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女孩个子矮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ky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心理研究中心通过一项最新专题研究发现,比起那些开朗、快乐的同龄女孩来,整天遭受紧张、焦虑情绪困扰的女孩往往身体生长发育失常,最后出现的典型结果便是身材相对矮小,而且长大成人后大多难以成为身材高大、胸部丰满的女子。
  这项研究结果是由儿童心理学家丹尼尔·帕斯和他的8名同事,在对716个9~18岁的女孩进行了为期10年的长期跟踪后研究得出的。研究数据显示,紧张、焦虑的女孩,将来的平均身高会比开朗、快乐的女孩矮5.1厘米,而且将来长成身高1.57米以上的可能性要减小2倍,至于长成身高1.62米以上的身材较高女性的可能更是会减小5倍之多。
  这些经常处于紧张、焦虑情绪的女孩,其父母身高大多正常,因而从遗传角度来说她们并非天生身材矮小。由此专家们分析认为,诸如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可能抑制了某种专门掌管身体生长发育的激素的正常分泌。不过让专家们大感困惑的是,他们同时发现:紧张情绪却并不会导致男孩长得身材矮小。他们认为,这很可能与男女孩子面对精神压力做出的生理反应不尽相同相关——另一些研究显示:面对同样强度的精神压力,男孩能更好地予以调适,相反女孩却往往处于长期的负面情绪的控制下难以自拔。
  在以往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早已发现,罹患恐慌症、抑郁症等心理疾患的成年患者,其身体常常出现分泌控制身高激素的异常现象。所以,最新的研究结果实际上并不使专家们感到特别惊讶。
  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两种紧张焦虑情绪与身高生长有直接关系。其一主要来自家庭,被称为“分离紧张”,指的是一些女孩为父母可能的离异而整日忧心忡忡,有时这种情绪甚至严重到使她们不愿与父母分开哪怕1分钟,或干脆经常称病在家而不愿去学校,也有的表现为学龄前仍不愿与父母分睡在不同房间。另一种则主要来自家庭之外的所谓“紧张焦虑已成习惯”,一般表现为性情胆怯,对自己的外貌、学习、智力或运动的水平缺乏自信,唯恐老师或小伙伴们会不喜欢她,更害怕与他人展开竞争,等等。
  在美国,遭受这种精神压力而影响身高的女孩至少占5%。而在我国,专家们认为此比例可能还更高些,这是因为受传统东方文化影响,中国女孩面对精神压力往往不及美国同龄女孩那么开朗乐观,通俗些说,即不那么“想得开”。
  为了使这方面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专家们认为,家长一旦发现自己学龄前后的女孩出现紧张、焦虑倾向,应该立刻寻求医生帮助,而不应认为仅是区区小事,或过了这个年龄就会不治自愈,等等。家长们还应该了解,学龄前后的女孩已有许多足以引起精神压力的事,其中包括父母关系、家庭经济、自己的容貌、学习能力、交际水平以及言谈举止等。
  丹尼尔·帕斯还披露,他和同事们怀疑,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还可能影响到孩子大脑的生长发育,从而使得孩子的智力发育迟缓或出现异常。由此他们还将进一步研究。
  (徐克峰)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家像失控的汽车  一个阴雨的下午,咨询室很安静,卫女士几乎是一边抽泣一边讲述儿子的病情。她的儿子旭东今年16岁,在上海市普陀区某中学读初三。马上要中考了,旭东出现了一系列反常行为,让她万分焦虑。  卫女士告诉我,她和丈夫张先生是四川眉山人,早年在眉山做皮具生意,赚了些钱,2006年到上海发展。那时,旭东8岁,留在家乡读书,生活由奶奶负责照顾。2012年,夫妻俩在上海买了一套房子,算是站住了脚,刚好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不用我来告诉你外面的世界什么样,估计你每天都在祈祷,祈祷儿子不要惹麻烦,不要酗酒,不要早恋,不要碰毒品……  其实,我们都知道,祈祷是没有用的,但是如果你对这些关键年份——这些年份中,你儿子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可能改变他未来的人生——理解得越透彻,你就能越好地帮助儿子度过这些不安年月,从而顺利长大成人。  初一到初三:其情绪变化无常  每个青春期少年都会变得有些古怪。如果你
每次回家,看到年迈的母亲,心中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尤其隆冬季节,当从梦中醒来,只要梦中有母亲出现,我就会整夜无眠。我下定决心,接母亲到我身边住。但因为母亲不情愿,这个愿望迟迟没能实现。  母亲不愿意来,怎么办?我又想了一个办法,给她买一部市面上几百元的老人机,音大字大待机时间长。以前,我和她商量,她总以各种借口不让我买,说我乱花钱,她一个老婆子,打电话都不会,还用什么手机?  但我不管这些,过完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和中国残联共同研究制订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提升计划》)。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提升计划)》,到2016年,全国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问:尽管每天都会抱宝宝、亲宝宝、和宝宝一起玩游戏,但是宝宝还是整天喊着“要妈妈”,太让我这个爸爸伤心了。我觉得自己做得够好了,可为什么宝宝只爱妈妈呢?  陆军  答:宝宝与妈妈更亲近,是因为宝宝在出生前就已经和妈妈“相处”10个月了!宝宝在3岁前,由于孕期、母乳的关系,会对妈妈有更多的依恋。这阶段,宝宝的眼里只有妈妈,妈妈就是我,我就是妈妈,这是宝宝让自己变得安全的共生幻想。所以这时候,无论爸爸怎
著名儿童教育家卢勤说:“快乐是一种体验,体验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但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生们过得并不那么快乐。那么,国外小学生的境况如何呢?  ——编者    瑞典:孩子不需要更好  瑞典人认为,孩子是上帝赠予的礼物。这个礼物本身就是最好的,不需要通过后天的雕琢变得更好,而严厉要求儿童只会使他们产生压抑和自卑感,让他们缺乏自主性
日前,著名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韩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亚洲地区,针对育有学龄子女的年轻父母开展了一项调查,对比五地父母的教育心态。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被访父母承认担忧孩子的将来。其中包括52%的中国内地父母、54%的中国香港父母、60%的韩国父母、65%的新加坡父母和72%的马来西亚父母。  调查显示,被访者最担忧的三件事是“使孩子保持身体健康(66%)”、“教导孩子生
初二女生不敢独自上厕所学习受影响,童年经历找诱因  一天下午,一对母女来到咨询室。母亲满脸焦虑,一进门就说:“老师,我女儿小静上初二,本来住校住得好好的,最近却怕上厕所。我把她接回家住几天,没想到她连家里的厕所也不敢独自去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怕上厕所,导致休息不好,现在学习已经受到很大影响。老师,您帮帮我们吧!”  母亲讲话的时候,小静的眼里透出一丝惶恐和不安。小静给人的感觉很乖巧,可能是睡眠
在女儿教育方面,曾经的NBA篮球明星、现在的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可谓是“大块头有大智慧”:女儿读幼儿园,他让女儿坐校车穿普通衣服,过跟普通孩子一样的生活。生活中,他和妻子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做慈善活动时,他总会带上女儿,让她学会感恩和回馈。而在女儿的兴趣选择上,他又放权给孩子,让她自己选择……  低调育女远离奢华  2010年5月22日凌晨,在美国休斯敦当地一家医院,闯荡NBA获得巨大成功的姚明迎
我出身于一个书香之家。牙牙学语时,我就被家中客厅悬挂的《朱子家训》所吸引。那是一幅魏碑,婉约而有力度的字体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看得久了,那些颇有韵律的词句就深深刻在我的记忆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