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动物志的时代图谱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deaiqi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谱系、叙事方程与多重行动元的历史根源: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类型学研究》一书,页数并不算多,所涉及的作品也不详尽,粗读一遍,却给人沉甸甸的感觉。作者陈佳冀从知识考古开始的对动物理念的源头探询,把新时期的动物叙事纳入一个古今中外深广的知识谱系中,并且以年度为时间单位、以功能项为特征进行抽样,深入语言结构的深层分析,发现母题与类型的诸种基本模式。这就使他“实现语言结构、功能形态研究与深层历史、民族文化伦理层面的人类學范式的最佳结合”的学理宏愿,直接体现在民族志、时代志的抽样标准中,与基督教世界动物权益倡导者们掀起的浩大运动形成了呼应与对话的关系,呈现出中国的动物叙事不再是对西方世界的被动反应,有着自己源自历史深处的积极建构;研究者也不再满足于琐碎现象的罗列,有能力在借鉴二十世纪以降形式文论的普遍方法的同时,与对象在互动中建构可行性数理模型的能力。其实建模的方法也有着传统学术的渊源,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易经》八卦的卦象最初应该是用来记录气象的,伏羲的时代把它整理成一个宇宙的基本模式,“文王拘而演周易”,观测的条件没有了,就把它平面化为一个更加复杂的数理模型,此后的爻文与传等都是后人重新阐释的文字。这就是新一代在正常的学术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文知识者的优势,广阔的文化视野、文理兼通的知识结构与良好的外语水平,加上专业化的思维训练,都使他们的学术创新植根于扎实的知识准备中。
  随着现代性带来的环境危机越来越深刻,生态人类学在迅速兴起,物种的多样性理念成为全球人类的共识,而动物也是这个多样性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向原始民族学习与自然和谐共生经验的学理大趋向,民族的植物志观念已然成熟,而在陈佳冀的方法论建构中,客观地呈现出了一个简要而醒目的民族动物志图谱。对于一个古老民族而又是后发的现代国家来说,辽阔的版图、众多的民族与丰富的语言资料,都是天然的富矿,也是自身差异性叙事的物质基础。陈佳冀抽样出的五十六部作品,虽然是按照年代和新出现的功能项为标记,并不主观兼顾作者的民族属性,但客观上呈现出作者民族文化身份的多样与地域分布的广阔,乌热尔图(鄂温克族)、叶广芩(满族)、郭雪波(蒙古族)等都是少数民族作家,而满都麦则是以母语写作的蒙古族作家,他们几乎本身就是民族志的标记与书写者。虽然这些作家多数都是以现代汉语写作,但民族集体记忆转换为新的语言形式之后,仍然置换出无意识中的原始感知经验,体现为熊、虎、鹿、狼等具有图腾意义的动物群体登场,也体现为虚化形的艺术表现手法。就是汉族作家笔下的动物,由于从《道德经》《庄子》《诗经》《楚辞》到魏晋志怪开启的叙事传统,其实不少也是被遗忘和遮蔽了的古代图腾动物,比如张炜笔下的鱼,可追溯到半坡文化中的鱼纹陶盆,庄子散文《逍遥游》,还是道教表现宇宙观的基本喻体一一阴阳鱼。就是马、牛、羊、狗一类驯养的动物,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与渔猎农耕民族久远的依存关系,其文化意义也早已超出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层面,具有精神情感生活对象的文化精神意义。而熊猫、豹子一类濒危动物则是最直接体现着现代生态意识中物种多样性理念、具有警示意义的物种,以之为主体的叙事更直接地与世界潮流接轨,共时性的知识谱系是这些作家创作的思想路径。尽管作家们基本使用同样的语言形式(现代汉语),但文学修辞的艺术手法透露出不同的知识谱系与民族思维的个性特征,多元的思想积淀在多种故事形态中,使思维范式的差异凸显在辽阔的文化版图里,如缩微的地理模型,把一个民族多样的历史记忆,立体化为参差错落的语言结构。唯其如此,才能呈现出与物种的多样性理念相适应的多种叙事类型,在动物伦理与权益的基本主题中纷呈的多种意向,使陈佳冀的归纳具有文本丰富性的可操作前提。
  这也使民族的动物志与时代志高度融合,具有多元共生的立体效果,多重话语最终固化为多种叙事类型,而整体构成则如罗伯特,休斯所谓“……寻找了人类叙事反应的原动力基础”,归根结底,对于动物主体的发现其实源自一个物与对其他物种之间共生关系的生物学本能,由此及彼是动物伦理赖以形成的人类集体心理。而民族的动物志则使丰富多元的故事叙事,交汇成一幅人与自然共生的立体文化造型,迥然区别于基督教国度动物叙事的生态哲学背景。换言之,他的工作在发现共时性的知识谱系时,描述形态(类型)所积淀的历时性文化精神,深层结构是所有知识谱系的来龙去脉得以交织贯通的心灵枢纽。这种精神就是古老的东方民族与自然界高度融合的宇宙观,所谓天人合一,最直接地置换在人兽同体的故事类型中。而基督教世界的动物叙事则始终囿于人与自然二元论的认知模式,无论是动物权益、动物保护、动物福利、动物解放等等,仍然是以人为出发点。简而言之,中国的动物叙事是“天大于人”、万物同一,而基督教世界的动物叙事则是人与天并列,达尔文主义影响下没有情感色彩的抽象的理性分类方式是基本的逻辑起点。在一元与二元的明显差别中,体现着文化基因的异同,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等原始自然观的久远记忆深入民族集体的无意识,在现代汉语的结构中保留了对宇宙自然广大未知部分的敬畏。
