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孔洞村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St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洞,位于怀集县东部凤岗镇崇山峻岭中,与阳山县交界,距离怀集县城50多公里,虽然地处偏僻山区,却时常吸引不少游客前往探秘。时隔10多年,最近我又走进这个有点神奇且让人带有几分遐想的地方。
  1月31日,笔者和几位朋友相约来到孔洞村。这里高山环绕,绿野田畴,因进村要穿过一条弯曲的山槽,如穿山洞般,故称孔洞。孔洞人并不姓孔,有成、何、黄、陈等姓人家,其中成姓居多。全村3万多亩面积中80%为山地,人口1400多人。
  走进孔洞村,只见村寨由两个小盘地构成,一山隔开,一溪相连,山上林木茂盛,溪水清澈见底,一派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景象。这个建于清朝顺治初年(约1652年)的村落,整体布局以舞龙山下的德惠成公祠、观音堂为核心,分东、西两翼,分别以孔乡书院、裕后楼为主调,呈“品”字结构。建筑物门前都有围墙、门楼,围墙前面有半月形的水塘。建筑材料为青砖灰瓦,石条巨杉。工艺有画、雕、刻,手工精湛,美仑美奂。每座建筑物形體各异,自成特色,既重实用,又讲究美观,富有岭南特色,古色古香。还有文武举人的牌匾、习武使用的石墩、石屐、石担挑、石磨以及清朝皇帝诏书石刻等历史文物,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特色古村落,犹如镶嵌在大山深处的一颗明珠。
  行走在这个建筑风格独特、历史悠久、富有民间工艺韵味的古村落,可见村寨布局讲究人与自然和谐,文化底蕴深厚。所有建筑物顺着山坡而造,依山傍水,刻意追求建筑与自然的有机融合,前面留有大片田地,给人居环境有开阔的空间感。大型建筑物前面砌有池塘,讲究风水格局,给人以山清水秀的感觉。我们走进“德惠成公祠”,观赏了孔洞村的观音堂和孔乡书院,探访了裕后楼,见到了门楼额悬挂的“武魁”牌匾和前殿门额的“拔贡”牌匾。这些古建筑风格上追求艺术美,用料上普遍使用青砖、灰瓦、杉木、石柱、石墩、石板、地砖、陶瓷等。造型上讲究对称美,每一座建筑物呈长方形,可以找出它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甚至连门窗、壁画、花纹也服从于中轴线,整齐、美观。装饰上体现书香门第氛围,每道工序都经过精心的艺术加工。窗的造型有长方形、圆形、葫芦形,大小不一,布局协调。瓦顶两侧呈镬耳或古钱形,瓦脊呈龙凤,瓦檐拼封,木柱圆形,横梁呈花鼓形。这些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才有资格居住的镬耳屋,在建造过程中所采用的材料十分讲究,所用的砖都是采用打磨过的青砖,而且造工精细,镬耳的结构从檐口至顶端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封固,处理收口的工艺是整座建筑工程难度最高,造价最贵的地方。此外,诗、书、画、对联,行书、谐书、篆书,阳字、阴字,花草、动物各种图案与建筑有机地相结合。
  漫步在窄长的古巷上,抚摸着殿堂的青砖灰瓦,看着殿脊灰雕的飞鸟龙凤以及墙檐的花草图案,浓郁而庄严的历史气息瞬间扑面而来,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清朝那个时代。站在地势高处的楼顶举目四望,清一色的锅耳屋顶让人眼前一亮,虽然它饱经沧桑岁月的洗礼,却犹如优雅的老妇人风韵犹存,静静地述说着尘封已久的历史辉煌……
  孔洞人能文能武,爱舞狮、舞鹿,每到新年青年男女都喜欢舞狮、舞鹿,锣鼓伴奏,鞭炮声声,吸引村民聚拢观赏,不但在本村舞,还游走于各个村寨,甚至闹到二月初二才结束。
  三百多年来,孔洞村出了不少庠生、秀才、贡生、监生、登士郎、举人。其中成曰阳(1766—1825年)于1788年中武举,因保一方平安有功曾被清朝廷授千总武略骑尉,赐“奉天敕命”金条封赏,敕封圣旨今仍刻在其墓碑上。这些文官武官衣锦还乡后,舍得花钱修造富有岭南特色的镬耳屋民居,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怀集最大的镬耳建筑群。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下,孔洞村村民秉承祖传的家风家训,栽树种果,勤劳致富,全村七成农户种植沙糖桔,种植面积3000多亩,家家户户建起了钢筋水泥楼新民居,过上了殷实的小康生活。我们从村的主干道一路行走,目之所及,是一幢幢整齐的现代楼房和一批保留得比较完好的古建筑,穿过村居屋巷,可看到家家户户门前整齐地摆放着垃圾桶,没有散养乱窜的家禽和粪便,巷道干净整洁,老人在门前乘凉闲聊 ,小孩在干净的空地上嬉闹……
  2004年,孔洞村的古建筑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8月26日,孔洞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孔洞村被授予“肇庆市宜居村庄”;2020年8月24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首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名单,孔洞村榜上有名,成为沙糖桔之乡。
其他文献
4月28日,由中共陽江市委组织部开展的“百堂党课直通车”活动走进阳东区北惯镇平地村。  当天上午,该村40多名党员群众参观了村委会附近的“固本强基”工程展览馆,深入了解平地村近年来经济发展、乡村文明建设的成果。随后,大家来到村党建广场旁,坐在大榕树浓荫底下的石板凳上,准备听党史教育课。这是一堂别开新面的专题学党史的党课,由阳江技师学院高级讲师黄超羡讲授。听完党课,学员们感到思想觉悟前进了一大步。“
期刊
