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捅了马蜂窝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ing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铁生说蜂毒分为神经毒和溶血毒,这两种东西经常造成严重后果。第一次被蜂蛰了,会红肿热痛。第二次被蛰红肿就轻一些了,蛰的次数越多反应越小,最后就起个红点,因为人产生抗体了。有人被蛰后死亡,是个人体质不同,对蜂毒过敏。
  
  2005年9月27日,陕西省安康市迎风乡村民张秀英正在地里干活,突然感觉有东西飞了过来,她随手轰了几下。没想到一群马蜂扑了过来,她急忙边驱赶边将蛇皮袋套在头上。但是,马蜂越来越多,张秀英拼命朝家跑,她万分恐惧,不知道有多少马蜂蛰了她。
  一天后,张秀英剧烈头痛,出现了恶心、全身麻痹等症状,身上出现大面积黑紫色毒包。家人连忙将她送到了乡卫生站救治,两天后,抢救无效张秀英死亡。
  马蜂是常见的昆虫,偶尔蜇人并不稀奇,但被马蜂蜇死了,却十分少见。这是一种什么马蜂呢?
  实际上,在陕西安康被马蜂蜇伤,导致死亡的不只张秀英一起。从2002年到2005年,马蜂蜇人事件已经导致一千多人受伤,36人死亡。
  2005年9月,马蜂蜇人在安康出现了爆发态势,仅一个月安康市中心医院就紧急抢救了70多位身体浮肿、肾功能衰竭的中毒患者。同一时期,安康市其它医院也出现许多被马蜂蛰伤的患者,受伤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伤员中10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他患者虽然脱离生命危险,可身上却留下一处处可怕的伤疤。
  事件报送到中央。公安部、国家林业局相继批示,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随后,一场人蜂大战在安康拉开序幕,参加这次战役的除了全副武装的消防队员,还有一位专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李铁生,研究马蜂的专家。
  为了尽快解决马蜂蜇人的问题,李铁生来到重灾区迎风乡。这位和马蜂打了20多年交道的科学家,对马蜂的习性了如指掌。
  他说马蜂蛰人时,第一只蜂蛰了人,后面飞来的都去蛰这个人,因为被蛰这个人身上有蜂毒的气味,这是其他马蜂的指示剂。而且这个味道还有激怒蜂群的作用,所以这一群蜂飞出来后,都蛰这个人,后果当然严重了。
  林业部门为了使群众尽快摆脱马蜂的威胁,组织安康市政府、安康市中心医院、消防支队紧急组成了“马蜂清剿队”,剿灭蜇人的马蜂巢穴。
  李铁生也应邀参加了迎风乡清剿蜂巢的行动,迎风乡是个山村,地形复杂,树木茂密,道路崎岖。马蜂窝大都建在20米左右的大树高处,带有升降云梯的消防车辆无法进入,为此,当地政府为战士们找来了竹梯和绑着镰刀的长竹竿。为避免被马蜂蜇伤,战士们换上了特殊的消防服装,头上也套了防毒面具。袖口、领口、裤脚等容易被马蜂侵入的地方,全都做了防范准备。
  李铁生指出马蜂属于社会型昆虫类,它的窝一旦被侵扰,会都飞出来进攻侵扰者。几次之后,马蜂形成条件反射,有人从蜂窝底下经过,即使没捅它,它也会群起进攻,这是一种条件反射。
  按照事先侦察好的蜂巢位置,战士们携带镰刀和梯子,来到了目标蜂巢的下方,马蜂感觉敌人来了,开始从窝里零星地向外飞。十分钟后,战士们用镰刀砍断蜂窝连着的树枝。篮球大小的马蜂窝被摘下来了。战士们把蜂巢捣烂后迅速放在土坑中掩埋,顺利地清除了这个蜂巢。然而,李铁生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李铁生说用不着请消防队兴师动众的。他提议用旧毛巾蘸上农药,拿竹竿挑着,往马蜂窝上一铺就行了,马蜂就不会飞出来蜇人了。
  李铁生还介绍了一些治理马蜂的简便方法,比如灭蜂的时间应该选择在黄昏或黑夜,因为马蜂是夜盲,一到晚上就不再活动了。在秋冬季节到遮风避雨的桥洞下、树洞里、猪圈里查看越冬的马蜂,那时候消灭一只受精的雌马蜂就相当于夏季消灭一窝马蜂。
  2006年以后安康市相关部门采纳了李铁生的建议,清理马蜂窝的行动变得简单轻松了,近几年再也没有马蜂蜇人的消息了。
  由于掌握了马蜂的习性,在李铁生的指导下,清剿马蜂的行动取得了胜利,也正是由于对马蜂习性的了解,李铁生对是否应该彻底清除马蜂,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这位马蜂专家究竟是如何同马蜂结缘的呢?
