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范教育收费仍需重视
文/高 宇 山西读者
前不久,广东珠海金湾一小学向午休学生按天收取一元午休费,引发热议。校方约见记者,详细解释了收费的由来与依据,称所收费用是经省教育厅、省政府纠风办批准的,并全部上缴财政。记者发现,收费许可证确实存在。(2013年3月25日《南方都市报》)
午休费的收取暂且不说是不是乱收费,是不是合法合理;就其留给人们对学校和教育的印象而言,也会大打折扣。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也好,作为学校也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是职责所在。不能提供床位是条件的有限所致,无可厚非,而趴课桌休息本就是学生的权利,又怎么能收取费用?在午休托管需求大的现实下,政府应该拨出一部分经费或增加专项经费补贴学校,学校和教育部门自然也有责任对学生的午休做合理安排。如果一元钱是用来增补教育财政,那又何必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呢?
近年来,免费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到全国的各个角落。本是教育界值得庆幸的事,然而,各种收费项目仍是层出不穷。如何规范教育收费项目,如何补偿教育需求,这是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引起重视的事。
升旗演讲变情感表白,谁该反省
文/张玉胜 河南读者
4月8日早上,西安一所学校正在举行升旗仪式。高二男生小丁在台上做演讲时,突然向一名女生表白。全场肃静一分钟后,掌声轰鸣。小丁说,他得知自己要演讲后,就有了表白的计划。校方表示,会适度处理,但不会很严重,现在小丁已经回家反省。(2013年4月10日《华商报》)
周一升国旗原本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教育的例行晨会,岂料却成就了小丁同学的情感表白。此举的突如其来给校方和组织者造成的尴尬可想而知。校方令其“回家反省”的冷处理当属情理之中,但需要“反省”的岂止是丁同学,校方和老师是不是也该对情感疏导的教育短板认真检视?试想,如果学校能够多给对孩子创造一些的情绪宣泄、感情沟通的机会,比如恳谈、沙龙、交流等等,此类的尴尬或许可以避免。当然,提供交流机会并非鼓励谈情说爱。
大部分青春期学生有能力并有智慧处理好情感与学业的关系。如果学校基于信任的心灵倾听和情感引导,“发热”的早恋完全可以归于理性。
垃圾成绩背后的“唯分数论”
文/梁 好 安徽读者
“xx73.5分,xx78分,这些连80分都不到的是垃圾成绩。xx53分,xx51分,更是垃圾中的垃圾……”9日晚上,佛山顺德容桂四基小学学生家长在微博上曝光了一条老师的群发信息。学校教师指名道姓指责低分段的学生成绩为垃圾成绩。信息曝光后,引起学生和家长的愤怒。(2013年4月11日《新快报》)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人们,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拥有适应考试的言语逻辑等智能,以考试成绩论英雄,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是不客观的,不全面的,不公正的,更是不当的教育行为。
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的目的绝非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而应当是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获得充足的发展。“垃圾成绩”是“唯分数论”的直接反映,更是对应试教育现状的讽刺与控诉!这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刻反省。
承受不起的“晕倒小高峰”
文/马 静 山东读者
“小学运动会入场式,一个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场内被扶出来,一个小时内,居然有20来个孩子快晕倒了。”这是杭州一位家长发的微博,她观看儿子学校的运动会,感触很多。随后记者联系了这所小学。学校说,三个校区60个班,2600多位学生,集中在附近体育场开运动会。到9点半左右,出现了“晕倒小高峰”,估计有20多个。(2013年4月17日《都市快报》)
几乎每一年,我们都能听到军训和运动会期间一些学校出现“晕倒小高峰”的情况。突出的问题无非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现状十分堪忧。这个问题,并非新话题。甚至在每年“两会”上,都会出现类似话题的讨论。
早在几年之前,笔者就听说了教育部门提出的“中小学生锻炼时间不得低于每天一小时”的要求。可是,纠结的现实告诉我们,这仅仅是一个提法,并不会有多少人去实施。一谈及锻炼身体,一些残酷的现实就会摆在我们面前,有多少人真正为学生的体质想过?
