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男孩飞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ia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生危机究竟有多重?据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青少年发展研究所对上海5个区十几所中小学学生的最新调查,男生除“身体状况”外,其他诸如“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心理健康”等4个维度均落后于同龄女生。其实,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及研究生教育,女生都有全面领先的趋势。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男生变弱了,还是女生变强了?还是这本来就是正常现象?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关键在于中段——初中教育,中考是人生第一个分水岭。故而我们在小初衔接的门槛——初一,调查一下男生危机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样本:浙江金华某县城初中初一某班
  
  本调查选取浙江金华某县城初中的初一某班作为样本。其特征如下:全班共42人,男生27人(64.3%),女生15人(35.7%);在入学初摸底测试中,学科成绩全年级前100名中,男生8人(占男生总数的29.6%),女生7人(占女生总数的46.7%),班级前3名均为女生;在班干部竞选中,男生成功获选6名(占男生总数的22.2%),女生7人(占女生总数的46.7%);本学期学校各项竞赛,女生参加12人(占女生总数的80%),获奖12人(占获奖总数的85.7%),男生参加7人(占男生总数的25.9%),获奖2人(占获奖总数的10.5%)。应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存在着男生危机的班级样本。
  
  二、点击:男生女生共吐心声
  
  (一)男生心声
  翻看男生书面调查答案,我的心蓦地一震,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孩子们说的?且看孩子们的认识——
  1 她们女生的责任心比我们男生强一点
  “她们的责任心比我强一点,我总认为学习是一种受罪。”
  “我总想去玩,上课老是和别人讲话,玩笔帽、折纸、胡乱画画等;一下课就追逐吵闹。不像大部分女生,安静在座位上做作业。”
  2 我们男生本来就比女生成熟得晚一点
  “男生本来就比女生成熟得晚一点,我不认为男生会出现什么危机。”
  “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大部分不都是男性吗?成绩暂时落后一点,是因为女生文静,男生吵一点。小学、初中是这样,到高中以后就会逐渐转过来的。”
  “我们男生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做家务,我就比妹妹强一点。”
  3 老师总喜欢我们听话,作业也很多
  “老师总喜欢我们听话,作业也很多,一样做不好就要挨批评,连订正都没时间;不像美国,从小鼓励学生发明。这可能是美国比中国强大的一个原因吧。”
  “在学校太无聊了,除了读书,就没什么事情好干了。起床时间又太早,没睡醒,因此上课会开小差。”
  “考试太多……我有时候考不好,刚想努力,考试又来了。”
  4 妈妈整天叫我看书,使我一看见书就讨厌
  “进入初中之后,父母给我的压力更大了,天天唠叨‘用心学习’。”
  “妈妈整天叫我看书。她自己却经常不在家,这让我很寂寞,很无聊。”
  “老师布置了一大堆作业,家长还要布置一大堆作业。考试一有点不好,虽不会拳打脚踢,但破口大骂是免不了的。”
  在男生的心声中,我们还发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我们从小看打架的动画片,觉得这样很牛,不知不觉被动画片带坏了”。还有男生们的普遍困惑:“女生成绩好一点,莫非是女生的大脑好用一点?我真想把男生和女生的大脑分开来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二)女生心声
  女生则有一种特有的细腻与深刻,与男生的认识别具洞天、各有千秋——
  1 男生比较淘气,学习上的功夫花得少
  “其实男生的智力比我们好。只是他们爱打游戏,学习上的功夫花得少。有些男生与父母关系不好,赌气不学习。”
  “有些男生在学某些明星,玩深沉、忧郁,认为这样很酷;有些却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引女生注意。比如陈X,一会儿往同桌女生那边靠,一会儿又把她挂东西的钉子给拔了,还把口香糖粘到她的衣服上,导致了男女生‘世界大战’。”
  “男生比较淘气,又爱面子。有时会和老师顶嘴,好像很英雄似的,有时还借‘生病’的理由旷课,因为受了某些港台片的影响,争做‘老大’,有时甚至会到高年级男生那里‘找靠山,,一起到社会上打架。有些男生比较会花钱,没有钱就去借,没法还就去偷;还有部分男生,像大人那样赌博、吸烟、酗酒……”
  2 家庭比较宠,将男孩子当女孩子养
  “男生在家里像个小皇帝,什么都给他安排好,到学校不适应,就会失眠。睡不着,违反纪律,班级被扣分,就挨老师骂。老师一骂,更加不想学了。”
  “经过我的观察和验证,大部分男生嘴上说不怕,心里怕得很;女生嘴上说怕,心里却不怕。这是将男孩子当女孩子养、将女孩子当男孩子养的结果。”
  “男孩的优越感更强,班里有什么任务,我们女生都很积极,但他们只顾自己玩。像上次大扫除,男生们都跑光了,只剩下我们在完成任务。”
  当然,女生们也有自己的烦恼:“我妈妈整天说别人的儿子、女儿有多好,多会做家务。为什么父母总爱把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呢?”
  
