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报国,路政先驱缔学堂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如浩,虽不为大多读者所熟悉,但他确实是位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过影响的人物。他曾是“晚清幼童留美计划”中的一分子,小小年纪就远涉重洋,刻苦读书,接受过西方文明的浸染;他曾任晚清山海关关内外铁路总办、邮传部副大臣,为发展中国的铁路事业做出了贡献。真正把梁如浩的名字与唐山连接起来的,是他倾心于培育铁路人才,谋划筹建铁路学堂,为交大落户唐山打下基础。
  “留美幼童”:西学东渐为报国
  1872年8月,清政府选派的留美第一批幼童30人从上海港乘船出发前往美国。其后三年,1873、1874、1875每年各有一批,共120名幼童(年龄在10—16岁间)到美国留学。留学年限定为15年,另加2年游历以验所学,加上行前在上海预备学校肄习一年中西文,共计将近20年时间,史称“晚清幼童留美计划”。这一计划最强力的推动者李鸿章曾如此表述其目的:“求洋人擅长之技,而为中国自强之图。”
  南海之滨,美丽的唐家村是赴美幼童的重要集中点
  唐家村,位于广东省香山县(今属珠海市),毗邻港澳,正处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唐家村人较早就已认识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特别是当该村具有中国“留学之父”称号的容闳主持清政府幼童留美事宜后,唐家村人积极响应,纷纷送自家孩子走出国门接受西方文化教育。1861年出生的梁如浩身居此列。
  1874年,13岁的梁如浩作为清政府第三批留美幼童,与唐绍仪、蔡绍基等人一起,离沪赴美,踏上留学美国的征程。他到美国后,先被分配在麻州春田城读小学,后升入康州哈德福中学。1881年初,他考入纽泽西州斯蒂芬理工学院(Stevens School of Technology)。但是,梁如浩的大学梦很快被打断。这一年5月份,清政府因美国禁用华工以及担心留美幼童洋化太深,下令撤回所有留美幼童。6月28日,总理衙门照会在美国的幼童出洋肄业局,令全体师生尽速返华。留美幼童被分三批启程,于1881年秋返回中国。至此,始于1872年,历经10年的中国第一次官派留学以失败告终。一度拟将推动留学教育以开启民智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容闳痛心疾首:“毕生志愿,既横被摧毁……顿觉心灰,无复生趣。”当年的留美幼童回到上海后,犹如弃儿,一度无人问津,即使交付给工作也是在政府严格的监视之下。
  然而,他们在美国所接受的教育,令这些自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孩子视野大开,先进的西方科技、办学理念如同种子,随着“留美幼童”的归国,被带回到这片古老而又富有文明积淀的土地,一俟时机成熟,就得以萌芽、成长,起到了西学东渐的作用。同时,这些在美国勤谨求学的中国学子以其优异的成绩、至纯的品德感动了为他们任教的师长。1881年留美幼童返华前,他们的美国师长联名致函中国总理衙门,给予“留美幼童”这样的评价:
  “贵国派遣之青年学生,自抵美以来,人人能善用其光阴,以研究学术。以故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论其道德,尤无一人不优美高尚。其礼貌之周至,持躬之谦抑,尤为外人所乐道。……凡此诸生言行之尽善尽美,实不愧为大国国民之代表,足为贵国增荣誉也。盖诸生年虽幼稚,然已能知彼等在美国之一举一动,皆为祖国国家之名誉极有关系,故能谨言慎行,过于成人。……美国少数无识之人,其平日对贵国人之偏见,至此逐渐消灭。”
  美国师长的盛赞表明,这些“留学幼童”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用他们勤奋学习的行动改变着美国人眼中中国人形象。在回到祖国的岁月中,他们又用所学知识、技术及切身感受到的西方先进文化理念努力地改变着积弱积贫的祖国。
  回国不久,梁如浩就被分配到天津西局兵工厂担任绘图员。1883年,他与同乡、同学唐绍仪一起,担任德籍顾问穆麟德的随员,赴朝鲜筹设海关。1885年,在袁世凯出任驻朝鲜通商事宜大臣,梁如浩担任其幕僚。1894年袁世凯奉召回京,就任直隶总督,梁如浩随袁世凯回国,任关内铁路运输处处长,后升为山海关关内外铁路总办。1902年,梁如浩受清政府委派,从八国联军手中接收关外铁路。