文/高 宇 山西读者
前不久,广东珠海金湾一小学向午休学生按天收取一元午休费,引发热议。校方约见记者,详细解释了收费的由来与依据,称所收费用是经省教育厅、省政府纠风办批准的,并全部上缴财政。记者发现,收费许可证确实存在。(2013年3月25日《南方都市报》)
午休费的收取暂且不说是不是乱收费,是不是合法合理;就其留给人们对学校和教育的印象而言,也会大打折扣。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也好,作为学校也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是职责所在。不能提供床位是条件的有限所致,无可厚非,而趴课桌休息本就是学生的权利,又怎么能收取费用?在午休托管需求大的现实下,政府应该拨出一部分经费或增加专项经费补贴学校,学校和教育部门自然也有责任对学生的午休做合理安排。如果一元钱是用来增补教育财政,那又何必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呢?
近年来,免费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到全国的各个角落。本是教育界值得庆幸的事,然而,各种收费项目仍是层出不穷。如何规范教育收费项目,如何补偿教育需求,这是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引起重视的事。
升旗演讲变情感表白,谁该反省
文/张玉胜 河南读者
4月8日早上,西安一所学校正在举行升旗仪式。高二男生小丁在台上做演讲时,突然向一名女生表白。全场肃静一分钟后,掌声轰鸣。小丁说,他得知自己要演讲后,就有了表白的计划。校方表示,会适度处理,但不会很严重,现在小丁已经回家反省。(2013年4月10日《华商报》)
周一升国旗原本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教育的例行晨会,岂料却成就了小丁同学的情感表白。此举的突如其来给校方和组织者造成的尴尬可想而知。校方令其“回家反省”的冷处理当属情理之中,但需要“反省”的岂止是丁同学,校方和老师是不是也该对情感疏导的教育短板认真检视?试想,如果学校能够多给对孩子创造一些的情绪宣泄、感情沟通的机会,比如恳谈、沙龙、交流等等,此类的尴尬或许可以避免。当然,提供交流机会并非鼓励谈情说爱。
大部分青春期学生有能力并有智慧处理好情感与学业的关系。如果学校基于信任的心灵倾听和情感引导,“发热”的早恋完全可以归于理性。
垃圾成绩背后的“唯分数论”
文/梁 好 安徽读者
“xx73.5分,xx78分,这些连80分都不到的是垃圾成绩。xx53分,xx51分,更是垃圾中的垃圾……”9日晚上,佛山顺德容桂四基小学学生家长在微博上曝光了一条老师的群发信息。学校教师指名道姓指责低分段的学生成绩为垃圾成绩。信息曝光后,引起学生和家长的愤怒。(2013年4月11日《新快报》)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人们,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拥有适应考试的言语逻辑等智能,以考试成绩论英雄,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是不客观的,不全面的,不公正的,更是不当的教育行为。
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的目的绝非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而应当是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获得充足的发展。“垃圾成绩”是“唯分数论”的直接反映,更是对应试教育现状的讽刺与控诉!这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刻反省。
承受不起的“晕倒小高峰”
文/马 静 山东读者
“小学运动会入场式,一个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场内被扶出来,一个小时内,居然有20来个孩子快晕倒了。”这是杭州一位家长发的微博,她观看儿子学校的运动会,感触很多。随后记者联系了这所小学。学校说,三个校区60个班,2600多位学生,集中在附近体育场开运动会。到9点半左右,出现了“晕倒小高峰”,估计有20多个。(2013年4月17日《都市快报》)
几乎每一年,我们都能听到军训和运动会期间一些学校出现“晕倒小高峰”的情况。突出的问题无非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现状十分堪忧。这个问题,并非新话题。甚至在每年“两会”上,都会出现类似话题的讨论。
早在几年之前,笔者就听说了教育部门提出的“中小学生锻炼时间不得低于每天一小时”的要求。可是,纠结的现实告诉我们,这仅仅是一个提法,并不会有多少人去实施。一谈及锻炼身体,一些残酷的现实就会摆在我们面前,有多少人真正为学生的体质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