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议标准,再荐人选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优工作稍有不慎,易引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将自己置于非常被动的局面。所以,评优标准应以班级议事的形式事先确定,避免师生仅凭印象做出评选,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一、未雨绸缪,共议标准
  首先,班主任务必在班级组建之初,制定班规时,就将评优标准和方法纳入其中,让学生和家长都知晓,达成共识。
  初一上学期,周五的一次班干部例会上,学生提出我班需要确定班级评选各项优秀的评分标准的议题。同学们纷纷就此发表意见,达成共识:优秀的标准不能只重成绩,除学业情况还需要考虑每位同学的常规表现,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劳动实践等各方面表现。积累过程性的评价,在评优时,将每位同学的过程性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这样相对更公正。最后,经过商议,形成了我班的过程评价方式——每天两位值日班长对每位同学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并详细记录,放学前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分。每周五由两位纪律委员对一周情况进行总结,将每位同学本周的得分录入电脑,以此作为评优依据之一。
  二、参照标准,提名候选人
  评优任务下达到班后,班委成员和小组长召开会议,共同商讨此次推优的相关事宜。依据评选奖项的要求,结合每位同学操行评分排名来确定候选人名单。评优实行差额选举,推优名额与候选人名额按照1:3的比例来确定。确定好候选人后,由班长打印候选人名单,贴于教室公告栏内,在全班进行公示。公示需要注明此次评优的项目、标准,候选人姓名,操行得分及排名,公示期为3天。接下来由全班同学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在全班进行投票选举,得票高者就是本次评优项目的最终人选。
  (四川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 张仁珊)
其他文献
班主任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提供议事的时间和空间,还要有相应的奖励措施来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他们真切地体会到议事带来的成就感。奖励的形式要多样,奖励的层面要广泛,奖励的氛围要热烈,但不管是大赞还是小奖,都要公开公正。  送掌声。掌声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班主任在班级议事时要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及时给学生送去鼓励和赞赏。准备发言时,一句“掌声鼓励”能使学生鼓足勇气发表自己的见解;发言完毕时,一
期刊
“老师,按照学校的规定,这次采茶劳动所得归我们自己所有,是吧!?”  刚进茶园不大一会儿,班上的几个调皮鬼就慢慢地向我围拢过来。  “放心吧,按照规定,采茶劳动所得全部归你们个人所有。”  “嘻嘻,那我们今天采茶可要使劲啊!”听到我说钱归个人所有,一向嬉皮笑脸的张斌顿时来了劲儿,“杨老师,到时候我们一起凑份子出去撮一顿,怎么样?”  “一群标准的吃货!”我说。  可是,到底该怎样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
期刊
这两个案例中的班级议事活动都很成功,也很顺利,于是就给人一种感觉,好像班级议事,一抓就灵。其实事情远没有这样简单,这两个班级议事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具备了成功条件。可以看出,这两个班人文环境都比较好,学生多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没有很大问题,至少在贫困生补助这件事情上,无论是讨论者还是接受补助者觉悟都比较高,这样一来什么事情都好办,也就有了发扬民主的思想基础。可见这两个地区或这两所学校,风气还是比较好
期刊
班主任没有必要在班级民主评议会上公开贫困补助名额一事。如果用班级民主议事来讨论决定贫困补助资格,就得把所有写申请的学生情况如实地告知班级全体学生,那样不是让那些不想让别人知晓自己家庭情况的学生受到更大的伤害吗?每当难以确定人选或学生对其他申领者有异议时,我会召集班委小范围商讨,学生和家长并未因此有感到不公的情况和言论,不管是得到补助或没有得到补助的。  (贵州赤水市第一中学 王聂海)  个人以为,
期刊
我做年级组长时,亲眼见到一个女生,一脸气恼地将一张奖状撕成碎片,狠狠地将碎片丢进垃圾桶,转身扬长而去。  疑窦丛生的我问女孩的班主任:“她性格如何啊?”“看起来有些刚烈,但不惹事。”“成绩怎样?”“在班上前5名吧,很努力。”  “跟同学关系怎么样?”“还可以吧,不过不像其他女生那样喜欢扎堆,多数时间看她都在座位上安静地看书。”  “这次表彰大会她可是五星级优秀啊。”我说。  “是啊,我就是看她各方
期刊
今天接到学校的通知,“扶贫补助的名额到了,每班四人,放学前把名单上报到总务处。”我急忙打开班主任手册,开学初学生报名的时候,就有不少家长把家里的贫困情况备注在学生名单后面。我们班有七个学生符合条件。  这种情况,班主任一般都是按孤儿、单亲、残疾、贫困的顺序来排。我想实在不行也只有这么办了。但是这样排下来,排在最后的两个父母残疾的学生家里的确很贫困,班级的同学们也都知道,我想为他们争取一下。  于是
期刊
学校即将举行红歌大赛,我有点担忧。红歌对现在的孩子已经没太大的吸引力,想要学生以一种理想的状态融入活动之中肯定是比较困难的。该如何是好呢?  果然,一部分学生在一开始的选歌和练唱环节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抵触情绪,消极应对。不管他们是对歌曲选择有意见,还是对组织方式有意见,既然学生在问题面前自有想法,那就让这些想法公开进行碰撞。也许,通过大家的协商和磨合,最终会出现一个大多数学生都会接受的活动方案。我请
期刊
接到学校布置的周轮扫的任务,已是三月芳菲正当时。班长小双在晨会上宣布:“下周就是我们班周轮扫了。下面我们请老师宣布周轮扫的具体要求。”  望着窗外,春意正浓。我不紧不慢地说:“周轮扫的具体位置是大操场、篮球场和跑道、学校大门口、主席台,包括健身器材处的迎春花坛和音乐教室门前的樱花园。今天利用晨会时间我们制定一下劳动方案。”  说着,我出示一份拟定好的讨论计划。  1.劳动时间  2.劳动小组的优化
期刊
很多会议的正式议程时间沉闷乏味,组织者参会者都备受煎熬,会前焦虑、会中郁闷、会后抱怨(同咱们在制订班规时的状况何其相似啊),但是在茶歇时间却一个个四处寻机攀谈积极交流,萌发出很多有价值的见解。由此受到启发,哈里森·欧文研发了一种高效会议方法——“开放空间”技术(OST:Open Space Technology)——通过提供一个提倡自我承担责任的场合,每个参与者可以在会议主题框架下,提出自己关心的
期刊
班级议事已成为班级事务必不可少的管理策略,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心智尚未成熟,所以在议事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不如人意的情况,导致议事议而不决,决而不断,此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休议。即叫停议事。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引领者,应该在学生议事出现负面影响的时候及时叫停。在议事过程中,难免出现学生情绪激动,失去理智的时候;不能达成共识时,议事成员众说纷纭,再争论下去也没有结果,这时教师应该启动休议议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