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材料作文提供的写作空间更加广阔,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吃透材料、选准角度成为作文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顺向思维 抓关键词句
准确定位阅读材料是“选准角度”的前提。文段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我们务必要关注。在审题时如果能顺着命题者的思路,抓住这些关键词往往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材料中蕴含材料主旨或提示话题范围的具有导向意义的观点句我们称之为关键句。它是把握材料、准确提炼文章主旨的突破口,围绕关键句去作文,一般就不会偏题。关键句通常会出现在材料的未尾,甚至会在最后一句话。例如下面的材料:
上帝召开了一次会议,了解他自从赐给鸟儿翅膀后,鸟儿是怎么使用的。
鹰说:“ 我用我的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
鸵鸟说:“我用腿在地上奔跑,翅膀对我毫无用处,它成为我沉重的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了鳍,它让我能像鱼一样在海洋自由来往。”
这时,上帝发现会场里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什么?”
人说:“你虽然没有赐于我翅膀,我却可以作灵魂的飞翔,可以达到脚步所不能达到的地方。”
“我却可以作灵魂的飞翔,可以达到脚步所不能达到的地方”一句,是这则材料的关键句。它出现在末尾,“灵魂的飞翔”又是其中的关键词。“灵魂的飞翔”即思想的放飞,它体现了人类智慧的伟大。人类正是在这只无形的翅膀的引领下,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所以“思想”作为专属于人类的无形的翅膀,其作用远远高于鸟类的有形的翅膀。据此我们可以有如下立意:①美好灵魂是人的双翼,可以带人飞到梦想的天堂;②放飞自由的灵魂;③有梦想就能飞翔;④保持对未知的向往,成就人生的伟大。
二、逆向思维 由果溯因
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以果溯因,逆向思维立意,是新材料作文审题时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请看下面的材料:
绿萝很好养,折上几枝,放进盛水的玻璃瓶里就行了。摆在桌上,眼前一片绿意。可让人遗憾的是,它在水里慢慢生了根之后,几乎就不再生长,没精打采,枝蔫叶稀。是缺少阳光?放到窗前晒些日子,不见起色。是氧气不足?打开窗子常透透气,也没效果。后来,试着往水里投了一把石子,原来在水中飘来飘去的根须似乎一下有了依托,它们使劲往下扎,把石子紧紧缠住。没过多久,绿萝就绿油油的,枝繁叶茂了。
在这则记叙性材料中,绿萝由之前的“没精打采,枝蔫叶稀”最终转化为“绿油油的,枝繁叶茂”,原因何在?有了依托。依托是什么?是材料中的 “石子”,“石子”是“根”,是“基础”、“依靠”。由此我们可以立意为:①人生需要扎根;②找到漂泊的根,走出坚实的人生;③缠住品质的根,给心灵留下一片净土;④扎好你的文化之根。
三、发散思维 多角度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成功审题是建立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的,要想读懂材料必须要弄清楚材料涉及的人、物、事,同时还要理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一则材料,如果它有多个陈述主体出现,我们可以尝试就相对主要的叙述主体切入进行分析。例如下面的材料:
在纽约的一场旧物拍卖会上,拍卖师拿出了一把看起来很破旧,磨损得非常厉害的小提琴。他拨了一下琴弦,发现它已经严重走调。会场发出了一阵笑声。拍卖从10美元起价,直到0.5美元也没有人拍下。这时,一位老人走上台,他拿出一张纸,细心把琴上的污痕和灰尘擦去,一丝不苟地给每一根琴弦调好音,然后将它轻轻地放在肩上,开始演奏。美妙的旋律从这把琴中流淌出来,所有的人顿时全神贯注——这是他们有生以来听过的最美好的音乐。拍卖师再次出价,最终以6000美元成交。
此则材料涉及“古琴”、“老人”、“拍卖师”、“买家”四个叙述主体,材料对“拍卖师”描述较少,与材料关系不大,立意时不宜由此切入,我们可以其他三者为突破口来立意。如果着眼于“小提琴”,可以立意为:①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②是金子总会有闪光的时候;③人才须雕琢。如果立足于于调琴的“老人”,可以立意为:①社会需要千里马,更需要伯乐;②发现人才的人最可敬。如果着眼于“买家”,可以说: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当然还可以根据材料间的内在逻辑辩证思维,立意为:任何事物的价值的实现既需要外在条件的促成,又需要内在潜质的具备。
【作者简介】
李涛,高级教师,执教于江苏新海高级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责任编辑 王秀梅
一、顺向思维 抓关键词句
准确定位阅读材料是“选准角度”的前提。文段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我们务必要关注。在审题时如果能顺着命题者的思路,抓住这些关键词往往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材料中蕴含材料主旨或提示话题范围的具有导向意义的观点句我们称之为关键句。它是把握材料、准确提炼文章主旨的突破口,围绕关键句去作文,一般就不会偏题。关键句通常会出现在材料的未尾,甚至会在最后一句话。例如下面的材料:
上帝召开了一次会议,了解他自从赐给鸟儿翅膀后,鸟儿是怎么使用的。
鹰说:“ 我用我的翅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
鸵鸟说:“我用腿在地上奔跑,翅膀对我毫无用处,它成为我沉重的负担。”
企鹅说:“我已把翅膀变作了鳍,它让我能像鱼一样在海洋自由来往。”
这时,上帝发现会场里还坐着一个人,便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什么?”
