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师角色实现民主课堂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kjhnng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民主课堂;教师角色;思想;行为;语言;教学组织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4—0079—01
  实现民主课堂,关键在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平等对话”揭示课堂中师生的民主关系,对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健全人格有着重要意义。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实现思想上的“民主”化
  教师应时刻充满对学生的关注和期待,满腔热情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学生平等交往,平等对话,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教师要积极投入,充满热情,与学生共同感受学习的快乐。
  为了和学生在思想上建立一种和谐的平等关系,我们要注重和学生的课后交流,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感到最痛苦的莫过于误解,最快乐的莫过于充分的了解。作为教师,要多关心学生课堂以外的表现和内心深处的想法,首先让学生自我定位,即对自己的身体心理、情绪意志、兴趣爱好、思维创造和发展潜力及行为方式的特点和能力进行感知,然后和学生谈话交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使得学生感受到被重视被了解的快乐。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要“打着灯笼找优点”,并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多提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变压力为动力,建立自信心,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体会被呵护被关爱,从而在心理上和老师亲近,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实现行为上的“民主”化
  教师要学会关注,学会期待,学会激发。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包括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的创造,甚至要尊重学生出错的权利。
  教师在课堂中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积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变化,用心感受学生的内心情感变化,从而做到全面准确地判断学生发出的信息,及时做出反应和引导。同时,要学会倾听学生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思维火花。只有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真实想法;只有倾听,才能捕捉到来自学生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实现心灵的沟通。在教学中,教师是否学会倾听,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就成了教师能否组织好动态生成中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三、实现语言上的“民主”化
  要实现语言上的“民主”化,需要教师做到“四性”。情感性——充满激情、充满爱,发自内心;启发性——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平等交流性——对话式;艺术性——体现灵感,体现生命的灵动,生命的互动。对学生的评价激励,要客观公正,发自内心,要保护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防止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教学是语言的艺术。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一般分为两种,肢体语言和有声语言,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这两种语言的优势,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语言来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友好相处方式。比如,我在课堂上发现思想开小差或者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的时候一般不是直接指责他,而是在讲课的过程中走到他的旁边摸摸他的头或者拍拍他的肩膀,这种做法比起指責效果更好,它在给学生给予警示的同时还可以给学生留有自尊,使他们在心理上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这远比当面指责更能打动学生。
  四、实现教学组织形式上的“民主”化
  教师不能老是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为完成板书而“写”,要多“弯下腰”与学生交流,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操作;学生的座位形式要灵活多样,便于学生交流;在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要保证学生有自主活动的时间。
  我在课堂上时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时候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和心得以小报的形式写下来,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的时候让学生自己上去给大家展示讲解;另一种方式就是学生座位安排方式,我的座位安排是让学生按学习小组坐在一起的,教师在讲述时学生按正常方式入座,一旦需要讨论或者实验的时候就让学生变成以四到六人小组为单位的分组方式入座。然后在学生讨论或实验的过程中我也会加入到学生的小组中,或者给他们指导,或者做他们的记录员,这样的组织形式不但可以大幅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力度,教师也可以更加深入地融入课堂,融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从而形成一种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以“平等中的首席”角色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学生也会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大写的“人”,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从而就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学习遵从生活的规则和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适应社会发展。教师角色变了,学生“活”了,教师也可以尝到轻松快活的课堂教学滋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编辑:郭裕嘉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小学生素养;思想道德;班级活动;创新活动;个性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2—0034—01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的人格素养,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与必要性。教师通过开展班级集体活动,让小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入手,逐渐将公民意识、健康意识和社会道德意识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实践与
随着高中英语《新课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广大英语教师而言,怎样利用有限的课前3分钟左右的时间,迅速激活全体学生高效地参与英语课堂教学,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诚然,教师要善“导”,学生方能“入”。至于如何优化“导”和“入”,在此,笔者以一位一线高中英语教师多年的亲身实践和研究,谈谈“导入”这一教学技巧在高中英语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关于导入技巧的步骤方面,从广义上讲,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实
目的探讨溴氰菊酯(DM)对大鼠仔鼠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孕鼠和哺乳母鼠经口染毒DM后,测定其仔鼠脑细胞中ATP酶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并观察对仔鼠的行为毒性。结果产前DM
生活中,有的人被扇了一巴掌,能被扇醒,相反,有的人被扇了一巴掌,可能一直耿耿于怀,郁郁寡欢,因此他们的命运也会不一样。  我的一名学生小洁,现在是某重点中学的学生,回想她上学那会儿,总是短短的头发,衣服上不是沾有墨汁就是汤汁,总之就没见她穿过干净整洁的衣服,还整天跟鄰村的男孩子混在一起,总之就是个活脱脱的假小子。村里有老人说:“那呀,就差一对翅膀,要不早飞天上去了。”  小洁上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
患者,女,21岁,因进行性肢体无力、视力减退4a余入院。患者2005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上肢麻木无力,当时无昏迷,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及活动障碍,无大小便失禁。在当地
2006年2月-2008年12月,我们对4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动力髋部螺钉(DHS)、动力髁部螺钉(DCS)以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行内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由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向优秀课堂的嬗变。“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作为江苏省南通市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三点要求,与“活的教育”思想相映生辉。本文拟从“活的教育”思想与优秀课堂的关系,分析一下优秀课堂必须具备的一些特征,并提出在优秀课堂打造过程中的若干建议。  一、新课改模式与“活的教育”思想的渊源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课堂改革理念,那么,如何将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灵
目的探讨美金刚(MEM)对戊四氮(PTZ)点燃癫痫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钙结合蛋白-D28K(Ca-2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PTZ组和MEM干预组,采用PIZ慢性点燃癫痫模型,应用M
在涉及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的案件中,数量是定性处罚的主要依据,而毛竹的计量方法有其特殊性,用标;住根法使毛竹的计量有了统一的尺度。如果涉案毛竹已经被运出现场.则可
采用系列固定标准地测定方法,对广西选育出来推广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DH32—28和DH32—29,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无性系GL-9和引种自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