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增收需要组织创新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m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农民收入; 组织创新;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07-0041-03
  
  一、 三对矛盾诱致了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诞生
  
  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农民走向新的合作的需求。90年代以来,经过10多年的联产承包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生产出现了全国性的空前繁荣,农产品卖难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方面,传统的农产品相对过剩,另一方面,新调整的农产品也由于分布过散和竞争无序而带来产销大起大落。“丰产不增收,调啥啥赔钱”的现实使广大农民看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弱点,认识到只有组织起来、联合起来,才能提高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1992年开始,我市就开始陆续出现一批农民自发联合的以生产资料统一购进和销售价格一致对外为特征的小型合作经济组织(最初称农户联结体)。
  个人先富与带领群众共富的矛盾,引发了党员干部牵领新的合作的内在冲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市把培养经济能人型党员干部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点,先后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三带头”、“双带”、“三争”等主题教育活动。到2002年,全市有40%的农村党员干部成为本地的致富能人。受农民自发合作和外地成功经验的启发,许多党员干部都不约而同地把发挥自己先锋模范作用的舞台寄托在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上。高邮市在1998年之前,就有20多名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率先牵头领办了10多个经济合作社或具有合作性质的产业协会,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农村党员。
  行政指挥与市场导向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基层组织推动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浪潮。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我市一些乡镇在组织领导农村经济中也经历过行政指挥过多、结构调整事与愿违的时期。痛定思痛,各级组织深刻认识到,不是调整的方向错了,而是调整的手段落后了。只有把农民的事交给农民自己办,把农民及时有效地组织起来,才能激发出农民的潜能,始终锁得住市场移动的靶心。经过不同形式的探索和反复对照,我市各地选择了由政府搭台农民唱、组织起来发挥核心作用、让经济驱动和合作组织推动结合起来产生联动效应。1998年,我市召开了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场会,正式提出了合作组织组建的三条原则,即“农民自愿,行政推动,党员带头”,从而掀起了新一轮农民产业合作的浪潮。据初步统计,我市现有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70%是1998年以后组建的。
  
  二、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显现出的经济社会效应
  
  强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践证明,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是一项以党员干部“双带”为特征的经济建设工程,而且是一项农村党的建设的固本工程。一是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从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为活跃的地方看,不仅群众富了,集体经济也富了,集体公益事业也上去了。高邮市金墩村由老支书孙建举创办渔业产销合作社后,全村水产养殖面积由1万亩扩大到4.7万亩,几年来村集体在开发发包闲置水面中稳定增加了收入。二是实现了村级组织工作中心的自动调整。村党组织主动把工作重点放在为合作经济组织协调解决困难、教育引导农民增强合作意识、监督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转等方面上,工作更贴近群众发展、增收的需要,更紧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邗江区甘泉镇香巷村党支部立足本村80多年生产经营豆制品的传统优势,将全村100多名经纪人组织起来,牵头成立了豆制品经纪人协会,创出了富有特色的“豆腐经济”。三是促进了基层干部作风转变。在带头参加合作、指导合作、服务合作的实践过程中,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发展意识、法制意识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工作作风得到切实改进,围绕群众增收、服务经济发展的中心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四是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将党员干部置身于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树立了形象,展现了风采,在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中找到了自己发挥作用的位置、奉献社会的舞台,促进了党群干群良性互动新型关系的建立、融洽。
  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职能的转变。一是推动了农业服务组织职能转变。合作组织的建立或以技术服务为纽带,或以生产资料供应为纽带,或以产品销售为纽带,或以资金互助为纽带,或兼而有之,社员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均能体现合作经济组织提供的日臻完善的服务,这就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在农业服务领域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推动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过去由于政府和农户的利益未捆绑在一起,政府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农民的接受程度存在一定距离。这方面合作经济组织却“事半功倍”,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既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又得到农民的“一呼百应”。三是推动了农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多年来农业投资一直是政府主导,且政府投资又经常受制于资金短缺。合作社的成立,为农业投资多样化带来了可能,也为政府改革和完善农业投资、保障体系提供了有益启示。高邮市普遍在合作社内部实行了联户担保贷款制度,只要有5户社员共同担保,被担保社员就可以向信用社进行贷款,该市龙虬水产合作社2002年就取得联户担保贷款2000万元。
  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农民走向合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农业现代化知识,不断改造小农传统的自我超越的过程。变化之一,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空前高涨。宝应县农业局今年开办了一期高考落榜生农业技术培训班,原计划招收200人,结果第一天就有220人报名,许多非落榜生农民都想挤进来听课。变化之二,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农民们都把心思使在加快致富奔小康上,打架斗殴、赌博、搞封建迷信的少了,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风气浓了。变化之三,农民的集体意识增强。合作经济组织不仅在生产经营上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水平,还在行为上强化了农民的集体意识,优化了共同发展的环境,改变了过去农业税费难以收缴、一事一议无人出钱的现象。
  促进了农村经济跨越式增收。一是改变了农民在市场博弈中的弱势地位。合作经济组织大多数上联市场、下联农户,通过建立价格同盟、培育经纪人、建立销售网络、发展专业市场、进行深度加工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帮助农民开拓市场、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和代表农民参与价格谈判的问题,使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能“卖得出,并卖出好价钱”。江都市吴堡镇水产协会,借助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营销经纪人建立了采价网,协会每天都召集理事碰头会,研究价格走向,并在全镇发布指导价格,该协会会员的水产品平均售价总要比周边地区的农户高出10%-15%。二是产生了规模效应。“不怕种得多,就怕种得少。”通过扩大种养规模,打出了本地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使产地形成了集散中心。三是促进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改变了农民一家一户小块种养、分散经营的“小而散”的状况,通过统一规划、连片种养、产销分工,使地方特色产业走上了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促成了“大而紧”的区域性特色产业的迅速形成。
  