人说:“你虽然没有赐于我翅膀,我却可以作灵魂的飞翔,可以达到脚步所不能达到的地方。”
“我却可以作灵魂的飞翔,可以达到脚步所不能达到的地方”一句,是这则材料的关键句。它出现在末尾,“灵魂的飞翔”又是其中的关键词。“灵魂的飞翔”即思想的放飞,它体现了人类智慧的伟大。人类正是在这只无形的翅膀的引领下,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所以“思想”作为专属于人类的无形的翅膀,其作用远远高于鸟类的有形的翅膀。据此我们可以有如下立意:①美好灵魂是人的双翼,可以带人飞到梦想的天堂;②放飞自由的灵魂;③有梦想就能飞翔;④保持对未知的向往,成就人生的伟大。
二、逆向思维 由果溯因
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以果溯因,逆向思维立意,是新材料作文审题时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请看下面的材料:
绿萝很好养,折上几枝,放进盛水的玻璃瓶里就行了。摆在桌上,眼前一片绿意。可让人遗憾的是,它在水里慢慢生了根之后,几乎就不再生长,没精打采,枝蔫叶稀。是缺少阳光?放到窗前晒些日子,不见起色。是氧气不足?打开窗子常透透气,也没效果。后来,试着往水里投了一把石子,原来在水中飘来飘去的根须似乎一下有了依托,它们使劲往下扎,把石子紧紧缠住。没过多久,绿萝就绿油油的,枝繁叶茂了。
在这则记叙性材料中,绿萝由之前的“没精打采,枝蔫叶稀”最终转化为“绿油油的,枝繁叶茂”,原因何在?有了依托。依托是什么?是材料中的 “石子”,“石子”是“根”,是“基础”、“依靠”。由此我们可以立意为:①人生需要扎根;②找到漂泊的根,走出坚实的人生;③缠住品质的根,给心灵留下一片净土;④扎好你的文化之根。
三、发散思维 多角度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成功审题是建立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的,要想读懂材料必须要弄清楚材料涉及的人、物、事,同时还要理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一则材料,如果它有多个陈述主体出现,我们可以尝试就相对主要的叙述主体切入进行分析。例如下面的材料:
在纽约的一场旧物拍卖会上,拍卖师拿出了一把看起来很破旧,磨损得非常厉害的小提琴。他拨了一下琴弦,发现它已经严重走调。会场发出了一阵笑声。拍卖从10美元起价,直到0.5美元也没有人拍下。这时,一位老人走上台,他拿出一张纸,细心把琴上的污痕和灰尘擦去,一丝不苟地给每一根琴弦调好音,然后将它轻轻地放在肩上,开始演奏。美妙的旋律从这把琴中流淌出来,所有的人顿时全神贯注——这是他们有生以来听过的最美好的音乐。拍卖师再次出价,最终以6000美元成交。
此则材料涉及“古琴”、“老人”、“拍卖师”、“买家”四个叙述主体,材料对“拍卖师”描述较少,与材料关系不大,立意时不宜由此切入,我们可以其他三者为突破口来立意。如果着眼于“小提琴”,可以立意为:①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②是金子总会有闪光的时候;③人才须雕琢。如果立足于于调琴的“老人”,可以立意为:①社会需要千里马,更需要伯乐;②发现人才的人最可敬。如果着眼于“买家”,可以说: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当然还可以根据材料间的内在逻辑辩证思维,立意为:任何事物的价值的实现既需要外在条件的促成,又需要内在潜质的具备。
【作者简介】
李涛,高级教师,执教于江苏新海高级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责任编辑 王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