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及其多样性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e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调查分析,进而讨论影响其鸟类多样性的因素,以期为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提升和鸟类生境优化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采用样线法对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和各生境类型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12目36科70种鸟类,其中雀形目鸟类54种.结果表明:(1)随季节更替,鸟类的物种丰富度及其多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秋季鸟类丰富度(58种)及多度(1 607只)最高,冬季鸟类丰富度(32种)及多度(1 094只)最低;(2)湿地公园内各季节间鸟类的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秋季最高,冬季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季节间群落相似性存在差异,其中冬季与春季最低(0.62),春季与夏季最高(0.81);(4)各生境类型鸟类丰富度差异明显,林地生境鸟类丰富度最高(54种),库塘生境最低(15种);(5)可通过增加湿地公园生境类型、丰富植被群落结构以及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扰来提升湿地公园的鸟类多样性.
其他文献
为精细刻画冶炼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从华南地区某废弃锌冶炼场地采集了302个土壤样品,采用ArcGIS插值法研究重金属空间分布,结合土层结构分析重金属迁移规律,通过Moran’s I 指数识别污染热点。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超标率分别为Zn(81%)、As(65%)、Pb(56%)、Cd(53%)、Hg(40%);生产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呈现“斑块状聚集”,空间分异性明显;污染热点为浸出渣干燥
通过卫星追踪器和AcrGIS工具研究扎龙湿地越冬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群体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食物是散养丹顶鹤在野化过程中越冬地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散养成体丹顶鹤自幼与人类近距离接触,即使放飞后仍不畏惧人类,选择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附近越冬并筑巢繁殖后代。亚成体丹顶鹤越冬地点并不固定,整个越冬季节处于游荡状态,具有较大的飞行距离(10 d累计飞行40 km)和活动范围(30
<正>“大概念”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热词”。刘徽教授在《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一书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大概念教学在学习教育与现实世界、现在与未来之间搭建了一座牢固的桥梁。”“大概念”之“大”,本质不是内容之大,而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任务设计,帮助学生形成知识建构,发展核心素养。神话源于先民的生活,在远古时代,神话与现实并无一线之隔,神话故事是人类对世界最初的构想与认知。因此,准确感受
期刊
以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及数字滤波网络基本结构为线索,探索如何借助Matlab软件有效开展IIR数字滤波器的课堂教学.IIR数字滤波器借助系统函数H(z)的分解方法,总结了I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网络结构.借助Matlab函数,采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双线性变换法和直接设计法完成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求得系统函数H(z).编写Matlab脚本程序,设计输入序列,通过IIR数字滤波器的直接型、级联型和并联
<正>大自然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资源和丰富的生态产品,但全球正面临生物多样性锐减、人与自然关系失调带来的挑战,其中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尤为突显。当前,一种较为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发展以野生动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手段。这种观点认为野生动物旅游能够为物种保护工作筹措资金;为动物栖息地(自然保护地)周边社区带来经济收入,缓解社区与野生动物冲突;还能够促进游客对野生动物的了解,培育游客
期刊
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发生巨大变化。注重高质量发展和质量效益等特征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背景下,互联网新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使企业间连接生态化、企业经营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定制化;使用户间连接密切化、用户运营平台化、用户需求个性化。互联网企业基于先进数字技术,积极进行商业模式跨界,通过整合不同企业、行业的资源与用户充分互动,了解和满足顾客需求,提升竞争优势。虽然业界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已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变化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出场、革命话语体系的转向、建设话语体系的继替、发展话语体系的接续和复兴话语体系的张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演进中不断丰富和革新的,但在不同阶段的话语体系的转换过程中又体现着基本一致的内在逻辑。回顾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演进历程,总结话语体系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和基本经验,
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但肩负国家能源和粮食生产的重任。在资源有限、需求不断扩张的背景下,探究水-能源-粮食资源的空间错配给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可为流域高质量发展及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基于中观尺度,构建黄河流域地级市水-能源-粮食系统综合评价框架,分析了流域内各地级市的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8年,流域内各地级市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