摘 要:城市化背景下,村落终结成为普遍诊断。当村落传统文化遭遇价值多元化,村落共同体内部结构引发传统文化的式微,社会规则遵从下的村落内部整合与维系力成为焦点。通过对白族村落“耳子歌”傩仪的田野调查,展现村落集体表象展演的行动逻辑,揭示傩仪对村落共同体日常秩序建构的作用。通过傩仪变迁语境的分析,可对变迁语境下傩仪的社会价值与行动逻辑如何与社会规则互动进行解读,并进一步论证村落日常秩序建构何以可能。 
期刊
4月14日至16日,龙门县举行“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2021年重走紅军路活动。此次活动历时3天。龙门120名中青年干部沿着当年红四师的足迹,以平陵白芒坑为起点,以广东海丰县红宫红场为终点,途经花都、紫金等地。重走红军路,有汗水,有感动,更有亲身体验之后收获于内心的那一份感恩和感悟。参与者纷纷表示,必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红军精神;必须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烙印于
期刊
2011年金秋9月的一个傍晚,梅城彬芳大道太平洋酒店3楼大厅灯火通明,省老促会顾问曾洪和夫人温兰同志被市和梅县老促会及“申苏办”、党史室的同仁们簇拥着,因为这里正在举行由曾洪同志赞助的“申苏”茅台酒宴。3台客人坐定,各台上的茅台酒同时开启,阵阵沁人肺腑的浓香溢满厅堂,令人格外兴奋与激动。  同月,在平远、兴宁也分别出现同样的酒宴场景。同仁们身临其境,都不由得想起曾洪同志自家乡各个县(市、区)全面開
期刊
省老促会  连日来,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等领导率队到各地市,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及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袁仲禾)  梅州市老促会老  促会  5月20日上午,梅州市老促会、梅县区老促会、梅州市红色研究会、梅县强民足球会一行20多人,在梅南镇党委书记古健陪同下,深入苏区老区梅县区梅南镇罗田上村和新
期刊
2021年春节前夕,在广东知名侨乡和革命老区——恩平市牛江镇马龙塘村,村牌楼门口左侧,一幅醒目文化墙崛起吸引过往人群:《山乡风云》刘琴原型故乡——马龙塘村。  《山乡风云》脍炙人口,剧中女主角解放军连长刘琴形象令人们记忆犹新。但刘琴原型是谁?长篇小说《山乡风云录》和粤剧《山乡风云》作者,原粤中纵队司令员吴有恒生前曾多次说过,刘琴原型就是恩平的革命战土冯坤。  冯坤是马龙塘村人。而今,马龙塘村庄重将
期刊
阳江历史文化悠久,文学底蕴厚重。关天试是阳江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除了《梦里家山》《田园问舍》两部散文作品集之外,还有一些作品散见于杂志报纸当中。  他深爱着自己的故乡,思想和情感之根始终深深地扎在乡土里。在作品中,他构筑了一个独特的乡土世界。这里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淳朴和善的村民百姓、丰富悠久的艺术习俗,弥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关天试看来,乡村是他灵魂的栖息地。对于故乡的人和事,他始终满
期刊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连州湟川河有两处“双溪”景象。一处是城北鸬鹚嘴西溪(今东陂河)与星子河相汇处,这是唐代双溪;另一处是城南淳溪与星子河交汇处,这是宋代双溪。两处双溪名声的传播,与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关。  唐代双溪诗见于刘禹锡《海阳十咏》。公元815年,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的刘禹锡因写了一首题为《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的诗,得罪了权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刘禹锡在连州工作期间,不但重
期刊
“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上海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它所引领的中国左翼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纯文艺运动,更是一场社会革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战略的一部分,成为中国革命文学史上的丰碑。  革命战争期间,有一批富有才华的岭南潮州青年,走在时代前列来到上海投身革命,目的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他们当中,有戴平万、洪灵菲、冯铿、陈波儿、柯柏年、梅益等。这群潮州青年在中
期刊
庄岐洲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海陆丰人民武装领导人之一,曾任海陆丰人民自卫队副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第五团副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第六团团长,中共陆丰县委书记,东江第一支队第五团政委兼任中共海丰县委书记,汕尾军管会主任。  庄岐洲是陆丰人,1918年6月出生。1937年底参加革命,化名吴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陆丰搞地下党工作。  1941年7月,庄岐洲身份暴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