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七年级美术课动手课堂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z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受传统教育理论和观念的束缚,美术课一直不受学校与学生的重视。为了改变美术教育这一困境,我以新课改为背景,立足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出发点,进行了“创建美术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动手课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与观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实施新课程改革。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但是由于传统的美术教育观念根深蒂固,重视的是教师“怎么教”,忽视了学生“怎么学到东西并做出来”;教学过程缺乏多样性和综合性,过分注重对学生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背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所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兴趣自然就不想动手去做了。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去动手、去研究美术带来的乐趣呢?笔者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一、与学校方面沟通,使其重视美术课外活动
  大多数在农村从教的工作者都面临这样的困境:要组织学生开展美术课外活动非常困难,情况很不乐观,大都是应付了事、走马观花做做样子而已。原因大致都相同:学校重视度不够,认为美术是副科,与升学无关,不必浪费太多时间去学习。于是少设甚至不开设美术课,导致学生也不关注这一学科。对此,我做了一系列的努力,积极与学校方面沟通,使学校管理层认识到在未来建设者的文化素养中,美术素养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美术课程中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课程,不仅能训练学生对线条、色彩、形象、结构在视觉上的敏锐性,同时培养了他们对形体比例、空间透视、色彩感受的认识及初步的表现技能,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心智、健全人格、丰富感情,使之有健康的、美的内心世界,从而提高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一个健康的、美的内心世界,以及丰富的感情,对其以后的成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美术教育对学生来说,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人发展中的一项必修科目。学校方面重视美术学科,与之相关的工作便可更好地开展。
  二、采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图案基础一一写生变化”一课,在讲解“变化”的几种方法时,我在投影上用彩笔画出简化的鱼、兔子,几何化的松鼠、青蛙,夸张的小猪、梅花等,这些简练的图案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讲“添加法”时,在鱼身上添加莲花,在梅花上添加喜鹊,再问学生有什么寓意。学生经过思考,可回答出“连年有余”“喜上眉梢”的寓意。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但掌握了“变化”的几种方法,而且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急切地想动手去表现自己的内心想法,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
  传统美术课的教学方法是这样的: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画,让学生照着临摹,或者是指定某一本书上的图片让学生临摹。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刻板,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和提高,只是适度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罢了。我力图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开始采用新的教学思维、新的教学方法,不再只是让学生临摹,同时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动脑、动手,如创意画、做模型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加强。
  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
  1.创设一定的情境。
  合理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更能推动学生动手积极性的提高。要进行美术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水平出发,创设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动手意愿增强的教学情境。比如在讲解“童话的小屋”时,教师可以针对美术教学中的“童话”这一特点,为学生讲一段童话故事,突出强调那些童话世界里的建筑物,引導学生想象,让学生创作出一幅属于自己的童话小屋图。
  2.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促进学生发现美感,引导学生动手绘制。
  教师在展示图片时,应考虑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喜好,要选择那些在学生认知范围内的作品,选择的原则是具有美感、充满童趣。另外,教师自己的作品、学生绘画作品中的佼佼者也不失为选择的对象。但美术课堂不仅仅是欣赏,更要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要将作品的美变为学生笔下栩栩如生的画面,让学生了解美术的魅力。
  3.开设手工制作课,促进学生动手实践。
  手工制作是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手工制作活动的多样性,如折纸、陶艺、雕刻等,让学生找到其中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动手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比如在讲解“说话的玩具”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会说话的玩具,学生必须动脑思考制作什么样的玩具,并动手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美术的认识。
  1.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兴趣。
  新课程改革强调美术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的联系来讲授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比如在讲“家居环境设计”这一课时,让学生先来讲讲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居,如客厅家具怎么摆放,卧室、厨房、卫生间怎么设计等,然后欣赏设计师的家居设计作品,接着讲家居设计的特点、应注意的问题、设计的步骤,并做简单的演示。随后讲了作业的要求,并鼓励他们完成后展示给其他同学欣赏。在这样的气氛下,学生有了画画的灵感,有了设计的兴趣,便能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居设计画出来,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的目标也很明确。
  2.设计恰当的课堂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教师开始授课之前的重要环节。成功的导人能为整节课做好铺垫,使课堂内容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3.用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也会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批改作业时要坚持“面批”,及时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用正确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养成。
  正确的评价方式能增强学生的信心,促使自主探究学习的活动在美术课堂中持久进行,使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评价方式可多样化,如展示评比、学生评、教师评、自评等。
其他文献
【摘要】词汇不过关是学困生英语学习的拦路虎,机械、单一的词汇教学现状必须改变。因此作者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针对初中英语学困生词汇教学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阐述如何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应用软件、英文歌曲、游戏、思维导图和小组合作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困生提升英语学习兴趣,增强自信,找到英语词汇学习的正确方法。  【关键词】直观法;多媒体;思维导图;小组合作  学习语言不能没有单词,学好英语就必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与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已经是人类交往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而美国心理学家塞.罗杰斯则说:“音乐是唯一的宇宙通用的语言。”那么这两种语言在我们的教学中是否能够碰撞出“火花”呢?如果将学唱英语歌曲(歌谣)与小学英语教学完美结合起来,那么英语歌曲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闪现出独特的魅力,英语歌曲将用自己的“魔力”赋予小学英语教学生命,英文歌曲将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神助攻”的作用。  
【摘要】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词汇课、阅读课、读写课和单元复习课等课型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把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把学过的词汇进行分类、整合,形成一张知识网。促进知识结构化,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课堂教学;记忆力;思维能力  花都区近两年一直在强调科学课堂。何为科学的课堂:我认为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洞悉学生,让其快乐学习,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综合实践课堂中、活动实践中不仅锻炼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够深化并巩固知识。自己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并得到快乐。所以说:经历是一种财富,只有善于汲取养料,才能使自己更快地成长。  【關键词】洞悉学生;巩固知识;学习;成长  从接手《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始,一直以来,我不知从哪儿入手,上课总是机械地按照理所当然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生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二、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标准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2课中的一首儿歌,这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儿歌设置下雪的情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的形状特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点,也是教与学的难点。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如能做到贴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运用多元评价、表扬激励等方式,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乐于作文,勤于动笔,就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对小学生作文的“门路”提出了一些粗浅见解,探索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以求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探路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必不可少的重
【摘要】教育要从“心”开始,教师惟有心中充满爱,才能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中,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指引学生发展成材。本文从教师必须具备的四种“心”进行探讨教师如何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伴学生成长,助学生成材,让学生们在师爱的阳光下快乐学习,幸福度过学校生活。  【关键词】爱心;宽容之心;信心;精心  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学校为了谋生和发展,成绩和升学率才是硬道理,所以就有了残酷的“月考排名”
[摘要]自然拼读法主要是通过让孩子直接学习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在字母、字母组合与发音之间建立直接联系,最终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本文阐述了在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各个阶段英语教学中自然拼读法的应用。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 小学英语教学  自然拼读法最早产生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它主要是通过让孩子直接学习26个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而不是它们的名称音(如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进入21世纪,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这几年,我注意到班里的后进生中有一个特殊的孩子——多动症(具有暴力倾向)的小维。他不同于一般的后进生,更敏感,更易受到伤害。如何教育多动症(具有暴力倾向)孩子,成为当今一个不容忽视的全新的课题。在这方面,我不断地探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建立特殊孩子档案,给予特别的关注  班主任在接到班级时要主动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