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qianwus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行生成性学习策略的过程中,生成是学习中的核心部分,知识进行生成就是将原本的学习模式进行转化,学生在其中占据主体的地位,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将知识进行转化,形成生成、动机、先前知识、学习策略四个模块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主动权,不再顺应教师的教学过程,而是将信息进行加工,与以往掌握的知识进行融合,使得初中的语文阅读更加生动形象,增加了语文阅读的质量。
  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生成性策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大致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设置比较课堂
  在進行课堂设计的时候须要设置相应的比较课堂,将一些写作手法或者表达情感相同的文章整合到教学课堂中去,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课文中的相似方面和不同方面,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被调动起来,学生沉浸在语言的表达中,将文章资源进行更加充分的使用,学生在其中掌握主动权,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自主分析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课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例如,作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在《社戏》中说平桥村是我的“乐园”,“乐园”和“乐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了“我”一个人在百草园里玩乐的情景,虽然看似开心快乐,但也不时地流露出一些孤独寂寞的情绪;而《社戏》一文则写了“我”与一大群乡村小朋友们一起玩乐的情景,那开心快乐是发自内心的,从这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将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作者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研究作者的其他文章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参与到课文阅读分析中去,找到课文阅读的方法,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更加深刻的体会。
  二、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整理,了解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反映。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提升,这样在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反馈得到更好的尊重,使得今后的课堂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对阅读进行关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紫藤萝瀑布》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能会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写作手法上,毕竟该文章中写作的手法借鉴意义巨大,对于学生今后的写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文章中还要对中心思想进行研究,毕竟通过紫藤萝瀑布须把对生命的热爱表现出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也是非常关键的手法。例如文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可以充分地说明作者对生命的认识,但是教师对这方面容易出现忽视的情况,而通过对课堂的反思,可以找出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漏洞,然后在后期的课堂中对这方面进行补救,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完整,对课堂教学环境进行提升。
  三、对课堂教学质疑
  生成性策略要求课堂活动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对阅读情况积极发挥自己的意见,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全面的交流与沟通。学生作为学习中的参与者,在课堂阅读中积极发挥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并将其延伸到整个语文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将阅读作为思维锻炼的方式,善于发现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和须要表达的内涵。教师对于文章的解读不是唯一的,是多样的,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才能变得更融洽,教师善于回答学生的质疑,学生在质疑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
  例如,在对朱自清《春》的学习中教师可能将文章的教学重点放在写作手法上,但是作者在文章中对于春天的描写,非常的优美。例如,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在作文中的借鉴意义不言而喻,这样的写作手法也能够体现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学生可以在教学上对教师的教学重点进行质疑,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生成性策略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转变,然后使用更加科学的方法,重视课堂的整体互动性,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互动结合起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方面,因此须要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拓展,定期的为学生制订相应的书单,并开展一系列的演讲比赛,甚至可以通过对著作的阅读进行剧本的编写,让学生的阅读量进一步提升。例如,在安排学生阅读《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加深学生对写作方法方面的印象,提升阅读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驼峰中学(222300)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等课程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因此,教师的教学模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其中“以学定教”就是当下教学模式转变中很受瞩目的一种。  什么叫“以学定教”呢?笔者认为,所谓的“以学定教”就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目标、方法和策略。为什么要“以学定教”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科技类文章教学具有较大的难度。主要原因是科技类文章缺少散文式的意境,缺少记叙文那样的内在联系线索,而且所讲述的内容和学生生活联系相对不够紧密,有些甚至是学生知识中的空白部分。因此,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开展科技类文章阅读,不仅要讲究技巧方法,更要巧妙设计,使学习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一、提前熟悉教材,广泛搜集基础信息  科技类文章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
马鬃山地区位于北山金成矿区东段,已发现金矿均与航空伽马能谱测量铀异常有关。经实地查证,石板墩航放铀异常处于墩墩山岩体与三个井群的接触带部位,受东西向两条碎裂石英脉
新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按单元编排的体系已经形成了将听说读写各种能力训练有机结合的整体,目前仍有不少老师不理解这种编排的意图,不重视单元整体教学,尤其是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不当法,把它当成了讲读课或完全舍弃。这就背离了教材设置单元的意图,也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和规律,严重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单元教学与单篇教学的关系  语文学科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要培养这些能力就离不开各种训练。
一、对室内游泳技能教学的再认识室内体育课游泳技能教学:是在教室内按照体育课程标准要求,按照教学计划实施的教学行为,是以游泳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实践性课程。室内游泳技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而 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是一节好语文课的主要标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全面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将自己的理念、思想很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语文课堂的精彩与否直接影响了目标的全面达成。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乐此不疲,让学生惊喜,让课堂妙趣横生,让课堂有亮点,让课堂达成目标,甚至是超越、升华目标,语文教师必须要好好下功夫。如何上出一节精彩的语文课?  一、正确看待学生,有
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感悟一篇文章,还要指导学生在品词悟句的过程中掌握鉴赏词句的各种信息,学会如何从散文词句中获取深层意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散文之“神”,读出散文的精髓。  一、品形象化词句,揣摩描写特点  散文是作者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文章,教师在指导学生品读散文的时候,要让学生尝试抓住其个性化词句,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表达风格。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品读形象
语文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性课程之一,是学生学习及掌握其他学科的前提与基础,重视及做好语文教学成为一切教学工作的重点。从现行教学态势来看,语文教学课堂趋于多样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知识认知与感知能力也日渐提升。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应适时顺应这一良好态势,充分尊重学生科学的学习的规律及其自身发展的特征,有针对性地使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  一、创设生动情境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是最基础的工具性学科,在中国逐渐发展壮大的今天,汉语越发显得重要,现在已经成了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的学习,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并取得成功。一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