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医护人力资源错配与反思r——基于新冠疫情突发地湖北省的经验证据

来源 :商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j978879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使医护人力资源随时间出现数量错配和空间上的结构错配.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地湖北省为例,首先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测算医护人力资源的时间错配度;其次,考虑到疫情以各交通枢纽为扩散点向人口密集度较高的地区蔓延,其偶发性和差异性导致医护人力资源出现空间错配,本文选取湖北省疫情较重的时间点,利用横截面数据测算各省医护人力资源空间配置耦合度,并依据错配程度将各省划分为紧缺型、协调型和富裕型地区;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全国医护人力资源统筹优化调配方案.研究表明,需要构建持续更新、动态监管的时效性医护人力资源共享平台,以及信息全面、地域覆盖的网格化医护人力资源共享平台,以提供特殊时期医护人力资源的科学统筹和区域规划.
其他文献
在教育教学生活中,教师难免有许多困惑。比如,怎么解决工作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压力?一天只有24小时,时间如何安排?如何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上得很精彩?如何转化后进生?等等。   面对困惑时,我多么希望有个引路人,来指引自己。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如灯塔一样,给广大教师指明了方向。这是一本活动的教育学,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用手册。书中的劝告和建议通俗易懂,完美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
永续债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可有效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优化企业债务结构,且还款期限灵活,因此备受企业青睐。本文以海南航空为例,对海南航空发行永续债的动因及经济后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永续债不仅有效补充了企业的流动资金、提升了偿债能力,还拓展了新的融资渠道、增强了企业的再融资能力,使企业得以进一步发展。但由于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并不适用于永续债,其存在的风险和漏洞可对企业的权益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发行方、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要理性分析、加强监管,以促进永续债健康发展。
从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现实出发构建金融科技约束下异质性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局部均衡模型,从理论层面剖析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倾向的影响机理;采用文本挖掘技术测算得到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选取2007—2017年中国130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就金融科技对银行业风险承担的整体及其异质性影响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形关系,即早期金融科技发展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但随着金融科技相关技术发展成熟,在后期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增
财务管理专业旨在培养企事业单位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文章在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特点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成果导向和新时代的背景,对预期学习目标和相应的教学活动组织进行了设计。配合OBE的教学理念,重点探讨案例教学改革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案例教学的改革主要针对案例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根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设计了学生评价体系和案例效果评价体系;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针对几种主要的线上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线下教学,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智能会计时代,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价值愈发凸显,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提出更高质量的要求,亟待高校能够基于社会发展需求对会计专业培养模式进行革新。文章以OBE工程教育模式为基础,通过成果导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管理会计人才,以期为高校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均衡汇率作为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相一致的汇率,在其形成过程中影响着宏观经济的各个变量,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本文基于动态均衡汇率理论,从宏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际贸易关系协调、国际收支平衡等角度阐述了人民币动态均衡汇率机制的现实意义。但由于我国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尚未完成放开,人民币汇率均衡点不能进行有效测算,并且受相关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工具的制约,使得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动态均衡面临一定的困难。因此,现阶段人民币动态均衡汇率应与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经济基本面、外汇储备量相匹配,以早日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促
内容提要: 先进制造业GVC升级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探讨先进制造业服务化推动GVC升级的机理及二者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先进制造业服务化显著促进GVC升级,价值链整合在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GVC升级关系中起中介效应,FDI和技术水平在先进制造业服务化与GVC升级关系中起正向调节效应。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价值链整合  中图分类号:F426 文
为减缓银行顺周期行为、防范风险传染,央行于2016年推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开展了宏观审慎政策在中国的实践,而如何对此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是当前面临的前沿问题.本文以MP A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120家商业银行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宏观审慎政策对银行顺周期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后,中小银行的顺周期行为明显降低.具体地,与国有大型和股份制银行相比,宏观审慎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商行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的顺周期信贷行为,提高了其流动
内容提要: 自我国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失衡,企业杠杆率不断攀升,尤以僵尸企业问题最为严重。本文建立的包含金融加速器和两类异质性企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探析财政补贴、僵尸企业和经济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稳增长、调结构的宏观政策目标提供政策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僵尸企业的破产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会导致银行风险和失业率的升高;脉冲模拟分
目前,VIE模式已成为我国TMT公司进行境外上市的首要选择,不仅可以为其境内实体拓宽融资途径,还可为境外投资者输送经济利益,以此来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的资本投入。但VIE模式企业在其公司治理过程中需要遵循境内外两套不同的公司治理制度,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势必存在分歧,从而引发公司治理风险。本文分析了VIE模式企业存在的风险特征,并从协议控制、董事会治理及信息披露三个角度分别提出相应的措施,通过分散境内VIE实体股权、确保境内外董事会利益一致、两职分离逐步放权、完善境内VIE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来更好地规避风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