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班化教育的实施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小班化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展示了教育方法的个性化。小班化教育的形式将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 分层次 小组合作 反馈追踪机制
小班化教育,是指通过控制每班的学生数,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运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小班化教育现已成为发达国家教育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是社会对教育需求不断增长的结果,也是中国教育深化改革的结果。家庭、学校、社会一向是学生教育合力的来源。家庭对孩子的重视和需求迫使学校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发生变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小班化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课题,在学校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必须面对家庭和社会的需求,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更具个性化的需求。
长期的实践证明,在实施适合不同个体的小班化教学的组织形式的同时,更要建立反馈追踪制度。
一、面向个体的教育教学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通常分为:分层次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
1.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或学业成绩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和教法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上的需求,即对不同难度的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分层次教学体现了教学中对不同个体的一种关怀,体现了对不同个体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达成度。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施以不同教学方法和要求,体现学校教育的一种人文关怀,利于培养学生对课堂学习形式的情感认同,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分层次教学按不同形式,可以分为对学生分层、对教学内容分层、对教学要求分层、对作业分层以及对评价分层等几种形式。
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分层次教学的度是个难点,有时很难把握分层的准确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往往是相关联的,简单地以难易程度划分教学内容而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次教学。针对个体差异,实施不同要求的作业和评价反馈往往能体现分层次教学的达成度。教师在实践中不仅要总结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期的差异,也要总结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合理分层,实施动态的分层次教学。而分层次教学目的是为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让不同的个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空间,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符合人类社会活动的一般规律。学校这种教育形式的形成正是人类社会属性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班级为每一个个体提供了社会活动的环境,而小班化教育的形成正是学校教育在寻求适合每一个个体成长环境的产物。小组合作学习是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均衡编组的原则分为若干学生组成的几个学习组,在课堂教学时有计划地向这些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用各种方式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力量。
小组合作的组合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也可以将相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教学内容,可以实施不同的小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小组合作中感受到小组成员的智慧和集体力量,逐渐形成团结互助、合作进步的班级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学习团队中的一名重要成员。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在协作互助的学习氛围中成长。
小班化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成长,正面教育、引导和鼓励是实施教育的主要方面,但是反馈和追踪教学效果也是我们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小班环境下建立一套反馈追踪制度是确保每一个学生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建立科学的反馈追踪制度
小班化教学立足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不仅可以反思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也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评价反馈的形式可以分为:作业评价反馈、专项考核反馈和综合分层考核反馈。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作业评价反馈和专项考核反馈
作业评价反馈,从教师角度看,对作业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反馈到每一个学生,直至每个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为止,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作业档案和图表信息。作业档案的分数记录可以分阶段进行总结,并给出等级,便于在追踪过程中进行比较。
专项考核反馈,就是将一门教学科目分为几个项目进行考核与记分,学生可以显示自己的强项,他们都有机会在某一项中获得好成绩,学生可以不同程度尝到成功的喜悦。
总的来说,小班化教学在目前世界各国的教学实践中被视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和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形式。“小班化教育的确有利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结论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随着小班化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面向个体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在实践中将被得到广泛的应用,小班化环境下的每一个学生也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九龙中学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 分层次 小组合作 反馈追踪机制
小班化教育,是指通过控制每班的学生数,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运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小班化教育现已成为发达国家教育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是社会对教育需求不断增长的结果,也是中国教育深化改革的结果。家庭、学校、社会一向是学生教育合力的来源。家庭对孩子的重视和需求迫使学校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发生变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小班化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课题,在学校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必须面对家庭和社会的需求,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更具个性化的需求。
长期的实践证明,在实施适合不同个体的小班化教学的组织形式的同时,更要建立反馈追踪制度。
一、面向个体的教育教学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通常分为:分层次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
1.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或学业成绩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和教法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上的需求,即对不同难度的内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分层次教学体现了教学中对不同个体的一种关怀,体现了对不同个体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达成度。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施以不同教学方法和要求,体现学校教育的一种人文关怀,利于培养学生对课堂学习形式的情感认同,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分层次教学按不同形式,可以分为对学生分层、对教学内容分层、对教学要求分层、对作业分层以及对评价分层等几种形式。
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分层次教学的度是个难点,有时很难把握分层的准确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往往是相关联的,简单地以难易程度划分教学内容而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次教学。针对个体差异,实施不同要求的作业和评价反馈往往能体现分层次教学的达成度。教师在实践中不仅要总结不同个体在同一时期的差异,也要总结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合理分层,实施动态的分层次教学。而分层次教学目的是为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进步,让不同的个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空间,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符合人类社会活动的一般规律。学校这种教育形式的形成正是人类社会属性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班级为每一个个体提供了社会活动的环境,而小班化教育的形成正是学校教育在寻求适合每一个个体成长环境的产物。小组合作学习是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均衡编组的原则分为若干学生组成的几个学习组,在课堂教学时有计划地向这些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用各种方式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力量。
小组合作的组合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也可以将相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教学内容,可以实施不同的小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小组合作中感受到小组成员的智慧和集体力量,逐渐形成团结互助、合作进步的班级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学习团队中的一名重要成员。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在协作互助的学习氛围中成长。
小班化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成长,正面教育、引导和鼓励是实施教育的主要方面,但是反馈和追踪教学效果也是我们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小班环境下建立一套反馈追踪制度是确保每一个学生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建立科学的反馈追踪制度
小班化教学立足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不仅可以反思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也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评价反馈的形式可以分为:作业评价反馈、专项考核反馈和综合分层考核反馈。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作业评价反馈和专项考核反馈
作业评价反馈,从教师角度看,对作业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反馈到每一个学生,直至每个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为止,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作业档案和图表信息。作业档案的分数记录可以分阶段进行总结,并给出等级,便于在追踪过程中进行比较。
专项考核反馈,就是将一门教学科目分为几个项目进行考核与记分,学生可以显示自己的强项,他们都有机会在某一项中获得好成绩,学生可以不同程度尝到成功的喜悦。
总的来说,小班化教学在目前世界各国的教学实践中被视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和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形式。“小班化教育的确有利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结论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随着小班化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面向个体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在实践中将被得到广泛的应用,小班化环境下的每一个学生也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九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