  1872年,出国前夕梁如浩(左)与唐绍仪(右)梁如浩(1861—1941)
  梁如浩(1861-1941)
  “祭陵专线”:初试身手现才华
  1902年,慈禧太后准备下一年“展谒西陵”,突发奇想,希望乘坐火车前往,下令赶筑一条“祭陵专线”。西陵位于直隶易县,当时并无铁路。上谕在10月份发下,要求从高碑店到梁各庄新筑一条支线,在6个月内完工。
  这件事让袁世凯颇为头痛。在聘用哪国工程师这件事上,英、法两国各不相让,不断对他施加外交压力,闹成了僵局。无奈之下,袁世凯放弃了任用外国工程师的初衷,改由关内外铁路总办梁如浩负责筹建,詹天佑为总工程师,由中国人自己来修筑这条路。在梁如浩、詹天佑等努力下,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即修建完毕。此路虽然只有短短43公里,却是第一条由中国人筹建、设计、施工的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是一次破天荒举动。梁如浩、詹天佑由此声名鹊起。
  1903年2月下旬,这条铁路提前竣工。袁世凯亲自验收后向慈禧上奏折称:“臣查此项工程,前奉谕旨本限六个月报竣,今仅四月即已完工,所需款项,不过60万两。”梁如浩为筹办这条铁路交了一份完美答卷,也成就了詹天佑在中国铁路史上的地位。
  1905-1909年,詹天佑得以出任京张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司,梁如浩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梁、詹两人同是留美幼童,志趣相投,在修建“祭陵专线”时,两人合作默契。詹天佑原与袁世凯并无交道,梁如浩则不同,从朝鲜时期跟随袁世凯,到此时已有20年交往。京张铁路开办的前提,是不借任何外债,全靠梁如浩管辖的关内外铁路馀利作为资金来源,这正是梁如浩竭力经营的成果。在1906年初袁世凯给清政府的奏折中有专笔记载:
  “经该局总办道员梁如浩等,督率华、洋员司切实经营,洪纤毕举,遇事殚心筹划,设法招徕,使全路一千五百馀里商货灌输,贸易往来日见兴盛,所收车脚进款,顿形畅旺。除一切开支及按月摊还借款本息外,约共结馀银一百八十馀万两”。   在此,袁世凯对梁如浩接收关外铁路之后的工作大加称赞。同时,袁世凯对詹天佑是否具备主持设计、施工的能力并无把握,但经过修建“祭陵专线”的共同担当,梁如浩对詹天佑可谓知根知底,他相信这位耶鲁大学铁路工程专业毕业的留美学友能够不负众望。在京张铁路筹备期间,梁如浩全力支持詹天佑的工作,特地从关内外铁路局调出陈西林、邝景阳等多名工程师支援京张铁路局。
  可见,自1894年从朝鲜回国担任关内铁路运输处处长开始,梁如浩一直都从事铁路工作,情牵中国的铁路事业成为梁如浩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关注中国铁路人才的培养则是他在经营管理铁路之外的又一个切入点。
  酝酿复校:自力更生育人才
  随着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兴旺,对铁路人才的需要日趋迫切。中国培养自己的铁路技术人员,最早始于1888年8月。当时,天津武备学堂设立了一个铁路班。至1892年冬,该学堂仅仅毕业了12名学生。由于人数很少,对日益发展的铁路建设事业无济于事。
  1896年,山海关建立起北洋铁路官学堂。它是中国最早培育铁路人才的官办学堂。这一年,吴调卿出任北洋铁路总局总办,并被委派筹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开历史之先河,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由此开始了中国的铁路教育,自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铁路交通建设人才,结束了外国人操纵、控制中国铁路科学技术的历史。没有它就没有后来的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它所培育的一批批优秀的铁路人才成就了百年中国铁路建设的辉煌。但是,1900年英、美、法、俄、德、意、日、奥八国联军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很快山海关沦陷。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为俄军强占,教学被迫中辍,师生离散。这对中国铁路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损失。