  1961年,24岁的李铁生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被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刚参加工作时李铁生并不研究马蜂,他从事吸血蜢研究。吸血蜢民间称之为小咬,比蚊子小许多,是一种极易传染疾病的昆虫,研究它对于病害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上个世纪7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李铁生改变了研究的方向。
  河南基层一个农科所的干部找到李铁生,说他们棉田里有棉铃虫,但是有一块棉田一边棉铃虫很多,另一边却逐渐减少了。
  这位农科所的干部注意到,棉铃虫少的那一侧棉田附近有几棵枣树,树上有几个马蜂窝,窝里的马蜂经常飞下来吃棉铃虫,它们当然先吃最近的,所以离树近的棉田里棉铃虫就少,离树远的棉铃虫就多。棉铃虫是专门啃噬棉花花蕾和茎杆的害虫,严重时使棉田减产或绝收。
  于是这位农科所的干部想到能不能利用马蜂来防治棉铃虫呢?
  李铁生回忆说:领导对马蜂与棉铃虫的问题研究后对我说,你可以做,我们相信你有这个能力。我说不行吧,新开一个课题挺费事的,况且这个东西还蛰人。他说没问题,我们几个人都研究了,支部决定了。我想了想说,好,那我就试试。于是我就开始马蜂的研究工作了。
  就是这一个“好”字,已过不惑之年的李铁生,把自己的后半生都投入到了马蜂的世界。
  英国大英博物馆从1864年开始,每年出一册生物记录,尤其是新种的发现。李铁生查阅其中马蜂有多少种,一年一年记载下来,做了100多年的5000多张卡片,记录了全世界已知的5000多种马蜂。
  用了一年的时间,李铁生弄清楚了马蜂的分类,了解了马蜂的特性。第二年他胸有成竹地来到河南虞城的棉田,在那里同当地的科研机构开始了利用马蜂防治棉花害虫的研究。
  在和马蜂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李铁生发现了马蜂身上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李铁生举例说,马蜂有识别颜色的能力,怎么发现的呢?我看马蜂在棉田吃棉花害虫时,它咬着棉铃虫,将它做成小肉球带回巢去,喂它的幼虫。当它再回来时,却去寻找另一处的食物,这儿有现成的为什么不吃?它是不是看不见?
  李铁生设计了一个实验,测试马蜂识别颜色的能力。他把装有蜂蜜的培养皿放置在色卡上,引诱马蜂吸食,待马蜂飞走后更换了培养皿,结果飞回来的马蜂就找不到原来的位置了。
  李铁生由此得到启发,马蜂不识别颜色,但是对白色看得清楚。所以决定参与测试的人不穿白色工作服。
  马蜂对白色敏感是个重大发现,由此,李铁生把白色的工作服换成棕色的,这样在研究工作中就能躲避马蜂的攻击了。
  经仔细观察,李铁生知道马蜂对动态的物体看得很清楚,所以当马蜂要蜇人时,马上蹲下不动,它就找不着目标了。另外他们还观察到,如果刮三级以上的风,马蜂就不出来了。
  摸清了马蜂的基本生活习性后,李铁生认为把马蜂转移到棉田里的时机到了。但是,接下来的难题又迎头给他泼了冷水。
  李铁生从实践中了解到,马蜂在秋后雌雄交配,雌蜂把精子储存在储精囊里,然后离开窝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过冬,大概上千只的雌蜂抱成团,一冬天不吃不动。
  到了第二年,气温升到17℃时,马蜂才开始建巢繁殖。但是自然界只有十分之一的马蜂能够成功建巢,也就是十只马蜂中只有一只能繁殖后代,这么低的成活率很难满足棉田灭虫的需要。李铁生想到,能否通过人工繁殖技术,加快马蜂的繁殖速度呢?
