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当前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现如今提出了新课改政策,初中数学的教学得到了极高的关注度。数学引用一直都是初中数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采取最为有效的方式展开教育工作。本篇文章将阐述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程改革的意义,分析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际现状,并对于具体应用策略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新课改
  一、 引言
  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自身基本的应用意识以及问题处理的能力,当前初中数学应当做出一定改变,为此,在当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时,教师也需要在方法手段方面进行创新,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其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二、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现如今我们国家提出了新课改政策,要求数学教学能够对学生实践方面能力展开培养。数学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当以学生的兴趣出发,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如此一来,学生不仅成绩进步,其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三、 当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
  (一) 教学模式过于落后
  由于我们国家过于重视应试化教学,当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实际教学时仍然采用口头传述的方式进行讲解,促使学生们跟着教师的思路完成知识学习,因此课堂中师生很少进行交流。有些教师甚至还会采取背题的方法,促使学生们强行完成题目记忆,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阻碍。
  (二) 过分重视数学理论
  应用题本身更为强调实践应用,然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概念分析,从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们只会解答数学题目,但却很难将自身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导致数学教学本身的意义完全丧失。
  (三)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更为重视教材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们忽略对于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使其思维发展受到了限制。在实际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很难理解题目本身的含义。同时在面对一些较为复杂题目时,很难展开分析工作,导致实际解题的效果受到了一定影响。
  三、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 创设数学教学场景
  相比于小学数学应用题,初中数学题本身难度相对较高,教师仅仅依靠口头讲述的方式,学生很難理解。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式,促使学生们融入到情境之中,从而增强理解能力。
  例如,有一道数学题目为“某个班级的学生外出参加活动,如果每辆车坐45人,则有15人无法坐上车,而如果每车做60人,则有一辆车将会空余。则此次活动究竟有多少学生参加,又有多少辆车存在?”此类数学应用题十分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教师在进行题目讲解的时候,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完成推理。假设有x辆车以及y名学生,则此时可以列出方程式为45x 15=y,60(x-1)=y,从而能够计算出该题目中总共有5辆车以及240名学生。如此一来,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便会有所提高,并且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从而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二) 注重教学过程
  初中学生在进行应用题解答的时候,建模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在进行应用题解答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能力有所不足的情况,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便是其建模能力存在一定缺陷。所以,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更加重视过程,而不应该重视实际结果,以此引导学生们能够做到独自完成题目思考并进行借代,从而对其实践方面的能力展开培养。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本身建立相关数学模型。例如,在进行直角做变性和几何模型的学习时,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知识能力,完成数学建模的工作,以此增强自身数学应用的能力。
  (三) 灵活应用解题策略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对学生自身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而数学应用题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教师在进行题目讲解时,需要将重心放在解题策略方面。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们看透应用题本质,虽然表面上文字很多,看似十分复杂,但是往往只需要理清基本思路,便能轻松完成解答。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们将相关计算公式数量掌握,并套用于数学应用题的解答中,从而根据自己的理解,寻找实际解题的思路。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独自进行思考,从题目的类型开始,到题目涉及的知识内容以及相关定理公式,一步一步展开分析,最终完成知识解答。有些初中数学应用题相对比较复杂,对此学生应当转换自己的思维,利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进行解答。
  例如某数学应用题题目为:有两条同样长度的绳子,第一条减去15米,第二条比第一条减去后的剩余部分还要长3米,则两条绳子的长度为多少。这道题目看似非常复杂,只是由于其涉及的条件比较多,只需分开分析即可。列出公式:3(x-15) 3=x,得出x=21。
  (四) 注重难点知识的教学
  教师在进行数学应用题的难点知识讲解时,需要根据内容本身完成安排的工作,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并依靠自身知识技能完成题目解答。
  例如,教师在进行反比例函数y=kx的课程教学时,可以向学生们普及函数图像在第二和第四象限中的时候,k值的计算过程。同样,教师还可以提前在互联网中搜索相关教学资源,对反比例函数在象限中的具体图像进行展示,以此增强学生们的理解和记忆,促使学生们自身动态思维得到提高。当学生们对于反比例函数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在对其进一步展开引导,促使其自主研究对于反比例函数带来影响的相关因素,最后函数与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促使学生们了解二者直接的实际关系。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应用题解答一直都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所有即将面对中考的学生必须要攻克的难关。为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改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龙庆.激发学生兴趣,巧用解题技巧——分析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19期.
  [2]严俊华.关注学生思维的迁跃点——一道初中数学应用题引起的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09年第5期.
  [3]覃晓东.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J].广西教育,2017年第33期.
  [4]杨金宝,宋烨.在学习中寻找应用性——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析[J].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2013年第7期.
  作者简介:
  梁晓弟,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丁沟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我们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才可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尤其是数学课堂,更应该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教学思路和方法以及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能指导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愉快的学到数学的基础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力争创建一种“愉悦教学”模式
摘 要:计算教学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入门知识来说尤为重要,计算学不好就不会学好数学,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计算教学一直都是困扰着我们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一大难题。学生对于计算知识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没有兴趣。那么,我们数学教师如何能够让计算知识赋予一定的生命力,让学生能够可感、可知,能够爱上我们的计算教学课堂呢?笔者就本文从利用直观、创设情境和练习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利用直观;创设情境;练
摘 要:随着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中職数学课程教学形式也逐渐发生了转变,即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的素质人才。所以,对于从事中职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言,自身责任不仅是加强学科知识的有效教学,更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进而才能促使中职院校数学教育教学事业获得更加有效的发展。同样,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要学会应用。本文则要对“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识培养”这一主题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巩膜瓣层间埋藏式缝合方法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改良,设计增加了巩膜瓣面积达6mm×6mm(原为4mm×4mm),巩膜瓣缝线增至5针(原2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大力的推进,初中數学学科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它也承载着我国义务教育的理念与方针。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需要学校和教师很好地把新课改理念与教育教学活动契合起来,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极大促进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建立和完善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水平。  关键词:教育理念;激发兴
摘 要:时代在进步,高校的不断扩招,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升入高等学府学习更多的知识。高中时期成为学生学习生涯中关键阶段。学生除了面对高考升学压力之外,更应该顺应社会时代需要,在此随老师学会对自我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是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那么具体到高中数学教学上,老师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这些核心素养的人呢?
摘 要: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核心素养。对于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更是有了新的要求。为培养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人才,本文针对数学抽象思维培养从三个方面做了分析,希望能够给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要从数学的本质理解,进而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完成对应活动。所以,作为小数学教师,想办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