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是向中学生传输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但也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课程。在物理课堂授课中,利用模拟型课件能展现通常无法看到的宏观、微观世界,能将转瞬即逝或非常缓慢的物理过程以正常速度呈现出来,还可以展现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内部运动过程。因此,计算机模拟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物理现象演示模拟
  演示模拟是把计算机当作挂图和电视屏幕,通过向学生演示各种图象、动画、图表和描述等进行教学活动,非常适合于辅助课堂教学。演示模拟能展现通常难以观察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物理中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即看不见,又摸不着,演示实验也无法做成。应用物理课件进行现象演示模拟,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如“原子结构”教学中,传统的“a粒子散射实验”只能得出a粒子散射的规律,不能演示a粒子散射的微观机理,利用课件模拟演示a粒子散射现象,学生可逼真地看到放射源中射出的a粒子射到金属泊的原子上,绝大多数a粒子仍沿原方向前进,少数a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有极少数的a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0。学生目睹了a粒子散射的“真实情景”后,便于理解和掌握原子核式结构理论。
  二、物理过程模拟
  自然界中,有许多稍纵即逝的物理过程,只有通过极为细心的观察才能把握,经过认真的分析才能理解,然而对于观察能力还不够强的学生来说,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要想在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把这样的快镜头变为慢镜头,适当延长过程的时间,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掌握现象的本质。
  例如,讲授“电流的形成”时,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却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是观察不到的。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的形式模拟出电流的形成,并与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短暂电流的形成”与“短暂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持续电流的形成”与“持续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制作了4个动画片段,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整个过程既生动形象,又揭示物理本质。
  三、演示实验模拟
  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有如准确性差、过程模糊、受控因素多等缺点。因此,教学中如能在发挥传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配合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平抛物体的运动”时,教科书中采用了闪光照相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以两个小球同时运动的照片说明平抛物体与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的运动不同,但他们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是相同的,如果我们据此结论设计出一组小球同时做各种初速度的平抛运动的动画,则更便于学生对闪光照相结论的理解掌握,将此动画与平抛公式对照分析,有助于学生把握公式物理意义的内涵。当然,模拟毕竟是被理想化了的模型,对一些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的实验,无论从真实性还是效果看,都不宜用计算机模拟。
  四、实验操作模拟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亲自动手参加实验可熟悉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增加感性认识,增强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这是任何模拟实验都不能代替的。但有的实验学生很容易忘记或记忆模糊,对于那些不适合重复进行的实验,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给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实验室。
  例如,在讲授完欧姆定律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电学知识,我选择了一个以“电路的实物连接”为中心内容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有虚拟的电源、开关、电阻、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等器件,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自选连接方法,自选器材,组成很多不同的电路形式,按不同的电路图对实物进行连接,这样的实验克服了许多硬件实验的不便之处,还可以进行任意次的重复,达到复习和巩固的目的。因此,将多媒体课件进行的模拟实验和传统的硬件实验有机结合起来,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物理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新精神。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使这一现代教育技术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勇刚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多媒体系列课件的开发与思考》 2002年1月
  [2]邓鸠洲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研究》 2002年8月
  [3]李连珍 《多媒体课件辅助物理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03年8月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学分制背景下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的开展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会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课程教育改革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以以人为本理念对学生的管理进行有效改革这一方面。本文结合现阶段教改的背景以及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用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以及迫切性展开具体的论述,
摘 要:英语情境教学法是指通過模拟真实的环境,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潜能,倡导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进而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为此,文章结合中职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学习。  关键词: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情境教学法  一、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有效引出信息  当前,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
摘 要:步兵武器维修专业操作课时较多,如何增强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维修技能是操作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操作实施程序的规范入手,强调教学中应注意把握的三个环节,突出操作课综合素质培养,为增强步兵武器维修专业操作课课堂效果提出几点实质性建议。  关键词:步兵武器维修专业;操作课;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E251.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1-0075-01  一、要有规范的教学实
【正】一、明确大学生文化生态系统基本运作法则大学生文化生态系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正确的运作法则来统领其基本的文化传递与交流活动。这种根本性的法则应当恒定,
【正】孤陋寡闻的我,是今天上午听课的时候才知道号称“学贯中西”的天才少女田晓菲写过一篇《十三岁的际遇》,而且居然被收进了人教版的初一语文教材。在中国,作品进入教材
摘 要:传统物理实验教学多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学生的参与性较低,为达到实验效果,往往刻意为之,缺乏学生对实验的自我探究;甚至有时候做出不正确的实验操作或对没达到预想的实验结果强行解释。既不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同时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这样的实验教学反而得不偿失。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不仅应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同时也应注重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长期、繁重的任务。福建省已提出“十五”期间产业优化升级的专项规划,当前重要的是要探索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实施保障机制,主要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