  三、思考:孩子还是教育出了问题怎么办
  
  点击完学子的心声,我们心情格外沉重。究竟是谁出了问题,孩子,还是教育?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男生们产生了“女生成绩好一点,莫非是女生的大脑好用一点”这样的困惑?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首先要正视男女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异问题。
  孩子们所说的“女生文静,男生比较淘气,学习上的功夫花得少”“比女生成熟得晚一点”“不太会控制自己”等,更多的是一种“差异”而不是“差距”。
  据心理学研究,男生、女生在智力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智力结构却各有特点:女生一般语言表达更优秀,男生则动手能力更强;女生的空间记忆能力更好,男生则空间推理能力更强。男女生的智力差别,年龄越小越明显,男孩要比女孩发展得慢一点。同样的青春期来临,男生比女生表现得更加外露、更加幼稚。但晚熟也有它的优势,便于保持单纯的心思来专注于学习,较少受社会和青春期躁动心理的影响。晚熟的人往往后劲更大,智力的发展空间也大一些,比如有的男生到初三甚至到了高二、高三才突然明白应该认真学习,然后奋起直追,让人刮目相看。爱因斯坦、爱迪生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初一年级正处于小初衔接的关键阶段,应正视男女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异问题。我们在被试班级中,直接告知男生危机这一客观现象,以及这种现象背后的潜在机遇,激发男生们强烈的危机意识。男生们决意要和女生们一决雌雄,大家都把自己的努力目标贴在桌角上,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其次是改良教育,避免“差异”变成“差距”。   我们的教学传统是传授式的,课程体系中孩子们动手的时间和机会不多,于是教育就剩下培养女孩和“有缺陷女孩”(男孩)这一路了,这使好动的男生产生明显的适应不良。我们却过度放大了知识分析与识记的作用,并靠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来维持。由于缺少鲜活的人文熏陶和智慧启迪,学习缺少内在的持久的兴趣。起床时间又太早,不少孩子上课时处于恹恹欲睡的状态。
  还有,教学内容过多,教学进度过陕,考试过多,没有给男生一个等待的空间。本来,有的学生虽然暂时成绩不好,但等一等就能赶得上来的。但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期中考、期末考、月考甚至周考,没有给孩子喘息的机会。于是,他们只能无奈地接受失败的命运,弱势不断地累积,差异变成了差距,终于产生了心理学上的“习得性无助”,沦为习惯性的失败者。
  为此,我们在教学上尽量关注男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增加一些活动特别是适合男生的心理活动,使男生初步感到一种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
  第三是关注家庭不当教养。避免“差距”进一步扩大。
  要避免“将男孩子当女孩子养,将女孩子当男孩子养”现象,就要摆脱那种宠物式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在自然状态下成长。孩子是需要鼓励的,特别是学业成绩不占优势的男孩,破口大骂、甚至拳打脚踢无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被试班级中,我们非常强调家校沟通,重视心理辅导。特别在考试成绩发布之后的关节点上,及时关注男生与家长的心理沟通,从而避免不当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影响。
  第四是对社会的过度干涉说不,拓展教育的活动空间。
  教育本来应该是自由而优雅的,儿童天性“乐嬉游而惮拘俭”。由于社会的过度干涉,学校头上始终悬着安全、质量、收费这三把刀。安全是最大的杀伤性武器,校长随时得准备把一只脚踏在被告席上。于是,操场上容易导致学生伤害的运动器械如单杆等不见了,取消了春游、秋游,更别说经常性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了。
  圈养式的学校管理,对好动的男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我们在得到家长支持、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重视野炊、秋游等校外活动。在活动中,男生自然地体现出对女生的关怀,也找回了男子汉的自信与尊严。比如帮女生拎包裹、自告奋勇地搬石砌灶、争先恐后地捡柴禾等,体现了男生的可爱、阳光。
  由于分析深入、措施得力,男生在数学等学科的潜在优势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被试班级的男生危机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前不久的学业抽测中,全年级前100名中,女生2人(占女生总数的13.3%)。男生11人(占男生总人数的40.7%),班级前10名中,男生居然占了9名。
  综上所述,缓解男生危机、,“让男孩飞”的首要前提是“让男孩动”“为男孩等”“陪男孩学”“关注男孩的喜怒哀乐”,从而使男孩破茧成蝶、翱翔于自由而有尊严的蓝天。
  