  第二年在气温上升到8℃雌蜂快要散团的时候,从野外把这些受精蜂收集回来,在人工环境下越冬。让它们在蜂棚里建巢,再把建好的巢挪到田里头。这种人工干预的马蜂繁殖,成活率可以达到50%以上。
  李铁生还发明了箱式移峰法,用一个木箱把野生的马蜂窝搬运到需要治理虫害的棉田里。一般情况下一亩地放5窝马蜂就可以满足消灭害虫的需要。
  李铁生说春天搞一次箱式移蜂,这一年都有效,而且蜂种也容易得到,采用当地的优势种。他们在山西运城、河南虞城、安徽砀山都开展了以蜂治虫的工作,节省了很多劳力,节省了很多钱,棉花产量提高了。最重要是不使用农药,不污染环境了。
  在利用马蜂治理棉铃虫的同时,李铁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各种马蜂标本,30多年来,他对我国的马蜂做了全面统计、调查,把中国的马蜂种类确定为200多种。
  没想到30年前组织上的一个安排,竟然成了李铁生一辈子的乐趣。
  李铁生在安康的那段时间,不仅观看了消防队员剿灭蜂巢的演练,还到各区县为群众介绍马蜂的生活习性和剿灭蜂巢的方法。他还找到了近年来马蜂突然增多的原因。
  李铁生认为地球变暖后,冬天的时间缩短了,马蜂饥寒交迫的日子短了,而且绝对温度也比原来高了。马蜂的死亡率降低了,只要10只中多活1只,马蜂就比正常情况多出一倍来,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几年,马蜂的数量就相当多了。
  另一方面,安康市周边大面积种植果树,果树吸引了各种昆虫,也为马蜂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于是大量马蜂在此筑巢繁殖。当村民们采摘蔬菜、修剪果树时,马蜂认为它们的巢穴受到威胁,于是,对村民们发起进攻。但是,如果将马蜂全部消灭,安康又将面临另一场灾难。
  李铁生说曾经想把一个农民家里的马蜂窝移出来,农民不让,他说不能移,我们还仗着这窝马蜂对付院子里的苍蝇呢,马蜂抓苍蝇一抓一个准。
  马蜂是肉食型昆虫,主要食物就是棉铃虫、松毛虫、玉米螟、等有害昆虫。在全球变暖、气温升高的大背景下,害虫不断增多,益虫也会相应增加。
  李铁生指出马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跟害虫维持着一个平衡。消灭马蜂,那是变相保护了害虫,打破了自然界的平衡。
  现在已经退休的李铁生还在研究马蜂,他还撰写了许多关于马蜂的科普文章,他想多做些关于马蜂的科普工作,让人们与马蜂和谐相处。
  李铁生认为马蜂为人类做了很多贡献,而人却又经常把它当作害虫,这很不公平。
  最近,他发现马蜂蜇人的事件逐渐增多,他坐不住了,他要再写两本书《给马蜂平反》、《蜜蜂和马蜂是姐俩》,让人们进一步了解马蜂,与马蜂和谐相处。
其他文献
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沉寂,越窑青瓷在中唐之后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王哲,一个以船运为生的商人,以超级玩票的方式介入了青瓷的制造和生产,不仅创制出了匣钵,还配制出为后世瞩目的秘色瓷釉色,成为青瓷历史上的超级票友。    青瓷的复苏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朝诗人陆龟蒙盛赞越窑青瓷的诗句。一句“千峰翠色”,将越窑青瓷震慑人心的魅力描述得气韵悠然,令人神往。  “千峰翠色”到底是何种境
期刊
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坚持北上抗日路线,突破腊子口,渡过渭河,翻越六盘山,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在此之前,由红四方面军撤离根据地后留下的红二十五军,在军长徐海东和政委吴焕先领导下,于1934年11月16日,南鄂豫皖苏区向西,开始了他们的长征。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吴焕先英勇牺牲。红二十五军在军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的领导下,经过了一年的转战,1935年
期刊
晓飞(化名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治疗中心学员):一个学年,几门课程考试不及格,挂了十几个学分,学校规定20个学分就退学了,所以当时很着急。  晓飞的父母得到消息,急忙坐火车赶到北京。他们发现晓飞的生活已经乱了套,他像着了魔似的,成天守着电脑玩网络游戏。  晓飞:一个学期基本没上课,就听了一两节课。从开学到期末一直在玩,每天早晨6点钟起来,一直玩到夜里11点睡觉。  尽管父母和老师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晓飞