  1902年8月,八国联军从山海关撤军。
  1903年春,时任山海关关内外铁路总局总办的梁如浩在潜心经营管理铁路的同时,开始积极筹划恢复山海关铁路学堂,为铁路建设输送人才。由于经费不足,梁如浩不得不与唐山开平煤矿公司洽商分担经费。但此时的开平煤矿已被英商非法侵占,英人为了乘机控制学校的管辖权,以原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校舍狭小、不利于发展为由,建议在唐山另觅校址。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梁如浩断然拒绝英国人的要求,但谋划在有着煤矿、机车厂这样天然资源的唐山建立学堂的创意,却为兴办铁路教育的策划者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总之,在中国修铁路总是聘请洋人担任技术人员终归不是长久之计,而国内的铁路建设人才,的确寥寥无几。必须尽快筹建一所培养铁路人才的学校,以袁世凯为首的清朝大员们深深认识到这一点。
  定盘唐山:多方筹措奠根基
  1905年5月,督办关内外铁路事宜大臣袁世凯饬令山海关关内外铁路局先行设立铁路学堂,筹措经费,酌拟各门课程,分别延聘教习,克日开办。
  在袁世凯的饬令中特别强调:
  “铁路为交通要政,条理繁重,各国皆设有专门学堂,凡工程行车及关设铁路之事,率皆讲求精邃,始能创建宏深中国兴办铁路有年,于工学车务輒多懵然,而各路并举,大都聘用西人,借材异地,其中国人在外国铁路学堂肄业回华者,寥寥无几,现值路政大兴,不足以资国家之用。”
  随后,袁世凯又面谕路局总办梁如浩:开平地方曾有前武备陆军学堂旧址,可以租作开办铁路学堂之用。
  关于开平武备学堂:据《满清兵志》记载,开平武备学堂始创于1895年,因直隶总督聂士诚以新式军队教法督练所部“武毅军”而创办。学堂建在距开平镇5里外的平原上,操场宽阔,教室、宿舍整齐,设有学堂总办、会办、提调、监学。第一期学员200人,从“武毅军”中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以洋枪洋炮和西方国家的操练方法训练军队,三年后,第一期学员毕业,学业优秀的12名学员留校助教,大部分学员被派到芦台“武毅军”各营中任教习、后补哨长。戊戌变法运动中,奉军机大臣荣禄调遣,聂士诚率“武毅军”5000人布防天津陈家沟一带,切断小站与北京之间的通道。1900年,爆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聂士成率部抵抗,在反击入侵外敌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开平武备学堂也由此宣布解散。
  遵照袁世凯的饬令,梁如浩首先从开平煤矿公司请回了原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的总教习葛尔飞,协助路局筹备复校事宜。
  遵照袁世凯的饬令,梁如浩着手组织拟定了《铁路学堂试办章程》和开办学堂所需费用清册,并于6月12日向袁世凯呈文,准备将开平武备学堂的旧校址加以修缮,拟先招收80名学生,7月份开学。
  在《铁路学堂试办章程》中规定:学生以三、四年为毕业之期。铁路学堂继续实行前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的管理体制,由山海关铁路总局总办任学校总办并执掌校务。由此,梁如浩成为继吴调卿之后官办铁路学堂的第二任总办,也是学堂决定移迁唐山之后的首任总办(相当于现在的校长)。学校还专门设立监督一职为路局总办在办学方面的助手。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1905年8月4日,梁如浩再次呈文说明:
  查该学堂功课,必须考究机器,若在开平设立,则与唐山机器厂较远,学生体察机器,往来殊多不便。现拟在唐山建设学堂,学生可以就近入厂观摩,随时考核,与造就实有裨益。
  请求学堂改设唐山,并绘制铁路学堂侧正上下房屋图式四幅,及地基、房屋、仪器、家具电灯等所需费用详细造价。连同《铁路学堂试办章程》,经袁世凯批准、公布。
  铁路学堂移址唐山复校势在必行了。
  “海归”建校:路矿学堂圆梦想
  不久,梁如浩因担任驻荷兰公使陆征祥的随员,暂时离开了经营多年的铁路事业。同时,袁世凯批准了路局的呈请,由山海关铁路总局另一位总办周长龄接替梁如浩任学堂总办,委派方伯梁为学堂监督。
