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侗语在侗族音乐文化中的价值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inshi97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文明的记忆,也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一个民族的智慧、技艺、宗教、风俗、医术、传说,都深深地蕴藏在其母语里。本文中,笔者尝试从侗语的特点分析入手,探析侗语在侗族音乐文化中的价值。
  【关键词】:侗语;侗族音乐文化;价值
  一、引论
  侗族自称Gaeml或Geml,或Jeml,大约形成于唐宋时期。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民族是由氏族、部落发展而成的。具体说来,民族是由一些不同的氏族、部落在共同地域的基礎上逐渐结合而组成的。侗族是在古代越人、濮人以及后来的蛮人、僚人消亡演变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民族共同体。侗语是侗族人交流各种社会信息和感情信息的工具,也是侗族重要的社会和文化特征。“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语言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民族精神、民族心理、社会习惯、生活风貌、生产劳动、乃至兴衰存亡,几乎都能在语言的词汇中找到端倪。”[1]165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文明的记忆,也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一个民族的智慧、技艺、宗教、风俗、医术、传说,都深深蕴藏在其母语里。每一个语种,都是该民族灵感激发的源泉、创造力开启的钥匙以及文明传承的载体,若失去语种就意味着断送与之相对应的文明。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第30届大会上提出倡议:“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其目的在于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倡议还指出:“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不仅有助于语言的多样化和多语种的教育,而且能够提高对全世界各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团结。”[2]侗语作为笔者的母语,她自然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愿意,也有职责将其传承,因为她不仅是侗族族群的身份标识,也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中,笔者将尝试从侗语的特点分析入手,探析侗语在侗族音乐文化中的价值。
  二、侗语的主要特点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是思维形成的载体。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北部方言区包括天柱、剑河、三穗、新晃、锦屏、玉屏等县;南部方言区包括黎平、从江、榕江、通道、三江、龙胜等县。侗语以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贵州省榕江县车江章鲁话为拼写侗文的标准音。南部方言保持了较为古老的面貌。
  (一)侗语声调的特点
  侗语的声调分舒声调和促声调两大类。侗语的声调跟古代汉语声调是完整对应的。侗语的声调调类,分别对应古代汉语的平、上、去、入。韵尾是??-?b、-?d、?-ɡ的韵母跟着平、上、去的声调,就是入声。后来依照声母的清浊又各分为阴阳两类,原浊声母为阳调,原清声母为阴调。同时,侗语还由于受声母送气与不送气的制约,阴调又各分为全阴和次阴两个调。不送气声母的为全阴调,送气声母的为次阴调。入声又各依据元音的长短分为两个不同的调值。最具普遍性的现代侗语的声调系统(以章鲁话为标准音)共有9个舒声调,6个促声调。龙耀宏先生的《侗语研究》指出:“侗语15调8类依次称为:全阴平、次阴平、阳平,全阴上、次阴上、阳上,全阴去、次阴去、阳去,全阴短入、次阴短入、阳短入,全阴长入、次阴长入、阳长入。”[3]29
  (二)侗语声母的特点
  侗语的声母从发音部位来看,有唇音、舌尖音、舌面前音、舌面后音、小舌音、喉音、腭化音和唇化音八类。从发音方法来看,有塞音、鼻音、边音、擦音和塞擦音五类,每一类除清擦音、塞擦音外都有不送气和送气两套,个别地方有浊塞音。侗语的声母和声调联系起来看,可以认为各地声母基本上是一致的。侗语中的送气声母与声调有密切的制约关系。送气声母只出现在阴调,不出现在阳调。送气声母只能出现在次阴调,不送气声母只能出现在全阴调和阳调,使声母和声调成互补分布。
