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乡村社会基础发生剧烈变化,如何在这种变化中探寻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各地正在实践和探索的新型社会组织开辟了乡村治理的新途径。这种新型社会组织一方面关注于公共事务,活动于基层社会的公共领域,与基层社会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又与政府保持或合作或依附的关系,并在政府主导的地方治理结构中生存发展。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新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能性 ,并以乡贤参事会为例,描述了新型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形成及其作用发挥。最后得出如下结论:新型社会组织不仅能有效参与乡村治理,而且给乡村治理结构带来了新的变化,同时也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新型社会组织;乡村治理;乡贤参事会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1 — 0100 — 05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乡村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与完善,逐步形成了“乡政村治”模式。但随着市场化、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发展,“乡政村治”模式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乡村社会新情况,也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治理结构,乡村社会陷入治理危机:如利益表达渠道缺失,官民冲突严重,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基层政权为维稳而疲于奔命,治理呈现失序状态;村委会无法承担整合村民利益的重任,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的热情低,乡村公共事业建设滞后;传统文化的纽带作用日漸丧失,乡村缺乏认同感和凝聚力,重新陷入一盘散沙境地。①
  乡村社会基础的改变考验着乡村治理方式的适应性,在各地围绕乡村治理的探索中,一种介于官方和民间的新型社会组织开始活跃于公共领域,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种新型组织类型多样,如平安协会、公益理事会、民主监事会、乡贤参事会等,他们依托自己的职能参与乡村治理,推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新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何以可能,在乡村治理中承担了怎样的功能,对乡村治理又将产生何种影响?文章以上虞乡贤参事会为例,对以上问题做一初浅探讨。
  二、 理论探讨:新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何以可能
  1.新型社会组织的定义。当前对新型社会组织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观点有:张小劲、李春峰(2012),认为“新型社会组织作为治理组织嵌入政府主导的地方治理结构之中,一方面关注于公共事务,活动于基层社会的公共领域,与基层社会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在政府主导的地方治理结构中生存发展。”②黄立(2015),认为是发源于基层,以充分调动农民自主性为内部发展动力,通过与政府间的合作,来满足村民公共利益诉求,实现乡村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组织载体。①综上所述,新型社会组织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组织,也不同于常规意义的“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它们一方面保持了非营利性、民间性的社会组织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它们与政府的关系又不同于“非政府组织”。在理论上“非政府组织”或“第三部门”独立于政府和企业,而新型社会组织因政府扶持而产生,并与政府进行合作,将社会与政府资源进行整合,嵌入于社会治理结构中。政府利用权力促进新型社会组织自主性的培育与发展,而新型社会组织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效,使得政府更能集中精力做好其他治理,最终合力实现乡村治理的“善治”。因此,下文所论述的新型社会组织是指发源于基层但关注社会公共事务,且在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结沟中生存发展,通过与政府合作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的组织。
  2.乡村治理转型过程中新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必要性。传统的“乡政村治”模式的核心是在坚持国家统一领导的同时,重视农民群众的参与,体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分权原则。②但在实际运作中,“乡政村治”模式让乡村治理陷入了两难困境:一方面,乡镇政府权力小,责任大,治理能力弱。这种权责不均衡导致了乡镇政府无法提供并满足村民所必需的公共服务,也无法保护原子化的个人利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异化,导致村委会自治功能弱化。乡镇政府为完成上级任务,不断地将任务下派到村,村级正式组织承担了部分本该由政府负责的工作,成为一个“为政府服务”的机构。随之而来的就是村自治组织越来越具行政化,村干部越来越“官僚化”,村干部与村民日渐疏远,甚至发生矛盾冲突。同时自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村委会的自主性越来越强,两委矛盾凸显出来。这种行政化、官僚化和矛盾化的趋势带来的是村级正式组织威信的日渐式微。此外,城市化和社会流动加速了村庄政治精英的流失,削弱了村庄治理能力与社会信任水平,淡化了村庄共同体意识,使得村庄共同体面临解体的风险。传统的“乡政村治”模式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关键一点就是缺乏相应的组织基础,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渠道不够顺畅。③塞缪尔·P·亨廷顿曾指出:“组织是通往政治权力之路,也是政治稳定的基础,因而也是政治自由的前提……身处正在实现现代化之中的当今世界,谁能组织政治,谁就能掌握未来。”④乡村组织也有内生式与外生式之分:Vander Ploeg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传播技术发生巨大变革,引起了音乐产业主体之间利益失衡。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通过对非会员著作权人作品同会员著作权人的作品概括授权,致力于解决许可效率与传播效率之间的矛盾,并增强非会员的博弈实力,保护著作权人利益,具有独特的功能价值。   [关键词]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传播效率;许可效率;音乐产业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 要:本文就“艺考热”中出现的发展错位的美术教育现状,围绕当前大中小学生源质量和师资培养两个关键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艺考热 美术鉴赏 错位 生源 师资    近年来,“艺考热”已经成为有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据教育部统计,全国一千多所高校中,80%以上都增设了艺术类专业,艺术从最初的“小三门”学科迅速发展成为大规模的热门学科。艺术专业的迅猛扩招,导致考生逐年增加,大有水涨船高之势。以山东近年
摘 要:从2007年开始,小产权房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小产权房出现是中国城乡土地二元制下各方利益博弈的产物,它既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以中牟县城关镇的小产权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该镇小产权房的产生原因、存在的问题并试提出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城关镇;小产权房;城乡土地二元制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
关键词:一带一路;涉外法律;素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D9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095 — 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许多国家都与我国开展合作,但是在享受合作所带来的成功喜悦的同时,国际合作也面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则是法律问题,比如知识产权法律问题、贸易垄断等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
新课程改革实施一段时间以来,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地方对学生的考查形式中,考试仍然是最主要的评价方式。①新课改的新措施在很多地方的实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对于考试,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终极”考核的中考,它的题型设置是否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精神相一致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课程标准》不仅对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018 — 03   理论的先进性和实用程度决定了国家社会发展是否满足人民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后不断的演化发展过程就证明了我国在长久的理论研究中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经过时代和社会人民的要求而不
摘要:ARCS动机设计模式是一种很有效的动机培养模式,在国外影响较大,但国内有关该模式的研究还不多,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国内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  关键词:注意 切身性 信心 满足感    一、ARCS动机设计模式简介    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述,因而如何培养学习动机就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在众多的动机培养学说中,美国弗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勒(J.M.Kell
摘 要:本文作者以一堂作文公开课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作文教学 案例 问题 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中,一些教师热衷于追求时尚,既没有把握新教法的实质,又丢掉了传统教法的可贵之处,只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达不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目的。下面就以一节作文公开课为例,谈谈自己对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看法。  教学案例  课题:中考满分作文是这样“炼”成的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的生活得以改善的同时,婚姻消费也不断上涨,而结婚花费中伴随着家庭财富由父代向子代的转移。本文立足于结婚这一事件,分析农村家庭中财富是如何实现转移的及转移对代际关系的影响。本文以S村为调研地点,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该村十年内结婚的对象进行了调查,具体呈现了农村结婚消费中家庭财富代际转移的机制以及转移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关键词]结婚消费;家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课堂氛围的调控,采取“读中凝思、思中质疑、以疑促读,读中比较、体味、积累”等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阅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言训练 创新思维 材料积累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增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对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形式,优化语文教学有着深刻的意义。因此,我们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