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数学分层教学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科学地分组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使所有学生在教师分层教学中都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和提高。
  一、分层备课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 对于教师而言,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就必须备好课。于是,备课是教师上课的前提,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
  (一)目标分层。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大纲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确定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能达到的目标,使学生充分地把握自己的学习主动权。例如“直角三角形习题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基本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看着图形正确叙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重要性质;(2)使学生能够直接应用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重要性质求解一步的计算题。较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解典型的直角三角形问题;(2)使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问题的一些常用技巧,会添加辅助线和用分析法寻求难题的解法。
  (二)教案分层。教师在书写教案时应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置为第一梯级,保证学困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设置为第二个阶梯,使中等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设置为第三个梯级,满足学优生“吃得饱”。
  二、分层授课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做到分层授课。
  (一)施教分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兼顾学困生,提高学优生,带动一般学生。(1)按课型确定分层。(2)按教学内容分层。以函数为例,围绕函数定义、基本形式、基本图象、待定系数法的运用、数形结合的应用逐级确定层次目标,对学困生应重点放在定义、基本图象、简单的待定系数法的应用上;对中等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如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对学优生要设计一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解决与方程、三角形等有关的综合题。
  (二)提问分层。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具有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形成较强的独立人格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抓住知识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回答,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又要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尽量做到 “ 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
  三、分层练习
  所有学生常常被大量的作业所累,成绩好的学生会觉得一些作业简单无必要而不做;成绩差的学生会觉得一些作业太难、做不出而不做。因此面对多层次的学生,就应对作业要求进行分层,练习作业可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对于全体学生都要以“复习性练习—巩固性练习—运用性练习”为基本模式,开展多样性练习。对于选做题,由中等学生选做,学优生全做,以“巩固性练习—应用性练习—尝试性练习”为主。对于思考题则比较强调学练的综合性、探究性,给学有余力的学优生思考。
  四、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是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将学生分成一个个辅导小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于学优生,要精于指导,对于学困生则勤于辅导,中等学生则根据个性特点合理辅导。学困生多数是基础较弱,学习习惯较差,自觉性不高。课堂上教师多一份耐心,多给一次机会,多一些鼓励,课下再给予适当地辅导、点拨,学生的成绩一般都会有所提高。
  五、多层互动
  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这种互动的机会,使其相互得到启发。例如,在讲解一题多解的问题时,先请解题能力一般的同学用一般方法求解,再让同学们进行评议,找到最优解法。如已知二次函数图象过点A(-1,0)和点
  B(2,1),且对称轴为x=1,求此函数关系式。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看法,第一类同学认为设一般式y=ax2+bx+c,将点A,B及对称轴方程代入建立关于a,b,c的三元一次方程组,从而得出函数关系式。第二类同学认为通过对称轴x=1把二次函数关系式设成顶点式y=a(x-1)2+k,再将点A,B代入。第三类同学认为
  A(-1,0)关于x=1的对称点为(3,0),从而把函数关系式设为交点式y=a(x+1)(x-3)。经过热烈地讨论,学生们最终达成了共识。
  六、分层评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其不足又指明其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学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及自我评价与标准评价相结合。
  综上所述,实施中学数学分层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产物。分层教学既要尊重不同学生群体对学习差异的接受,也要尊重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事实上,有些教师在对话教学中存在理解偏差,使一些表面问答式的对话、过程形式化的对话、偏离主题的对话等“假对话”充斥着课堂。“对话教学”应深入文本,教师要发掘出静止的文本背后蕴含着的鲜活而丰富的意义世界,而不是仅限于文本的表面“独白”。  初中阶段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的重要时期,如何帮助学生完成对阅读内容的重组、构建、思想共鸣以
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云南是我国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长期以来众多民族杂居共处,生息繁衍,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因此
期刊
期刊
开学了,第三十二个教师节随之而至.心理预热,庆典、表彰等一切似乎都与往年没有什么不同.但走进山区某些学校,墙壁、地面上依然清晰的淤痕提醒着我们:不久前,这里刚遭受了一
吕叔湘先生说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文’应该包括两个‘文’,一个‘文学’,一个‘文言文’。”他还说:“文学和语言比较,语言是主要的,文学是次要的。”教育部最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熟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但是学生在初中以前很少接触文言文,所以学生在阅读这些浅易的文言文时还是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的。  一、培养
目前,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已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的战略抉择。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首要资源
记忆中已不知有多少次在此徜徉,走进这历经近百年风云的老四合大院,尽管它其貌不扬。黛灰色的瓦顶,土黄色的墙体,枣红色的门窗,沧桑岁月为这座巨大的走马转角楼,又平添了几分古色古
一、 语文目标教学的教育观念  (一) 教育功能观  布鲁姆在目标分类中提出,学校教育的宗旨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机会。学生因为成长背景有所不同,所以其知识的积累和发展特征也会具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通过合适的教育都可以成才,学校要改变传统的“选择适合学校教育的儿童”的观念,转变为“为学生设置合适的课程和教育教学环境”的理念。初中阶段教师的教育方式要以学生的终身学习为根本出发点,要教会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