  (三)侗语韵母的特点
  侗语的韵母是由元音或元音和韵尾组成。长短元音对立的逐渐消失引起韵母的简化合并是侗语的特点之一。《侗语简志》[4]4指出,侗语有6个元音:a、e、i、o、u、?。而侗语北部方言6个元音是:a、i、o、?、u、e,没有长短元音的区别。侗语的韵尾除部分地方发生变化外,都有2个高元音i、u,3个鼻辅音m、n、ɡ,3个塞辅音p、t、k。
  侗语韵母的组成有一定的规则:
  1.单独成韵母的元音只能是长元音,没有短元音。
  2.元音韵尾i只能接在中元音和后元音的后面,不能接在前元音的后面。侗语带i韵尾的韵母有ai、?i、oi、ui4个。
  3.元音韵尾u只能接在中元音和前元音的后面,不能接在后元音的后面。侗语带u韵尾的韵母有au、?u、iu、eu4个。
  侗语的韵母分舒声韵和促声韵两类。每一个舒声韵可以出现在任何舒声调,而每一个促声韵却只能出现于半数的促声调。长元音韵只出现在9调和10调。短元音韵只出现在7调和8调。这是促声受韵母元音长短的影响而分化的结果。由于不同方言的不同发展,有些地方的长短元音简化合并了,因而促声韵就可以出现在任何促声调中。
  三、与侗语紧密联系的侗族音乐文化
  侗乡一向被人们誉为“民歌之乡”,至今这里还传承着“行歌坐月”之古风,其民间音乐以大歌、琵琶歌、侗戏、哆耶、芦笙曲等最受人喜爱。这其中尤其突出的是侗族大歌,以其神奇的多声部和声,名扬世界。这一切其实都与侗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侗语独特丰富的声韵调以及侗语词汇本身对侗族音乐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
  (一)侗语特殊的声韵调对侗族音乐能够有“清泉闪亮般”的旋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侗族有句谚语“饭养身,歌养心”,广为流传。“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5]大歌——侗语称“嘎老”(Gal Laox),“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由于侗族在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主要是口耳相传,因而关于侗族大歌的形成没有准确的考证。①研究侗学的专家学者们从语言、历史、文化等诸多层面,对侗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侗族是古代“越”人的一支,学术界一般推断春秋战国时期刘向记载的《越人歌》从格调上为侗族大歌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在其《老学庵笔记》卷四中记载:“醉则男女聚而踏歌。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6]61这里的群歌集会活动,描绘了当时湘黔一带侗族祭祀女性祖神的盛况。旧《三江县志》卷二中也清楚地描述了“侗人唱法”的多声组合特点。这与现今侗族大歌的组合形式及多声演唱方法是完全一样的。大歌是侗族多声歌的总称,根据演唱内容和场合可以分为六大歌种,每一种歌都有自己的名称。它们分别是:鼓楼大歌(Al Deix Louc)、声音大歌(Al Soh)、叙事大歌(Al Jenb)、礼俗大歌(Al Bus)、童声大歌(Al Lagx Unx)和戏曲大歌(Al Yik)。“歌师”在侗语中称为“桑嘎”( Sangh Al),意为“匠”“师”。 “桑嘎”( Sangh Al)是侗族人特别崇敬的人物,其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在年轻的时候是大家公认的优秀歌手,记忆能力超强,长期不断教歌,年龄接近公或婆辈,擅长歌词创编。主要的侗族歌曲有《章良章妹》(Xangl Liangc Xangl Muih)《珠郎娘美》(Xul Langc Nyangc Muib,这也是侗戏经典剧目之一)《门龙之歌》(Al Menc Liongc,侗戏也有《门龙绍女》广为流传)《蝉之歌》(Al Lemc Leengh)等。   可以说,也正是侗语丰富的声调——舒声调和促声调(舒声调9个,促声调6个),加上发音部位来看,有唇音、舌尖音、舌面前音、舌面后音、小舌音、喉音、腭化音和唇化音八类,而从发音方法来看,有塞音、鼻音、边音、擦音和塞擦音五类,每一类除清擦音、塞擦音外都有不送气和送气两套,个别地方有浊塞音等等这些声韵调的繁复丰富的特征,因此说起话来富有音乐感,极为悦耳动听。有人说听侗家人讲话,如听歌声一般。这种说法恰好说明,语言在音乐形象思维的过程中,会对音乐旋律的构成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字调的高低是相对的,其升降变化则是有规律的,所以侗族人民在自己那本身具有音乐节奏感的语言中经过长期的加工、提炼,寻求出美的音乐旋律与美的和声,侗族音乐才显得如此婉转流畅,侗族社会才会有丰富的各类大歌,多声部、假嗓,还有很多模仿自然曼妙的天籁之音。这些音乐是侗族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从自身语言特点和外界自然世界之间不断达成默契,而创造的和谐之声。