  责任编辑 李
  淳
其他文献
【摘 要】HPM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强调恢复被教材剥离的“人文元素”,让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将知识的历史顺序、逻辑顺序与儿童的心理发生顺序相融合,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关键词】HPM;算筹;记数  一、教材编排  “认识万以内的数”,是数认识序列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小学数学现行教材中,比较通用的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教材虽然在例题呈现时都没有结合历史,
我的孩子,当第一缕阳光从云端渗进校园,你的微笑和月季花一样绽放着灿烂。今天是你走进这个陌生环境的第一天,我知道你对世界满怀憧憬,你想象着要把陌生老师头脑中的学问、这校园的欢乐统统装入宽大的书包中。  知道吗?和你眼神交汇的瞬间,我感受到了世上最洁净的单纯和信任,也看到当中承载了伟大而沉重的责任。我坦承自己的不足,我没有渊博的知识和满足你所有愿望的能力,但我和你一样,内心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相互关照
教育的关注点是什么?我以为,教育的关注点是课堂、是学生。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就是要观察、分析、研究学生和课堂,以便让我们的教育更切近科学。下面的一些“微语”,选自我平时观察思考后获得的写在博客上的一点浅陋见解,分为“教学”、“学生”两个部分。   ——引语  关注课堂,以生为本  ■ 教学模式就如一块菜地,这
学校尚未开学。就在一个阳光璀璨的朗晴午后,我收到值班秘书的电话,说收发室有我的挂号。我料定是期盼已久的云地新书《基因启示录》到了,于是匆忙驱车前往,登记、签字、启封,然后急急地返回书房,拉开窗帘,就着窗外熙春的阳光,在小区孩童耍玩的闹语喧声中和不时响起的新年鞭声中,快意地酣读起来,竟然一口气读了十几篇,直读到眼睛肿胀酸涩,室内光线暗淡。  云地弟,这个左手科学、右手文学的家伙,过了这么多年,竟然一
【摘要】南京市和上海市是我国推进婴幼儿托育服务的两个先试先行城市。两地政府发挥能动性,形成了独具特色又有共通之处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本文从政府工作制度、准入监管机制和扶持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总结南京市和上海市在城市地区推进婴幼儿托育服务的经验,建议各地应当明确主管部门牵头、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实现各级政府分级管理,健全监管机制,多渠道、大力度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  【关键词】城市地
河北省南和县实验中学教师秦芳(化名)曾将自己的孩子送往外县上学,可不久她接到县教育局的调令——将她从县城调至偏远的乡村任教。之后秦芳不得不将孩子转回本县就读。(见《中国青年报》——河北多名教师因送子女出县读书被调偏远乡村工作)  一个地方想把教学质量搞上去,固然离不开那些能考高分的学子,但根本之“本”还是要有一支优秀的、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教师子女出外县就读,这是人家的权利和自由,组织上因此将其父
对于“微教育”,学界大多认为是指教育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借助高科技的电子信息终端设备为媒介,对受教育者进行显性或隐性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  其实,“微”这个字很有意思,既表示“小,细小”,也表示“精妙”。东汉许慎《说文》中解释,微,隐行也,即隐蔽地行走。如此,微教育的内涵可以更丰富:从教育的细微处入手,一人一事,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积微成著。  一、关注微意微情,保有数学教育的温度  我曾经这样记
“一棵树摇动一棵树,继而摇动一片森林。”这是全国“十佳”卓越校长刘建平在蔡敏胜老师创建名师博客时写下的一句话,也是对他20多年来从事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一种高度评价。蔡敏胜老师是东莞市小学科学学科领域里最活跃、最有教学思想的教师。  一、 科学课堂,他专业成长的摇篮  他说: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才是自己的主阵地,只有在课堂上,他才能找到真正幸福的感觉,学生就是他的上帝,他得给他们最好的服务。  199
前几天,朋友小聚,话题聊到幸福。一朋友说:“生活中别太把幸福当回事,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我这位朋友,长得浓眉大眼,很精干,性格好,虽然是一名工人,但却是大学本科毕业。结婚时贷款买房,十多年了还没有还清房贷,老婆没有正式工作,每天靠打零工挣点辛苦钱。双方父母身体都不大好,全靠吃药来维持,儿子读小学四年级,很听话,很可爱,就是学习成绩老上不去。他每天花费四十分钟时间骑自行
高校划男女线进行录取是一种进步吗?  ■ (山东)刁 博  今年的高校录取,在中国人民大学小语种专业、上海外国语大学公布的全国高考提前批次录取分数线中,出现了男女生“同考不同分”的情况。在划分“男女线”的地区,女生最低分数线普遍高于男生,差距最高达五六十分。(见新华网)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公众对高考公平与性别歧视的热议。很多人认为这是在牺牲女性的权益来为男生降低门槛。其实,按照性别来划定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