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化练习的探索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pw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在学生寻求共同价值情感的时候,保持学生的个性,只有学生朝着个性化的态势发展,美术教学才能具有创新性。本文从关注个体,点燃火种;创设情景,增强意识;开放思维,营造氛围;师生互动,激发欲望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化练习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个性化练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134-01
  美术课堂中,学生的作业通常都是千篇一律,作品的内容以及绘画的风格也是大同小异,学生在创作方面的想法比较直白简单,很少有绘画作品能够让人感叹于他的创意。这就难免让我想起自己求学时,当时的学习环境并不好,很多教学设备也不甚齐全,但老师常常夸赞我们的绘画风格各不相同、各有特色。然而当前的美术课程中,学生的独创性想法被深深的隐藏,因此,本文对引导学生脱离陈旧老套的绘画风格,重新展现出各自的特色与个性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1.关注个体,点燃火种
  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值得教师的欣赏,因此教师应当逐步引导学生的美术学习,正确认识到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从而展现出教师的能动作用,进一步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例如,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在刚刚接触绘画时放不开自己的天性,在课堂练习时间也是迟迟不肯动笔,这时,我会温柔的询问学生怎么不画画呀,学生通常十分害羞地说不会画。我先是通过表扬学生课前准备充分进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降低学生的紧张感,而后指导学生从简单的涂色开始,将一页白纸涂成彩虹的颜色。虽然只是简单的涂色,但是学生可以接触到多种颜色的颜料,学会怎样开始下笔,逐渐获得绘画的自信心。这样的绘画方式不仅适用于白纸,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好单色的气球,指导学生在气球上画出彩虹的颜色,激发学生大胆尝试的想法。诸如此类简单的教学小技巧,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美术的第一步,在学生心中点燃美术的火种。
  2.创设情景,增强意识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特点,同时也要意识到学生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孤岛。通过群体中的互动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个体特色与群体合作能力,在加强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同时,增进学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师应当熟练运用创设课堂情景的能力与技巧,增强学生进行个性化练习的意识。例如,在开始学习美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在黑板上随意发挥,画出任意的图形或线条,而后教师在学生随意发挥的基础上进行添画。在一双双饱含好奇心的眼神注视下将杂乱无章的点或线转变成可爱、有趣的水果或小动物,学生在感到惊喜的同时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自己动手练习。借着学生高涨的绘画热情,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白纸,让学生在纸上展开绘画,放开手脚大胆地进行创作。有的学生不知从何画起,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手作为印模,在纸上画出手的轮廓,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展创作。如果有学生问教师自己画错了是否可以重新画,教师要及时消除学生的顾虑,让学生明白绘画没有对错之分,使学生的个性被解放,作品也会更加有创意。
  3.开放思维,营造氛围
  学生的思维被严格的固化是学生的作品大同小异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教师的一部分职责是及时地帮助学生打开那些束缚的思维枷锁,可以通过一物多画的方式开放学生的思维。例如,我在进行形象绘画教学时,曾经用两种绘画方式向学生展示一种物体的形象。教师进行绘画的示范作用是不可预估的,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教师的动作与线条,更是透过作品的思想与情感。教师应当明确自身的位置,用开放的心态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从而用绘画感染学生的思想,为学生创造开放、和谐的氛围,学生的练习也会自然而然地变得更加具有个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优秀的绘画作品与学生的个性化作品粘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随时感受到开放的氛围,为学生的个性化练习提供环境资源。
  4.师生互动,激发欲望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师生互动,并将其作为创设情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间产生共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美术教学课程中,怎样画出结构复杂的物体是学生感到困扰的内容。例如,我在以自行车为例教学生进行绘画时,并没有将学生对物体的认知局限在目前自行车的形象上,而是让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大胆地畅想一百年后的自行车会是怎样的形态。刚开始学生可能并不适应这样的想象,这时我会对学生的思路进行适当的引导。比如,自行车不仅可以在陆地上行驶,还可以在水中前行。这样的抛砖引玉让学生的交流一下子变得更加活跃。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加开阔,每个人都大胆地进行想象,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设计。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我引导学生将想象中的自行车以绘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并且每一张作品都有着大胆的造型设计以及斑斓的色彩构成,学生将自行车的外形与结构展现的淋漓尽致。学生的大胆尝试不仅仅体现在自行车上,而且会延伸到后续的诸多作品创作中。
  总之,美术作业的创意与个性化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个性绘画能力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个体特性为基础,群体创作为载体,开放的课堂氛围为助力,巧妙运用教学手法,让学生感受到绘画的乐趣与美术的魅力,在创作的同时发挥创造性的思维与想象力,在感受着愉悦的同时激发内心的力量,在练习个性化绘画的同时用心灵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进一步提高审美水平与个性化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丽波,钟武生.对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化练习的探微[J].基础教育论坛,2015(Z1)
  [2]周红叶.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发展[J].教师,2016(15)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提出了要关注学生生活要求,明确了小学美术教学的生活化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了解学情,积极倡导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努力营造生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美术课堂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理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131-01  素质教育下的小学美术教学
摘 要:小学语文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学习智慧,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语言文字表达运用的重要课程。但学生在实际写作学习中,普遍存在学习兴趣较低,写作能力较差等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学习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写作技巧;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社会的小康。农民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发展的速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找准切入点展开教学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剖析课文、理解课文最终掌握课文,找准切入点进行课文教学能够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课文,提高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阅读质量,在教师教学质量方面也有很大的促进性作用。本文以切入点优化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具体讨论切入点是什么,举出“找准切入点,优化阅读教学”的例子,希望能够对我国阅读教学的发展起到促进性作用。  关键词:切入点;阅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