  例如:
  KGAL KGAOV GAEML
  侗族古歌[7]1
  (序歌)
  Laox nyenc baov, liix  nyenc  qamt, 前辈讲,后辈循
  lau31 ??n11 pau53 lji31 ??n11  ?′am13②
  老    人    说  年轻 人     走
  saemh bail saemh map xih meec lamc.一代一代往下传
  s?m33 pai55 s?m33 ma35 ?i33 me11 lam11
  代    去   代   来   才   不   忘
  Naemx  lis  dens,  meix  lis  sangp,树有根,水有源
  n?m31 li323 t?n323 m?i31 li323 sa?35
  水    有    源    树    有     根
  sungp kgaov lix nyos  lis   al  xangc.古老事情有歌篇
  su?35  au53 li31 ?o323  li323  a55  ?a?11
  話     旧   语   古    有   歌   唱
  Gax xih  lis  leec  nyenh  bens  buh,汉人有书记古典
  ka31 ?i33 li323 le11  ??n33  p?n323 pu33
  汉族 才 有   书    记    本     簿
  gaeml daol ongp siih baengh ebl naengl.侗家无文靠口传
  k?m55 tau55 o?35 si33 p??33 ?p55 n??55
  侗族  咱   无  字   靠   嘴  鼻
  可见,第一二句中,“qamt”“lamc”;第三四句中“sangp” “xangc”,是相邻句押韵;而第五句中的“xih”和“lis”,“nyenh”和“bens”则可看作是一句内相邻两个词之间押韵;第六句“baengh” 和“naengl”则是同一句内间隔押韵。这短短的六句侗族古歌,不仅体现了侗族音乐独特的韵律感,而毋容置疑的是,短短几句也展现了侗族文化是口传心授的特点——“侗家无文靠口传”,口传的核心即是语言。侗歌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这段古歌从树和水起兴,追本溯源,而且短短几句还将侗族口传的文化特质与汉族的有文字记载进行对比。可以说,这里即是对文化差异性、多样性的客观肯定和认知。
  再来看看侗族音乐中几种歌曲的特点:如声音大歌,旋律迭宕,声音优美。歌词一般短小,衬字及曲调很有特点,拉腔时几个歌手轮换唱高音,使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长音,与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衬,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之声,并以昆虫鸟兽为歌名,如《蝉之歌》(Al Lemc Leengh)、《知了歌》(Al Jiv Yodx)等;伦理大歌,以劝教戒世为主,音乐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词内容,多以称颂或讽刺为主,伦理劝诫意味浓厚;叙事大歌,以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舒缓、低沉而忧伤,表现方式多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低音相衬,歌词一般较长。此外,还有谈情说爱时的缠绵恋歌,一般多以抒发男女恋爱之情为主要内容,特点是缓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二)侗语是彰显侗族音乐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
  侗语是侗族人交流的重要工具,而侗族音乐则不仅是侗族自己内部交流的纽带,也是侗族与外界沟通联系的媒介。从20世纪80年代,侗族大歌唱响世界以来,侗族音乐的魅力越来越为外界所熟知。人们醉心于侗族音乐的动人旋律中,这是侗族人在自己语言基础上创造的声韵之美;而回归语言本身,侗语实际上也侗族音乐、哲学、历史等人文情怀的呈现载体——透过侗族古歌、大歌,在那些凝固的被用字符记录下来的侗语中,我们也会发现,侗族人最淳朴、最团结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魅力!   我们可以聆听侗族古歌,感受它质朴话语背后的精神和情怀:
