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学生情绪行为矫正方法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to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病变引起的广泛性发展障碍,是一种涉及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动作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常见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脑器质性病变、社会心理因素等。由于自闭症发病的年龄比较早,发病症状特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在很多观点都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过行为干预和特殊教育训练等方法,来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自闭症;行为发展;矫正方法
  【中图分类号】R749.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77-02
  一、行为症状表现
  孤独症的病因复杂,近年来研究认为,孤独症与脑部生理结构有关,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与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即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
  2.興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刻板行为:对人、物的固定反应,对亲人或生人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应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
  3.语言沟通障碍。语言沟通障碍,即通常所说的语言发育迟缓。主要表现还有: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
  二、研究过程
  1.确定目标行为
  根据观察及对教师的访谈,确定刘某需要干预的目标行为,其操作化定义为:
  (1)哭闹行为,突然躺到地上,双腿乱蹬,同时大声嚎哭,用双手不断地擦眼泪。
  (2)尖叫行为,一边向上跳,一边大声尖叫,同时右手伴随着跳的节奏不断地击打胸脯。
  2.分析情绪问题的功能
  根据自编的“情绪问题观察记录表”在学校自然情境中对刘某的情绪问题进行观察记录,并分析其功能。通过分析5天的基线期记录的观察情况,得出刘某情绪问题的功能为:
  (1)哭闹行为的功能主要是为了获得注意(引起教师或同学对他的关注45%)和得到实物(想吃的东西和想玩的东西40%)。
  (2)尖叫行为的功能主要是为了逃避任务(回答问题,完成不同的任务等56.7%)和获得感官刺激(获得前庭刺激和本体觉刺激,同时跳的过程中的尖叫行为不仅宣泄情绪,还满足他的听觉感官刺激占43.3%)。
  3.代币制对情绪问题的干预方案
  根据功能性行为分析的结果,运用代币制帮助刘某控制情绪,减少哭闹和尖叫行为的发生频率。同时运用代币制塑造刘某良好的行为,如表达需求、引起注意、寻求帮助、释放情绪、满足感官需求等。具体如下。
  (1)确定代币
  个案喜欢的形状是圆形,非常痴迷敲击或旋转能发出清脆声音的圆形硬状物,因此选择敲不响、不方便旋转的过完塑的圆形图片作为次级强化物,即代币。
  (2)确定后援强化物
  首先,根据对教师和家长的调查结果以及观察的情况,选择干预实验中的强化物。然后让刘某根据自己的喜爱程度对这些强化物进行筛选,得出个案最喜欢的食物强化物依次是薯片、QQ糖和旺仔小馒头,最喜欢的活动分别是冲滑板、玩沙盘游戏和看动画片《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实验中选择这些食物和活动作为后援强化物。
  (3)制定代币交换系统
  研究者根据要干预的目标行为的难易程度、刘某对后援强化物的喜好程度,和刘某的情绪问题发生的时间,制定代币交换系统。内容包括:
  在约定的时间内没有发生情绪问题或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就可以获得相应数量的代币(获得2个代币的有:一节课没有哭闹/尖叫;中午午休没有哭闹/尖叫。获得1个代币的有:课间休息没有哭闹/尖叫;需要帮助时能请老师帮忙;会回答问题或做练习时能举手;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课间和老师一起跑步;课间和老师一起去音乐室敲鼓;想玩玩具时能和老师说;点心时间和老师说想要的东西)。
  积累一定数量的代币就可以兑换相应的后援强化物(1个代币可以换一个旺仔小馒头;2个代币可以换一片薯片或一颗QQ糖;10个代币可以看《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15分钟;15个代币可以冲滑板20分钟;18个代币可以玩沙盘游戏35分钟。
  每天10点、11点30、2点15和4点30是兑换代币的时间。
  三、应用行为矫正疗法治疗策略
  行为分析法,是美国心理学家Ivar Lovaas教授针对孤独症儿童最突出的行为障碍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了30多年的专门研究,创建的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行为训练操作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许多小部分,每一部分都建立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回答正确或反应正确则以鼓励,成为“强化物”,而错误的反应则应被纠正、忽略或重做,每次行为训练都要加以记录以便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修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是随时随地的,贯穿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孩子不断地做出正确反应时,作为训练者就要时刻注意和遵循发指令的一些原则。
  1.暂停强化法(TIME―OUT),指每当一种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就把他从强化物边移化一个确定的时间,或把强化物移开一段时间。暂停强化法可用于消除各种不适当行为。例如,患儿小强吃饭时从其他孩子盘里抓饭,把饭到处乱扔,同时吃手指。治疗者采用的方法是:“如果他吃手指,就把他的饭盘拿走。如果他扔饭或抓别人的饭,就把他从饭厅里拉出去。”结果有效消除了他的不良行为。
  2.负强化。例如,爱吮吸指头的孩子,可在其手指上涂胡椒粉,这样他就不再咬指头,以后即使不在他指头上涂胡椒粉,这个孩子吮吸指头的行为也会减少。
