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优势产业在大同市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了大同市农民收入现状,提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收入翻番的对策,以促进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
  关键词 特色产业;农民收入;现状;对策;山西大同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327-01
  大同市自然条件相对差,风大沙多,高寒冷凉。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薄弱,现代农业处于起步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城乡差距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近年来,大同市贯彻强农惠农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推进特色化城镇进程,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新办法,多管齐下、多种途径增加农民的收入。
  1 大同市农民收入的现状
  大同市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为4 936元,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 700元,实现了连续6年两位数增长,基本消除了农民人均纯收入5 000元以下的县。但是仍低于全省人均收入6 330元的水平,离实现农民收入翻番、达到万元以上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1.1 种粮收入持续增加
  近年来,大同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粮食产量逐年增长。2012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7.89万hm2,比2011年增加0.21万hm2。据统计,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可达94.9万t,有望再创历史新高,比产量最高年(2011年的85.9万t)增加9.0万t,增幅10.5%。同时,全市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粮食单产明显增加,玉米2012年单产水平达到5 002.95 kg/hm2,比2011年增加758.55 kg/hm2,增幅17.87%。
  1.2 畜牧业经济稳步增长
  大同市近年来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推进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全市规模健康养殖小区已从2002年的14个发展到2012年底的530个,园区化养殖已占到70%以上。新荣区半坡店村建成规模化养殖园区发展奶牛养殖,全村基本实现“户户养牛、年年增收”,仅2012年,奶牛养殖就为村里带来近350万元的收入,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 000多元。
  1.3 设施农业增收显著
  2012年大同市蔬菜总产值达19.75亿元,蔬菜总纯收入达14.4亿元,农民人均蔬菜收入875.06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了3.7%、6.2%和8.8%。特别是设施蔬菜种植面积持续增长,2012年全市累计新建各类温棚2.35万栋,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 980 hm2。以阳高县为例,全县设施蔬菜总面积达到0.23万hm2,蔬菜已经成为该县最大的富民产业,2012年全县蔬菜总产量达55万t,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达1 68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
  1.4 龙头企业上档升级
  大同市现有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0户,其中加工型龙头企业98户,2012年共完成销售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6.5%。近年来,大同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了北京新发地大同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项目、江苏雨润集团百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北京顺鑫集团2个5万头种猪繁育基地、天津宝迪集团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一批标准高、规模大、潜力深的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项目,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
  1.5 农民务工收入逐渐提高
  2012年,大同市继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彻底打破了农民收入单纯依靠传统农业生产的局面,劳务性收入成为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2012年,全市共完成农民培训29万人次,完成农业科技入户2.58万户,新转移农村劳动力4.3万人。另外,受企业用工短缺因素的影响,2013年农民工工资标准迅速提高,月工资标准增长200~300元,增加了农民收入。
  2 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就要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农民收入翻番的总抓手,坚持工业化理念,实施产业化运作,集中打造畜牧、蔬菜、杂粮等特色优势产业,依靠特色产业发展来促进农民收入翻番。
  2.1 加快“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步伐
  按照跨区域、大规模、集群式、板块化推进的思路,实施整村整乡整县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开发,加快建设一批较大规模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集中发展四大优势产业板块。南郊区是大同近郊农业板块,建议重点发展优势奶业基地、黄花基地、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园区;阳高县、天镇县京津“菜篮子”板块,以发展蔬菜、生猪和杏果基地为重点;左云县、新荣区马铃薯杂粮油料板块,重点发展马铃薯生产基地,同时,发展莜麦、苦荞、豆类、胡麻等;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药材干果菌业板块,重点发展黄芪及黄芪羊、食用菌和东方亮小米、核桃为主的干果基地。九县区可根据当地特色制定发展规划,确立主导产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品牌。