  这样的宇宙观影响下的叙事最接近汉语自身多义性的文化属性,因此而使中国的动物叙事普遍带有大寓言的文体特征,所有的叙事类型都在富于启示性的文化寓言中,各尽其职地担当起民族动物志的诗性书写的职责。而达尔文进化论开启的物种歧视,则被无声地消解了,陈佳冀的工作有效地描述了这个富于历史性的时刻。他的工作是从主位开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首先把动物叙事从儿童文学与动物小说的传统分类范畴中分离出来,然后进入客位的归纳,以动物主体与人/动物的双重主体为基本的叙事模式分类,在反复的对比参照中,进一步细化,逐步精化出深层的叙事结构。在陈佳冀之前,由于叙事学理论的引进,对于文学的形式研究已经成果显著,但都是停留在客位的归纳,抽样统计与精深的细化分析尚属薄弱环节。他无疑在这方面下了功夫,本书最打眼的部分是结构语义学影响下从叙事谓语开始的行动元模型的建构,以及相关的图表模式,这无疑是中国动物叙事研究的长足发展,也是叙事文学研究在新世纪的迅速飞跃。   在现代商业社会,文学作品早已进入商品序列,艺术的创新并不是以人文价值为度量衡,更多体现在形式技巧的变革上,人文价值只是寄生或者浸润其中,这已经是普遍的共识。艺术的批评从传统的鉴赏层面深入到语言结构的骨骼框架中,专业批评区别于一般的接受方式,更为精细和数理化,形成更富于时代认知特色的新诗学。这也是实践着几十年前方法热的时代马克思一再被人援引的名言——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是它数学化的水平,形式文论就是要解决文学研究中的数学问题,而语言学是基本的工具。这里有两个必须区分的基本范畴,就好像诗是诗,诗学是诗学一样,前者是艺术创作,后者是理论归纳。而文学研究的科学化是随着科学自身的发展而发展的,当科学已经发现物质无限可分,唯有结构被不断重复呈现的时代,当历史陷入一片苍茫的时刻,文学研究最可为的大概就是在文献的整理和形式建模这两极了。
  形式研究在域外已经成为基本的专业技术,但常常仅限于共时性的语言结构内部,脱离历史语言的大系统,直至新历史主义的出现,才弥合了两者的边界。民族的动物志、时代志角度,使陈佳冀的动物叙事研究具有新历史主义的思维特征,从梳理知识譜系开始,他就脚踏这两极,附录的篇目是初步的资料搜辑,而谓语方程式、行动元的模型和图表模型则是在资料基础上抽样的建模工作。由此内容与形式的两分法也由模式发现和材料的分解与彼此的重叠整合而被超越。这曾经是困扰着几代学人的方法论难题,陈佳冀迎难而上,比较成功地走出了内容形式二分法的困境,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向被忽略的内部研究,借助形式文论得以有效突破。
  形式研究并不是排斥内容的研究,而是像二十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者所申辩的,把历史赋予内容的东西,也同样赋予形式,而且内容方面已经被谈得很多了,而形式方面则尚未得到重视。当形式的研究由韵文进入叙事文体的时候,历时性与共时性两种元素便混融凝固为内在的结构,人文精神与模式识别已然一体化为艺术内部的编码规则呈现出来。而陈佳冀民族志与时代志的研究角度,也在“普乐普和施特劳斯的结合”“语言学与人类学的结合”中,借助知识的考古,阐释了中国动物叙事有别于基督教世界、长期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民族精神的集体心理原型。这样的研究成果,只有借助内在结构的形式研究才能够获得,仅凭现象的罗列是无法深入堂奥的。而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对其知识体系的解构与颠覆,也是克服生态危机溯本求源的工作,民族的动物志由此以独特的差异性,承担起了这个抵抗毁灭的启示作用。
  (《知识谱系、叙事方程与多重行动元的历史根源: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类型学研究》,陈佳冀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即出)
其他文献
看了傅莹作为人大发言人的首次亮相,她的丈夫郝时远觉得“挺好”:“两会期间我们分别住在各自住地,见不了面。发布会结束后,我只发了两条短信给她,表示祝贺,也鼓励她继续努力。”郝时远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3月5日,他在政协委员住地昆泰酒店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专访,讲述了妻子的点滴生活。  当“忙”成为常态  大约是在两会召开前10余天,傅莹告诉郝时远,自己将出任全国人大发言人,直言自