  三、蓬勃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给党对农村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提出了新的课题
  
  农业的腾飞需要合作,农民的增收需要合作,走向合作是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调研中,我们深深感到,主动顺应合作趋势,积极推动合作、努力服务合作,适度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应成为我们农村各级党政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我市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和遇到的实际矛盾,我们对发展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出如下建议:
  1.要致力加强农村基层党政组织服务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建设。当前,农村一些基层党政组织对新兴的合作经济组织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缺位、越位和错位的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归根到底是基层党政组织领导服务农村经济的功能定位失准。面对蓬勃发展的农村经济合作趋势,农村基层党政组织要勇于通过经济的方式、政治的优势、法制的手段,坚定地做农村经济合作的组织者、推动者。一要做到搭台不登台,促合不捏合。在合作组织发展的初始阶段,农村各级党政组织要认清自己的职责,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能搞“拉郎配”,包办代替,也不能放手不管,而要不怕失败,勇当穿针引线的“红娘”;要善于发现合作的契机、积极抓住合作的良机、主动培植合作的时机,努力促成农村经济各种合作要素顺利走向联合。二要做到献策不决策,服务不增负。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坚持民办性质、自治性质。在推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基层组织的最大责任就是要从政策支持、组织保障、信息服务等方面为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从制定示范章程、完善规章制度等方面帮助合作经济组织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三要做到参与不干预,引导不领导。基层党政组织要像关心重视本地规模企业那样,时刻关注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保持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密切联系,加强分类指导和典型引路,促使合作经济组织能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因时制宜不断完善、因社制宜不断规范,力争产业链不断拉长,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2.要致力加强以农村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农民合作企业家”队伍建设。没有农民合作企业家就不会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企业家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灵魂,他们的素质、能力、眼界乃至个性都直接影响着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培养造就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农民合作企业家队伍刻不容缓。一要加快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带头富、带民富的经济素质。要把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民富的素质作为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固本工程来抓。二要加快提升现有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各级农村党政组织要像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那样重视农民合作企业家队伍建设。根据合作经济组织的区域性和产业性特点,定期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参观培训,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参加高层次的培训和学历教育,帮助他们提升先进的合作理念和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拓宽发展视野。三要注重“农民合作企业家”后备人才的培育。要像培育后备干部一样,把农村那些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种养业人才、农业企业负责人、农产品经纪人紧紧抓在手上,加强业务技能和政治素质的跟踪培养,不断激发他们创业热情,释放创业潜力。四要注重“农民合作企业家”的人才引进。规模较大、外向度较高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勇于打破人才的区域界限,向合作经济组织以外高薪聘请职业经营管理人才,引进一批真正具有国内、国际眼光的“合作经济组织CEO(首席执行官)”,提升合作经济组织的战略决策能力。
  3.要致力加强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环境建设。调查发现,现阶段影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因素较多,最大瓶颈就是资金匮乏,大多数合作经济组织运作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靠农民自筹,很难得到信贷支持;有的地方对合作经济组织注册登记的门槛过高,使得一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迟迟徘徊在体制框架之外;由于没有专业管理部门,没有专门财政扶持资金和政策,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的初期普遍感到“并不轻松”。针对上述制约因素,我们认为各级党政组织要善于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引导、思想引导,使这一既能惠及数万农民、又能壮大党的根基的经济组织在广大农村开花结果。首先要认真制订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当今世界,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就是采用补贴农业合作社的政策来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的发展。鉴于此,我们建议:要降低合作经济组织的设立门槛,如通过减免工商登记、年检、审计、卫生许可、条码申请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来降低合作经济组织的设立成本;建立扶持合作经济组织的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来培训合作骨干、补贴合作项目、宣传合作理念、奖励合作先进;建立扶持合作经济组织的低息信贷政策,可以在合作组织会员中建立信用等级制度,实行联户担保制度,试行“按揭贷款”制度,对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固定资产可以估价抵押,并区别农业产业和非农产业,给予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以更多的低息优惠;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将有限的农业扶持资金优先投放于农业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优先投放于带动性、辐射性较强的产业。二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要通过宣传引导、典型引路等方式,帮助更多的干部群众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惠及性,以观念的更新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农村党政组织的组织领导优势,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的政策资源,动员农村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形成培育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合力。三要超前做好统筹规划。以现有的区域特色产业为“第一主力”,加紧组建区域性的行业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打响产地品牌,形成规模效应。以兴办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为“第一要务”,加大特色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就地转化率和深加工能力。以培植和引进带动性强的农业项目为“第一梯队”,储备农业经济合作的“星星之火”。以培植和推广合作典型为“第一动力”,催生“萌芽合作组织”,完善“规模合作组织”,释放出“燎原”效应。