  1905年10月15日,新的学堂总办周长龄亲自前往唐山火车站以西,京奉铁路唐山机车车辆厂以北择定校址,随即购地192.85亩,唐山建校工作从此开始。1906年3月27日,确定学堂名称为“山海关内外路矿学堂”,但因为校址已在唐山,遂称“唐山路矿学堂”。8月初,学堂在天津、上海、香港等地主要报纸刊登招生广告,开始招生。经过考试,一共录取学生121名。1907年2月12日,建校工程大体竣工,春节过后,学生齐集唐山校园,分为甲乙两班于3月4日正式开学上课。7月,清政府设立邮传部,主管“路轮邮电”四政。8月,山海关内外铁路总局改称京奉铁路局,归属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归邮传部京奉铁路局管辖。1908年1月20日,邮传部颁发学堂关防(校印),学堂改由邮传部直辖,校名改为“邮传部唐山路矿学堂”。从此学堂成为独立开办,面向全国铁路的学校,中国的铁路教育也由此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唐山路矿学堂成为志在报国的有志青年的首选学府。
  至此,梁如浩自1902年就开始谋划的铁路学堂终于在唐山建成,他为铁路建设培育、输送优秀人才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梁如浩及他离职之后的学堂总办继任者周长龄、监督方伯梁均为当年赴美留学的幼童,同属于近代中国首先出洋学习的知识分子群体,深受“欧风美雨”影响。在接办学堂之后,采用西方办学的模式,包括学堂欧式建筑、众多的外籍教师,诸多的“洋派”特色与这些昔日“(下转第14页)(上接第25页)海归”的办学理念、所接受西方教育不无关联。这些元素对在唐山兴办的铁路学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成为中国唐山这所大学的奠基者、创建者。他们的经历是中国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当时求变、思变、投身变革的社会精英的跌宕人生和思想轨迹的具有代表性的写照,也可说是那个时代创办文化教育的典范。梁如浩适应时代的需要,尽职尽责,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是一个留学先驱的贡献,一个中国铁路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贡献,一个爱国者的贡献。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黄鸿钊老先生如是评价梁如浩: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爱国者;他是一个务实的高级官员,主管铁路交通方面的事务,对于铁路的修筑和确立规章制度方面均有所建树。
  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历经110年的时空相隔,唐山人民没有忘记这位为唐山的教育事业做过贡献的南国先贤,并以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诸多方式来铭记他们的故事,传承那种辛苦创业者的精神。
  本文为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5030220;
  (作者单位:唐山市委党校)
其他文献
酥脆的玉米粒或香蕉片是搭配鸡尾酒的最佳小食。炉边欢聚的温暖:阿玛罗鸡尾酒  配方:Joseph Stinchcomb  杏仁糖浆是餐馆里的常用食材,通常是用杏仁制成的甜汁,也可以换成核桃或开心果等各种坚果,同样能赋予鸡尾酒一种烘烤坚果的香甜滋味。这款特饮用烤山核桃、温暖的烘培香料、柑橘焦糖味的阿玛罗·蒙特内罗利口酒、少许辛辣的黑麦威士忌调制而成,完美搭配出让人倍感温馨舒适的美妙口感。  材料与步骤
很久以前,为了开辟新的街道,伦敦拆除了许多旧楼房。   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新路久久没能开工,旧楼房的废墟晾在那里,任凭日晒雨淋。   有一天,一群自然科学家来到了这里,发现在这一片废墟上,竟长出了一片野花野草。   令人惊奇的是,其中一些花草在英国从来没有见到过,它们通常只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国家。这些被拆除的楼房,大多都是在古罗马人沿着泰晤士河进攻英国的时候建造的。   这些花草的种子多半就是那个
“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理念我们耳熟能详。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也在极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然而,综观现今小语课堂中教师的即时评价语言,很多教师在“平等对话”精神的感召下,“激励用语”贯穿始终,失当的评价语俯拾皆是——  师:果园里,果子熟了,你能说说哪些
