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中青年干部历时3天重走红军路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4日至16日,龙门县举行“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2021年重走紅军路活动。此次活动历时3天。龙门120名中青年干部沿着当年红四师的足迹,以平陵白芒坑为起点,以广东海丰县红宫红场为终点,途经花都、紫金等地。重走红军路,有汗水,有感动,更有亲身体验之后收获于内心的那一份感恩和感悟。参与者纷纷表示,必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红军精神;必须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烙印于心。(林楚珊  黄伟光)
其他文献
4月29日晚,在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罗坑村委大门口广场,夜幕刚降,许多村民、學生早早就搬来凳子等待一场精彩的露天红色经典电影上演。  当晚在罗坑村委放映的是党史教育红色经典影片《东溪突击》。据曲江益民电影放映有限公司梁经理介绍,今年1至4月份,该公司已在全区85个村委、7个居委放映了《东溪突击》《雪狼花》《炮楼》《铁血阳泉》等红色电影207场,观看村民(居民)达4500多人次。(特约记者 李景康)
期刊
5月9日,广东省一类革命老区化州市“阅百年历程,诵红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民朗诵大赛总决賽,在该市华伟图书馆成功举办。在前期初赛和复赛的基础上,从全市各赛区过关斩将来到决赛赛场的24组选手激情朗诵红色故事,以一场红色经典诵读“声”动化州,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掀起化州老区红色热潮。(李水荣 董天忠)
期刊
1949年,陈大章出生在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戛木社区卜塘组,今年72岁。“我们卜塘四面都是山,以前路不通,电话也没有信号,几乎是与世隔绝,想到外面去看看,就要翻越几座大山。”在卜塘组遇到陈大章时,他正在硬化好的水泥路上散步。  2018年以来,卜塘组发生了两件大事,圆了卜塘村民世代渴盼的梦。一件事情是2018年卜塘的硬化水泥路修到家家户户门口,解决了卜塘人外出看世界的问题;另外一件事情是20
期刊
摘 要:产业化是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贵州黔东南丹寨县晟世锦绣民族文化创意公司进行人类学田野调查,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即ANT)探析黔东南丹寨县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过程发现:黔东南晟世锦绣民族文化创意公司的民族手工艺产业化发展的行动者主要包括地方各级政府、相关专家学者(青年投资银行家与研究专家、中国知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创新研究专家、国际知名面料与创新
期刊
高恬波,1898年出生在广东惠阳秋长白石村,父亲高若汉是留学德国的医生。17岁时,她对父母包办的婚姻十分不满,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逃到广州,不久后考入广州妇孺产科学校。  此时,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和民主自由思想开始传入中国。高恬波除了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外,同时也如饥似渴地接受十月革命新思想的熏陶,成为广东运动的先锋分子。  1923年春,高恬波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社会主义青年团广
期刊
摘 要:“佛跳墙”是近代华人宴席上一道最繁复、奢华的菜肴,多元的运用渔鲜、畜禽、植蔬等诸多食材以及繁复的烹煮方式,让食物美味均匀调和掳获饕客的味蕾。更由于诸多美食澎湃聚于一坛,象征着圆满愉悦的氛围,成为喜庆宴席必备佳肴,并获得“终极年菜”及登录为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誉。然而,现有文献资料及稗官野史简约叙述,似乎这道美食就这么在19世纪晚期倏然呈现于国人宴饮场合之上。基于饮食文化乃为人类物
期刊
4月30日,在江門市新会区司前镇举行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活动上,松山战斗纪念馆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1945年,新鹤抗日游击队为了保护革命力量和武装,在司前镇白庙村的松山炮楼附近,与国民党展开一场以少胜多的战疫,史称“松山战斗”。白庙村的松山炮楼,湧翠、懋所梁公祠是新鹤抗日游击队留下的红色遗迹。司前镇将通过依托“松山战斗”红色资源,将松山战斗纪念馆打造成一个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让百年建筑重焕新颜
期刊
惠州雄踞岭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至近代,这里更是民主革命策源地之一,中国抗争史的前沿阵地。  全国首个区级苏维埃政府诞生地;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发源地与指挥部所在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诞生地……  一面面高高飘扬的红色旗帜,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这片传奇的红色热土,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直至取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胜利。  高潭革命之火燃遍东江  东江是惠州的母
期刊
4月28日,由中共陽江市委组织部开展的“百堂党课直通车”活动走进阳东区北惯镇平地村。  当天上午,该村40多名党员群众参观了村委会附近的“固本强基”工程展览馆,深入了解平地村近年来经济发展、乡村文明建设的成果。随后,大家来到村党建广场旁,坐在大榕树浓荫底下的石板凳上,准备听党史教育课。这是一堂别开新面的专题学党史的党课,由阳江技师学院高级讲师黄超羡讲授。听完党课,学员们感到思想觉悟前进了一大步。“
期刊
摘 要:城市化背景下,村落终结成为普遍诊断。当村落传统文化遭遇价值多元化,村落共同体内部结构引发传统文化的式微,社会规则遵从下的村落内部整合与维系力成为焦点。通过对白族村落“耳子歌”傩仪的田野调查,展现村落集体表象展演的行动逻辑,揭示傩仪对村落共同体日常秩序建构的作用。通过傩仪变迁语境的分析,可对变迁语境下傩仪的社会价值与行动逻辑如何与社会规则互动进行解读,并进一步论证村落日常秩序建构何以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