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品德教育的渗透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edi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生活情境导入品德教育
  一切教育皆来自生活。教师应广泛采撷材料,选取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以及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为主要的素材,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让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一个故事,能引起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一个图片,能勾起一次大胆合理的想象;一个案例,能掀起一场激烈的辩论。在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下,让学生的情感、心理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的教学目标自然就能深入到学生心中。
  记得在一节思想品德课上,我带了三种道具进教室:胡萝卜、鸡蛋、咖啡。然后问学生:如果这三样东西都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其反应有何不同?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掀起了讨论热潮。最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达成了共识: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坚硬结实的,而且毫不软弱,但放进开水后,它变得软弱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而咖啡则更为独特,倒入沸水后,它们反而改变了水的味道。我趁机追问:“当逆境找上门时,你该用什么态度来应对?你是胡萝卜、鸡蛋,还是咖啡?”问题越来越深入,越来越严肃。学生开始慎重思考起来。看似坚强,但遭遇痛苦与逆境后就退缩,变得软弱、失去力量的胡萝卜无人愿做;内心可塑的鸡蛋,经历了艰苦的逆境却变得更加坚强;而咖啡则在情况最不利时,变得更有作为,改变了周围的环境。如何选择,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境?通过这一形象的情境活动,问题的答案清晰明了,而且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更有说服力。
  二、以情感渲染渗透品德教育
  其实,当代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理想与信仰的缺失、学问与人格的背离、价值混乱、道德失衡、行为失范,如不断出现诸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熊、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的事件等。身边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种令人深深担忧的现象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种挑战。面对可塑性极强的中学生,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感受心灵的震撼与道德的力量,获得道德体验。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我录制了《道德观察》,讲述了一名巡警勇斗歹徒的事迹。当主持人讲到该巡警身中28刀仍然抱住歹徒不放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有许多学生泪流满面,深深被英雄的事迹所感动。看过录像后,我让学生谈感想。谈到激动处,他们潸然泪下;谈到激昂处,他们慷慨陈词。发自肺腑的心灵之声,表明学生的情感被强烈震撼,思想得到了升华,由此,情感渲染教学法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引用来自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既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又为学生正确人生观与道德观的形成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以实践活动深化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水准,最终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素质。换句话说,思想品德课的能力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
  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把个人谈感受、学生互评、演讲、编写小报、社会调查等都融入了课本中,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使学生不仅从情感上认同了知识,而且让学生通过活动将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实现了知识的真正内化。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将深刻的理论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通过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了学生知行统一。
  在注重课堂活动的同时,我更注重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亲身体验。如:要求学生在家里每周至少做一次清洁卫生,每周为父母至少端一次洗脚水(住宿生给家长打一次问候电话),每周至少和父母交流一次,每周至少为学校或班集体做一件好事,每周至少给同学写一封鼓励的信,每周至少自办一份手抄报,每周至少做一次社会调查等。除此之外,还让学生学当小记者,观察记录自己身边的不道德事件与违法事件,然后互相交流这些事件的危害性,警示大家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通过这些活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使学生树立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道德品质,成为一个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负责任的小公民。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时时处处以学生的品德教育为主,要关注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周围的社会生活,使品德教育目标走入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一、引言 近年来,"郑百文"事件以及PT水仙、PT农商社等一些上市公司的连年巨额亏损现象,使得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立法的完善问题.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办公室副主任杨波在“2020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我刊特此刊发以飨读者。杨波介绍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学习践行习近
一、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就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1.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
目的对比腹部X线与CT诊断肠梗阻及其病因的效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肠梗阻患者80例,分别实施腹部X线与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疾病诊断准确率
一、在人生观、价值观教学中要注重解决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教学只有深深植根于现实的沃土之中,才能与学生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1 要密切注意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中青年学生理念和认识的变化。在社会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必然引起新旧理论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撞击,进而导致学生理论上、观念上的除旧布新。然而,在除旧布新的过程中,学生也难免会产生一些疑虑、困惑和迷惘,甚至还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常发挥;以“才”支撑“德”,才能使“德”落到实处。现代教育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说明德育非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不仅要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还要促使历史教师角色的重大转变。本文就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几点策略。  一、设计贴近历史、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历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的真实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并在学生的心里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
摘 要:证券市场的运转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市场管理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信息的充分性、准确性和对称性,否则必将产生价格泡沫。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必须解决好信息披露、传输、解析以及反馈等环节的问题,关键是建立上市公司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和完善独立审计。  关键词:证券市场;信息;价格泡沫
从广义上讲,课堂的有效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学习方法,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