摘 要:《雷雨》是一部希腊式悲剧,然而因此便用传统希腊悲剧中“宿命论”等观点来解释悲剧的发生,笔者则难以苟同。《雷雨》是一部存在主义式的悲剧,可以用存在主义的观点来解释悲剧的形成。本文将运用存在主义“人即自由”“他人即地狱”的观点来分析产生《雷雨》悲剧的原因,分析悲剧形成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雷雨;存在主义;悲剧根源;悲剧之美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剪个刘海就像变戏法一样,有令人瞬间改头换面的魔力。   模特:倪一凡   白色褶皱颈饰、   镂空上衣   均为   Vera Wang   及眉长刘海   刘海的长度到眉毛和眼睛之间,令眼神变得闪烁而迷离,而且也是减龄的首选,长刘海的两个代言人美国女星ZooeyDeschanel和英国女星Felicity Jones,想想她们总是一副可爱的少女模样长刘海适合脸型或额头较长的女孩,最适合搭配波波头
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是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成熟程度。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的基础能力,才可能增加社会参与的广度,提高适应能力。培养沟通能力、交往意
前言  对于企业来说,档案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是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记录了企业发展的历史,也为企业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它是企业各项工作开展的纽带。企业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体现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一方面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状况,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另一方面有利于有关各方准确认定企业经营成果,为企业与各有关方面进行
在我们独家策划下,三代Karl Lagerfeld钟爱的面孔,曾多次在秀场上展示他作品的 Claudia Schiffer、Sasha pivovarova和Grace Elizabeth相聚巴黎老宅,再度穿上我们从Chanel品牌传承部借来的横跨三十年的设计,向这位时装巨匠致敬。  攝影:CAMILLA AKRANS 造型:DANIELA PAUDICE  Claudia Schiffer  “
孙双金有个形象的比喻:“一堂好课就像登山,登山的乐趣在过程中,虽然登山艰辛,但乐在其中。课堂上我们要让孩子们经历‘山脚—山腰—山顶’的过程,引领孩子们登上思维的高山、情感的高山,带着孩子们从山脚一步步向上攀登,让孩子们的眼界变得开阔,情感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发展。”是啊,如果每一堂课学生都能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就会学有所获,学有发展。依据这样的思想,我就在想《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该用怎样的教
正在上着新课。突然间,乌云压顶,枝叶摇晃,一道道闪电轮番闪现,本是安静的教室躁动了起来。“打雷了!”“来风了,真爽呀。”……一声声话语在教室里弥漫开来。见我没有言语,他们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声音也嘈杂了。有人已经放下书本侧过脸津津有味地看着窗外,心急的孩子早已站立起来,胆大的学生甚至冲出教室站在了走廊上。雨如约而至,地面上溅起来一朵朵水花。学生们一个个欣喜若狂,大呼小叫着,似久旱的庄稼终于盼来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