丝毫看不见人的踪迹,将“无情”的自然收尽笔下。
  除此之外,中国水墨画常常画寒林、瘦水、独钓寒江等等景物,这些萧瑟的景物,这些景物看似很怪且没有生命力的,有些甚至甚至被人认为是病态的,然而中国水墨画并不是要表现这些丑,而是要把人的情怀投到自然当中,抹去了人心中的杂念,让人与天地为一,自然而然共同成为一个活泼泼地世界。
  王维有诗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柳宗元有诗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些诗句都是无人的意境,也是“无情”的意境。
  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庄子·应帝王》中有一个故事:南海帝王常常与北海帝王在中央帝王混沌的地盘相遇,南海帝王与北海帝王想要感谢混沌,他们说:人有七窍,唯独混沌没有,于是帮混沌凿七窍,七窍凿开了,混沌也死了。中国美学是“混沌”的美学,混沌也就是“一”,是最初的“道”,也是“天人合一的一”。把握了这个“一”也就把握了大美、大智慧。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世界的原初是“一”,说的也是强调“一”的重要性。“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等等这样的句子都是强调一个混全的世界。“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一朵小花就是一个大全的世界,这就好比一湖水是一个整体,从湖水中提一盆水,这盆水还是一个整体,再往下分,一杯水还是一个整体。所以,超越分别见,超越情欲,返璞归真以至“一”才是大制不割。
  四、结语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国山水画的最美境界是自然之美的境界,具备自然之美才是大美,才是真正的美,而不是小美,不是片面短暂的美,
  唐代画论家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很好的例子。
  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白若黑”。老子的意思不是提倡愚、拙、黑,而是追根溯源,返璞归真,消除遮蔽,明朗万物。
  因此,中国山水画在道家老庄思想的影响下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在此基础上,从唐代王维开创水墨山水画开始,到五代荆浩、董源使得中国水墨山水画成熟起来,再到了宋元中国山水画已经发展到了顶峰,这一切成就在某种程度上都要归因于道禅哲学,也正是这个原因,中国画与西洋画无论是创作观赏的角度还是构思题材的方法都是不相同的,但是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洋画他们最终的目的还是相同的,只是西方人用的是科学逻辑的思考方式,而中国人用的体验妙悟的方式,无论何种方式,无论何种情感,是有情也好是无情也好,其最终目的是人对这个世界真善美的探索思考,也就是这个原因,中国画才真正的与西方传统绘画区别开来,走出了各自不同的路,形成了各自不同面貌。
  参考文献:
  [1]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3] 朱良志.《二十四诗品》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8.
  [4]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韩宇(1994.06),辽宁辽阳人,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7级研究生,美术学专业。
其他文献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种将小爱遍及大爱的仁慈情怀。中国人数千年的博爱传统,使中华民族沐浴着柔软的精神阳光。即使是最黑暗的时代,也能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关怀。  每天踏进教室,看到孩子们充满朝气的脸庞,听到他们清亮的声音,我的心都敞亮了。他们的身上有一种让人永远年轻的魅力---即使我也会为教育的细节烦忧,但挡不住他们朝气无敌。是他们让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存在价值,是他们让我们衣食
期刊
摘 要:从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推进发展来看,幼儿园艺术教学也要和本土的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发挥本土文化的价值作用,让幼儿能在学习本土文化中增强归属感。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对幼儿园艺术教学中藏族本土文化的应用重要性以及问题加以阐述,然后就藏族本土文化的运用问题原因和措施进行探究,希望从理论层面的进一步深化,能为幼儿园艺术教学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艺术教
期刊
摘 要:在幼儿足球教学中,使用足球游戏开展辅助教学,可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幼儿的团队精神,提高教学的质量。结合幼儿足球教学的实际情况,简要谈一谈足球游戏在幼儿足球教学中的运用及措施。  关键词:幼儿;足球教学;作用;运用措施  在足球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游戏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幼儿足球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关键性的意义。通过游戏引导,可以巩固幼儿的技能和战
期刊
摘 要:戴维斯笔下的邓斯坦试图将过去的事件与显现其身份的罪恶相调和,而其他角色,如保罗和男孩斯汤顿,也试图处理他们的内疚和负面的童年经历,尽管方式截然不同。邓斯坦的生活中没有哪一方面不受童年创伤经历中的内疚的影响。  关键词:戴维斯;内疚;和解;第五宗生意;怪兽  加拿大著名作家罗伯逊·戴维斯(Robertson Davies)的《多事之人》(Fifth Business)和《狮身人面怪》(The
期刊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是学生美育的发展基础,优美、动听的音乐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基础。在小学教学中,音乐作为主要的艺术课程,其审美能力的体现与美术课程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为促进小学音乐中审美能力的有效发展,保证审美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更好渗透,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需要对其实际的体现方面做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核心素质的提高成为
期刊
摘 要: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自主求知;思维方法;学习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應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
期刊
摘 要: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共同组成教育体系。目前,小学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陶冶学生情操,强化学生审美能力。本文主要讲述小学音乐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教学策略,以期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音乐;趣味教学;音乐素质  引言  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应当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艺术教育开始受到社会重视。其中,音乐教育作为应用最广泛的艺术教育形式,对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有着极
期刊
摘 要: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幼儿园教育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可见的、有形的环境。心理环境实际上指的是幼儿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  一、“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  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广义的幼儿
期刊
摘 要: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且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深化,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幼儿教育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家庭教育与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同时就如何结合家庭教育优点,优化幼儿教育的措施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影响;启发  引言  当前国家发展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
期刊
摘 要:基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教育部颁布减负工作三十条,学校根据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教师队伍、校本课程建设、课堂变革、作业改革进一步将减负提质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减负提质;队伍担当;教学创新;作业改革  引言  2019年为济南教育的“减负提质年”。根据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济南市教育局出台的作业管理十条,学校围绕“美丽教育,为学生一生夯实基础”办学理念,对教学管理进行重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