  DENS  KGAL
  歌根
  (节选)
  (九)
  Siik  Yais  sunx kgal dongh dah  dongh,四耶传歌村又村,
  Sii453jai323sun31 a55  to?33 ta33  to?33
  四    耶     送   歌   洞    过    洞
  Map touk Danx Dongh dagl lanc kgal.来到胆洞歌担断。
  ma35t?u453tan31to?33 a55 lan11 a55
  来   到 “胆” 洞    歌  扁担  歌
  Liogc Dongh map touk  aol   kgal laox, 六洞把大歌要,
  ljok1 to?33 ma35t?u453au55  a55  lau31
  六     洞   来   到    要   歌    大
  Liongc Ngeec map  touk   aol  kgal nyal.龙额把那河歌搬。
  Ljo?11  ?e31 ma35 t?u453 au55  a55  ?a55
  龙      额   来    到     要   歌   河
  (十)
  Senl gaeml xaih  xais  lis  kgal lieeux,侗乡村寨得歌了,
  S?n55k?m55 ?ai33 ?ai33 li323 a55  ljeu31
  村    侗   寨    寨    得    歌   了
  nyenc gaeml mungx mungx eiv dos kgal.侗家人人爱唱歌。
  ??n11 k?m55  mu?31 mu?33 ?i53to323a55
  人     侗    个     个    爱 唱  歌
  Kgoux xih sangx  soh  kgal sangx  sais. 饭养身来歌养心,
  ?u31  ?i33 sa?31 so33  a55  sa?31 sai323
  飯     是   养   生命  歌    养   心肠
  Lix lail kgongs mangh,祖辈铭言,
  li31lai55 o?323 ma?33
  话   好   公     太
  Daol  xal  bix  lamc  hap.咱定莫忘却。
  tau55 ?a55 pi31 lam11 ka35
  咱    定   莫    忘    了
  ——节选自《侗族古歌》[8]94-95
  这追本溯源的执著,对传统的敬畏,对文化的无私分享,对音乐的钟情……无一不在歌词中得以体现。可以说,四耶传歌是侗族人自觉传播文化的某种象征。“nyenc gaeml mungx mungx eiv dos kgal.侗家人人爱唱歌”,则是侗乡社会人文面貌的真实写照。“Kgoux xih sangx soh kgal sangx sais.饭养身来,歌养心”更是毋庸置疑地成为侗族人的文化标识。
  侗族是一个爱好和平、团结的民族,历来集体观念、互助意识浓厚。侗族人的各种民俗活动都以集体为主,如集体做客、集体对歌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友谊、团结、爱美和群体意识较强的文化精神。这也是侗族审美观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侗族人民习惯在直觉状态中去体验爱情、人生,去发现、领悟、寻觅、感叹人生的终极意义,在骨子里饱含对人生的执著、热爱和追求。
  侗族文化是侗族人民集体创造的成果,而且有集体共同遵循的约束,如款词、款约等。侗语,是侗族文化中最核心的要素。自然,它在侗族音乐文化中的价值也无可替代。随着时下“非遗”热的推波助澜,侗族大歌显得格外醒目,自然会激发侗族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客观上也会对侗语产生积极的影响。侗族人生下来就会唱歌,不仅是因为从小在歌的海洋中熏染,更是因为有侗语这么曼妙的母语。笔者坚信,只要有侗语存在,这些穿越亘古的侗族优良传统,将继续在侗族人音乐诗性般的语言描述下,在音乐跃动的音符演绎下,代代相传,永不磨灭!
  注释:
  [1]侗族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只有语言没有与之对应的文字。1958年,国家就编制了以拉丁文为基础的侗文,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又才开始恢复推广使用。
  [2]本文所引的三段歌词国际音标皆为笔者自己根据发音所加。
  参考文献:
  [1]倪大白.侗台语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2]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n/2014/0217/c172318-24383599.html.