  2.2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大同市农业自然条件差,发展设施农业不仅可以有效规避自然灾害,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因此,要始终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战略工程,加大推进力度。(下转第329页)
  (上接第327页)
  按照“畜蔬结合、以牧为主、循环发展”的思路,全市设施蔬菜面积要逐年逐步增加,力争每年新增2 000 hm2,实现农民户均拥有0.07 hm2设施蔬菜的目标,同时还要做好夏季露地蔬菜生产,确保农民增收[1-2]。
  2.3 振兴畜牧业
  围绕新一轮雁门关生态畜牧规划和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认真搞好大同市畜蔬结合、循环发展规划,继续加快畜禽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依托北京顺鑫集团、雨润集团、宝迪集团,以南郊区四方农牧5 000头奶牛园区、左云县20万只肉羊养殖园区,阳高鹏程小店、广灵、灵丘沃得利4个5万头养猪园区和大同县天佑25万只鸡场为示范,进一步扩大生猪、奶牛和肉牛饲养规模,加大规模养羊场建设力度,实现畜牧业饲养量翻番。
  2.4 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以“大市场拉动,大龙头牵动,大项目驱动,大基地联动”作为产业化发展思路,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以大企业为带动,大中小企业结合的农副产品加工体系,逐步建成以大同夏进乳业、大同晋宁肉类加工、阳高绿苑、华晟果蔬、广灵东方物华、荞宝、左云雁门清高、大同县黄花公司、浑源万生黄芪公司等为龙头的七大加工系列。通过招商引资和引导本地资本两轮驱动,争取新上一批,做大做强一批。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鼓励引导资源型企业及非公经济企业家、成功人士转型发展现代农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商贸物流企业,必要时要做到点对点上门招商引资。着力推进大同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成四方农牧5 000头奶牛项目建设,晋宁百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尽快投产产生良好效益,并进一步扩大规模、推进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2.5 全面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要把种业作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启动实施现代种业推进工程,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提高优种使用率;加快畜牧业品种改良步伐,提高规模化养殖园区优良品种使用率。加强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在设施农业园区和养殖园区推广使用、组装配套现代农业技术。抓住机遇,建设好全市36个区域性农技站和22个乡镇农技站,改善办公条件,安排经费,充实农技人员,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全面开展农业技术服务,解决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3-4]。
  3 参考文献
  [1] 孔德华.发展特色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J].江苏农村经济,2005(3):16-17.
  [2] 唐克,万法晓.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对临沭县朱仓乡后穆疃村特色农业的调研[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660.
  [3] 刘光生,王昱.关于发展河南特色农业的思考[J].学习论坛,2006,22(1):54-57.
  [4] 吕火明.发展特色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J].四川省情,2004(2):7-17.
其他文献
Theoretical results related to properties of a regularized recursive algorithm for estimation of a high dimensional vector of parameters are presented and prove
"控量富硒茶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的鉴定结论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进行了科技查新。由教育部科技查新站(NO4),对国内十余个数据库检索、查找,筛选出相关
目的:研究新化合物Ⅲ21与大鼠心肌内皮素受体(Endothelin receptor,ETR)的亲和力及结合特点。方法:采用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方法,通过^125I-ET1与大鼠左心室膜受体结合,观察新化合
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十分推崇屠格涅夫在《猎人笔记》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他这样盛赞屠格涅夫:“这是他的拿手,他以后的作家不敢在这方面动手……只要他写上两三笔,自
进行不同药剂防除稻田禾本科杂草药效研究,结果表明:10%恶唑酰草胺、50%二氯喹啉酸、10%氰氟草酯对水稻机插秧大田禾本科杂草均有较好防效,今后可大面积推广。考虑性价比因素,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制的抬疗待友任阳笠秣炳征茯利体征的新药普拉克索日前在我国获准上市。该药是一种选择性非麦角类多巴胺激动剂,在疾病的整个阶段单独或与左旋多巴联合使用
分析了食品理化检测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全面培养学生食品分析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实现培养具有食品分析能力的人才目标提供保证。
总结了额尔古纳市小麦免耕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良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小麦免耕栽培提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some diagnostic methods in stochastic restricte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A review of stochastic restricted linear regressi
总结森林保护中农药的使用方法,以为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