  4.要致力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一要提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覆盖率。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联合,首先需要政治资源的联合。二要依托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努力促成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能人党员率先走向合作。要加强合作组织中党员的教育管理,在各个产业链上充分发挥能人党员的作用,努力使每个党员身边都能吸引一批群众,每个党员合作经济组织都能成为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旗帜。三要不断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党的力量。只有把党的组织优势融入到产业优势中,把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两个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才能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农村各级党组织要把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扩大党在农村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的一个重要领域,要注重在合作经济组织中的管理层、经纪人队伍、种养业能人中培养发展对象,不断壮大合作经济组织中的党的力量。
  (执笔人:刘玉鑫 徐文伟)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指导思想;社会生活;一元化;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22-0033-02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在领导我国革命斗争、夺取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所坚定不移地遵循的最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指导着党的纲领、路线、政策;在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党作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群
期刊
[关键词]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15-0005-06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次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讲话
期刊
[摘要] 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关键词] 企业信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 F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22-0042-02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建立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其信
期刊
[关键词] 亚洲政党国际会议;政党国际联合  [中图分类号] D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18-0015-02    备受世人瞩目的亚洲政党会议于2004年9月3日—5日在北京召开。34个国家的81个政党或政治组织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许多代表是执政党领导人或国家政要。与会者继续前两届会议“协商、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主
期刊
[摘要] 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我国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解决目前就业难的问题。本文探究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对第三产业发展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思路,以期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第三产业;贫富差距;西部大开发  [中图分类号] F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22-0029-02   
期刊
本文以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运行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实验,系统的硬件电路是基于智能功率模块的全桥逆变器结构,系统的控制方案是基于DSP 芯片的带电压前馈并网逆变输出电流反馈控制方案。
   分析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应用的背景和趋势,对其各国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和比较。选择全桥式结构作为系统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用智能功率模块(IPM)作为主开关元件,设计了其驱动电路及逆变器的外围电路。对系统的控制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采用TMS320LF2406A型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00周年。作为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的国际性组织,中国红十字会在开展民间外交,参与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救助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值此百年之际,本刊特约记者专访了中国红十字会王立忠常务副会长。  [关键词] 中国红十字会; 人道主义; 救灾; 救助; 救护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中国经济体制的创新(改革年华的探索)》一书,是一位本土经济工作者学术成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一部关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真实记录书。全书91篇文章,分为五大部分:关于改革总的认识,关于市场经济的研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探索,关于所有制改革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探索,关于综合配套改革的研究。这五个方面的研究探索成果,无疑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贡献。  作者重视思想的作用,提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伴随
期刊
在严峻挑战的压力之下,人们努力寻求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途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应运而生。由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徐发同志主编的《学习型检察院的创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这方面力开先河,给我们送来了时雨春风。《学习型检察院的创建》不仅是新时代的“劝学篇”,更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治学新说,是对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关于“创建学习型社会”精神的具体贯彻实施。  
期刊
[摘要] 西部地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应把增强社会凝聚力作为一个战略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和把握。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 社会凝聚力; 战略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07-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