  3.惩罚,指用厌恶性刺激作为手段消除不适当行为。例如患儿光光自伤时,就对他施加一次电击。
  4.强化适当行为,指用强化物增强适当行为出现频率。强化适当行为常与教导适当行为相结合。此方法可用于帮助孤独症患儿学习语言。(CARR,1985)学习社会化技巧、学习好的饮食和排便方式等。
  5.塑造(SHAPE),指先强化与目标行为稍有相似的行为,然后再强化与目标行为更相似一点的行为,最后逐步引向目标行为。
  对于孤独症儿童正确行为的建立,我们认为,必须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个正确的行为概念为目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行为矫正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每个孩子的强化物各不相同,我们不能机械地照搬某一个方法,这需要老师和家长们通过观察,去精心设计。针对此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有学者研发各种改善自闭症情绪与行为的干预技术和方法,本文阐述了较为常用的几种干预方法。
  参考文献
  [1]谢明.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2]陶国泰.孤独症的诊断和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6):36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69-01  学生自我教育是在学校教育氛围中的最高境界。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核心素养要求,需要形成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实践,而其中的合作性与精准性尤为重要。  一、引导学生生成自我完善与发展动力的精准性  欲变其行,先变其心,欲变其心,先变其念。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观和人生价值观。信任学生,激
期刊
【摘要】“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一特殊群体是随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他们的出现为社会管理和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挑战,加快了社会民政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步伐,也引发了人们更多思考。本文从工作实际中探索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些有效措施,主要是从农村留守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存在的“四难”,最后总结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与大家交流分享。 
【摘要】文章以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作为研究的主要参考,首先对小学六年级常见的数学问题进行了列举,然后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问题进行解决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问题;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73-02  对正
【摘要】留守儿童是新形式下的特殊群体,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幫助他们走出困境,树立自信,努力学习,踏实做人,奉献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每个教育者的使命。本文从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教育基本措施和建议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70-01  
【摘要】和以往的传统教育有所不同的是现代教育更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希望能够打破老师教学时的沉闷的课堂氛围。当前的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需要在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健康成长,语文这门科学科的课堂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赏识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教学的理论得到了不少老师的重视,并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加以运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运用赏识教育理论的同时要注意研究其使用的范围,这
目的:通过测定首发重度抑郁症患者血清中促炎物质IL-1α、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血清总补体活性(CH50)水平的变化,来探讨IL-1α、IL-6、IL-18、TNF-α以及CH5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单一化、学生自主性差、学习方法不正确等问题。并阐明了有效性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性,进而说明了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性的方法,从改正教学观念、构建基础设施、拓展教学内容、提升学习自主性等角度展开论述,旨在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
【摘要】为了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责任心,从而提升学习自我调节能力,我校设计并开展角色体验式心理辅导训练课程,并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角色体验式心理辅导活动课;学习责任心;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79-01  背景: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和家长抱怨孩子的各类学习问题,如:孩子经常性忘带学习用品,课前不预习,课堂上不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