  [3]龙耀宏著.侗语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4]梁敏编著.侗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5]张中笑等主编.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6](宋)陆游著. 老学庵笔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0.
  [7][8]张民,普虹,卜谦编译.侗族古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要】:柳宗元生活在一个充满佛教气氛的社会里,在佛家文化的熏陶下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柳宗元的山水诗善于用清新明丽的手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佛理诗善于用佛教术语,使诗歌充满禅意。不论是山水诗还是佛理诗诗人都能在简单的意象中表现出深厚的文学底蕴,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清高孤傲人格魅力。  【关键词】:柳宗元;佛教思想;影响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魏庆之尝谓:“人生做诗不必多,只
期刊
【摘要】:群众美术作为培养群众审美技能、丰富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渠道,对于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提升民众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在工作中就需要我们能够认识到群众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采取相关的有效引导策略,不断提升群众的美术综合认知技能。  【关键词】:群众;美术;工作;策略  一、开展群众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开展群众美术教育是美术返回社会生活和人民大众的必由之路。美术家们并不是单纯为了反
期刊
【摘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主要提出的是心物交融的美学思想,刘勰认为的心物关系,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平等的,融合的。他从“物、情、辞”三者的联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文学创作中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仅论述了物对心的感发作用,同时也论述了心对物的驾驭与升华功能,并将文学创作的语言表现问题置于主客体的交融互动中加以探讨,不仅说明了外界景物对于创作的关系,更将创作实践过程中主客体的相互联系阐发得淋漓尽致
期刊
【摘要】:民间色彩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思想,而且美学价值很高,无论是在观赏性还是对现代绘画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民间具有广泛的运用,其中布老虎就是它运用中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就通过对布老虎中民间色彩的一些搭配规律以及原则,分析民间色彩在布老虎中的运用,以期为发扬和继承我国民间的传统文化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布老虎;民间色彩;运用  布老虎是由老百姓创造的产物,因此在色彩的
期刊
【摘要】: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所有艺术形式一直在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舞蹈艺术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更是注重对意境的营造。因此,本文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意境创作的意义的具体研究和分析,进一步探索了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意境创作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意境;创作  引言:舞蹈是以艺术形式来传播文化内涵和人类思想情感的特殊载体,也是一种比较重视意境美的艺术
期刊
一直对日本的设计很感兴趣,朋友也推荐我去读一下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在闲暇时间细细的把这篇文章读了下来,这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书籍,读完后,要将书合起来,慢慢回味,日后打开再读。这本书并不是讲述如何做设计的,而是介绍了原研哉的一些代表作品,并且对设计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记录和分析,更像是他的一本随笔集。作为设计师,原研哉分享了设计背后的故事,书写了对设计的观点和思考。细腻、深入的文字,品读的
期刊
【摘要】:瓯剧产生于浙江省温州市,并且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本文首先对瓯剧声腔唱法的技术含量与情感契合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对瓯剧武旦表演讲究,以便能够使人们对瓯剧武旦表演有着更为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瓯剧;武旦表演;艺术特色  瓯剧原稱温州乱弹,因温州地处瓯江下游,古称“东瓯”,所以1959年改名为瓯剧。它已经生存发展三百多年,形成了自身非常有个性的独特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曾经是最受温州
期刊
【摘要】:美国荒诞派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是一部杰出的荒诞派作品,本文创新性地将文学剧作与语言学中的概念合成理论研究相结合,剖析了该剧中的动物隐喻,探讨了其所反映的在极度工业化的社会中,人类变得虚伪、疏远、无动于衷,人与人之间已无法沟通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荒诞派戏剧;概念合成理论;动物隐喻;社会问题  一、引言  爱德华·阿尔比(Edward Albee)是美国杰出的荒诞派
期刊
初探朱泥制作方壺之体会
期刊
浅析中国数码产品設计的极简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