发端于2014年的俄罗斯兴奋剂风波已持续两年,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6年年底,接连爆出几条重磅新闻:先是国际奥委会宣布延长对俄罗斯体育的临时制裁;紧接着,有关俄罗斯兴奋剂问题调查的《麦克拉伦报告》第二部分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公布;几天后,世界有舵雪橇和钢架雪车联合会宣布取消俄罗斯举办该项目2017世锦赛的资格。俄罗斯体育已经因为兴奋剂问题导致100多名运动员失去里约奥运会资格,以及所有残疾人运
前不久,NBA总裁亚当·萧华发布了一条令人震惊和深思的信息:在联盟中,虽然球员们的平均年薪达到700万美元,但许多球员并不开心。萧华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体育分析会议上的演讲中说:“人们只看到了NBA球员的名气、金钱以及随之而来的奢华生活,经常会问‘他们怎么可能抑郁’,但在这些球员当中,很多年轻人真的不开心。”萧华将NBA球员的心理健康作为演讲主题。他告诉听众,前NBA球星伊塞亚·托马斯说过,“冠军争
一、李世民,还是忽必烈?  一直以来,说起明成祖朱棣,学界内外不少人都把这位皇帝和唐太宗李世民相提并论,认为他们两者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一是他们都是通过骨肉相残的血腥方式登上帝位、巩固皇位。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弑兄逼父登上帝位,之后杀尽建成、元吉后人,力图斩草除根;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得江山,之后通过诛十族、凌迟、“瓜蔓抄”等方式屠戮建文臣下,肃清异己。二是即位的不合法性阴影始终笼罩着他们整个
对于城市研究者而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格林湾分校社会学教授兼城市与区域研究室主任雷·哈奇森(Ray Hutchison)并不是个陌生的名字。  作为一位知名的城市研究者,哈奇森与马克·戈特迪纳(Mark Gottdiener)共同编辑出版的《新城市社会学》(New Urban Sociology)影响深远,开创了社会空间模型理论,批判以往学者过分强调技术作为社会变迁的主要推动力,试图将更多的因素纳入
佤邦是缅甸东北部的一个地区,面积与中国昆明市相当,由地方武装“佤邦联合军”统治。其官方地位是缅甸联邦中的一部,实际上该地区由一个独立的地方武装控制。对于佤邦境内发生的事情,缅政府与政府军几乎施加不了什么影响。在诸多方面,佤邦跟与其接壤的中国更为接近。  中国的观察家有时将佤邦戏称为“山寨中国”。“山寨”是汉语里的新词,指对品牌商品的廉价仿冒。在中国沿海的省份,能见到诸如山寨“耐克”运动鞋或者山寨“
沈宗灵先生去世已经好几年了。时问越长,我对先生的怀念也越深。也许随着年龄增长才意识到生命中有多少美好珍贵的东西,可当年却是在不经意的轻慢中度过。好在,我没有错过。  一九八六年秋,我考入人民大学法律系。那时的法律生真的可怜,无法学书可读。在经过“大一”的背书考试后,我就开始了逃课,喜欢泡在图书馆。用赵晓力后来的话说,我们都属于“图书馆派”,区别于那些上课考试用功的“课堂派”。在读书的黄金岁月,没有
现时的年轻球迷不好说,但50岁以上的中国球迷一定对黄向东不陌生。30多年前,他是中国国家足球队的一员骁将,身披6号战袍,司职中场,最著名的就是他那一脚势大力沉的远射。加上他体能好拼劲足,人送绰号:拼命三郎。  关于黄向东的资料不多,在百度上也仅仅能搜到很少的信息,太过简单。那么,先来介绍一下黄向东的基本资料,算是在世界杯年为大黄做一件有益的事。  黄向东是足球城大连人,生于1958年,自小就对足球
世界杯赛事有它独特的魅力,包容是它的魅力之一,任何人都有机会在世界杯的赛场上让全球的足球迷记住他的名字。这是年轻天才展示自己的平台,参与这项赛事会极大地提高年轻人的影响力。  回顾往昔,历届世界杯多次见证了巨星脱颖而出,其中有许多人现在已经成为世界足球的代名词。最典型的例子包括17岁的贝利在1958年瑞典世界杯上打进6球,20岁的贝肯鲍尔在英国举办的1966年世界杯上赢得最佳新人奖。近几届世界杯也
谈到《鲁迅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不能不提到冯雪峰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全集》(一九五八年版)的四位编注者——孙用、杨霁云、林辰、王士菁。除了冯雪峰因病于“文革”中去世,四位先生都或多或少参与了一九八一年版《全集》的工作。但其中只有林辰先生的书信集公开出版了,书名用的是先生的本名诗农,且提及《全集》事较为翔实。这些有关《全集》的书信除去两封是致老友姜德明、王锡荣,略微交代了一下外地出差的行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