期刊
时钟曼:首批进入西藏的女兵,在高原上收获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图1)  李宁:时钟曼的战友,一同进入西藏的女兵(图2)  徐水亮:18军战士,跟随部队进入西藏,作为一名男兵,他见证了进藏女兵们的艰辛和幸福(图3)  1954年5月1日,北京一个普通的四合院里,一场简朴的婚礼正在举行,来宾们在签到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不大的房间里洋溢着大家对这对新人的祝福……  主持人:新郎,新娘分别是曾任进藏部队
期刊
呼伦贝尔地处中国的最北端,每年春、夏、秋三个季节加在一块儿,只有100天。剩下的8个来月,都是大雪封山、严寒刺骨。就是这么个地方,传说中它竟然藏着宝藏。呼伦贝尔相传是古代鲜卑族的祖宗发家的地方,鲜卑人就是从这里长驱直入、直捣中原。之后,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曾经派人带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前往呼伦贝尔的大鲜卑山祭祖,在大鲜卑山留下了一笔巨大的宝藏。但是,1500年来,没有人找到它。就在人们快把这个传说忘个
期刊
我们已对玉有了基本的全面的了解了。这一讲,对玉做个总结。  玉的本质是什么?美石为玉,其本质就是美丽的石头。中国玉的概念比较宽泛,有人拿来一块石头问这是玉吗?按照严格的标准,可能不能称之为玉,但确实是一块美石。比如雨花石,从古代的角度看,就是一块玉。  美石为玉,标准是什么呢?古人已经做过总结了,玉有五德,这就是玉的标准:仁、义,智,勇、洁。五德是最基本的标准,这个标准一直影响至现在。  我们说五
期刊
一座规模宏大、形制特殊的西汉墓葬逐渐显露出来,  就在这座墓中竟然完好保存着50多斤2000多年前清澈幽香的古酒。    2003年,西安市北郊的一处工地上,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工作人员正在考古勘探。在这座被盗多次的西汉古墓的主墓室,考古工作人员只发现了人的头骨和一些散乱的玉片,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文物出现,队员们非常失望。   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孙福喜说,经我们对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的研究,断定它
期刊
2008年9月的一天,在云南省泸西县的一个村子,两名村民准备到村后山腰上的老水塘里捞些泥鳅。可是一网下去,捞上来的却不只是泥鳅。一只大概四五厘米长,半截乳白,半截橘红的小东西格外闪眼,两个村民惊讶了。消息在附近村民中迅速传开,人们纷纷来观看这个怪异的小东西(图1)。  村民:哎呀,这是虾子吗?为什么会像这样?有红得透明的,有银白色的,跟虾的脚不一样,它是往上长的。  村民:它像虾子,又不像虾子。它
期刊
生命的存在需要能量,几乎所有动物获取能量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一套与生俱来的动力源泉;一套把食物变成能源的消化系统。它是怎么工作的?动物是如何进化出如此种类繁多的消化系统的呢?要了解进化就要从内脏开始。    食物一进入动物嘴里,转化过程就开始了。经过咀嚼,添加水分,唾液分解,再由舌头攒成可以下咽的松软食团,食物滑下食道,在胃里搅拌,和强大的消化酶、胃酸混合在一起。在胃里停留4到5个小时后,食物几乎完
期刊
1964年1月,北京平谷一家医院的护士张秋兰,突然口鼻出血不止,经检查确诊为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就是俗称为血癌的白血病。  20世纪70年代以前,白血病几乎是不治之症,绝望中的张秋兰找到了北京人民医院血液病专家陆道培。这位只有33岁的血液病专家,已经进行了9年的白血病研究。  白血病人的造血机能坏死,骨髓不能再生新的血液细胞。骨髓移植,把健康人的骨髓移植给白血病人,从根本上恢复病人的造血功能。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