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hongshen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是企业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手段,两者在企业的发展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各自独立存在。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特点和意义。本文首先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现阶段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借鉴发达国家在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上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关系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活动的重要工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要靠内部审计来评价。内部控制反过来促进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我国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审计署、保监会五部委于2008年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目的在于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一规范的颁布与实施是会计领域、审计领域与国际相接轨的一项重大改革。如何高效地把我国企业经营的实际现状与他国成熟的成功经验相结合,建立适合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体制规范,既是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的课题,也是政府竭力解决的难题。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安然欺诈事件暴露了公司和证券监管问题的丑闻,深深震动了美国政府。美国国会为此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即 SOX 法案),该法案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和内部控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该法案要求成立会计监察委员会、给予审计师更大的独立性、强化财务披露义务、加重处罚措施、强化SEC的监管职能。Robrt Moeller(2004)详细阐述了SOX法案对美国公司以及其内部管理的影响,认为该法案能够充分弥补美国政府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及审计的一系列弊端[1]。Ash Baugh-Skiffs &William R. (2006)调查了法案颁布后依然有公司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2] Andrew D. Bailey Jr&Audrey A. Gramling&Sridhar Ramamoor(2005)则认为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只有提高审计质量,才会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 [3]。Messed Daniel Bonefish(2007)等从来自未经审计披露的330家公司的报表案例分析及总结中明确地表明了内部控制的弱点以及信息的不确定性[4]。
  我国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施行,内部控制体系开始发挥作用。我国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了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上。吴寿元(2012)认为应从内部审计着手,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完善会计制度[5]。杨瑞平(2009)认为,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否对企业至关重要[6]。常婕(2011)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应总结国际先进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7] 。也有一些学者另辟蹊径,希望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谢婕(2014)就以深交所 336 家 A 股主板上市公司為样本,借助 stata11.0 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对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作了独特探讨[8]。王兵(2015)以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和披露较完善的中小板市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衡量内部控制质量[9]。
  综合上述文献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宏观视角看待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协同性发展,还是从经济侧面观察内部审计之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作用,都绕不开审计的重要性。只有强有力的审计力度,才能促成内部控制的规范与合理。
  二、我国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分析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
  我国内部控制发展较晚,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企业才拥有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市场,内控逐渐成为企业重视的重点。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在这一段时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理论的进步。我国在内部控制研究方面,主要是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由单独的会计控制转变为全面控制。
  (二)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内部审计在我国出现的历史非常久远,在西周时期便初步形成。当时设立的宰夫职位便是满足于内部审计的作用而设立的。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和企业并没有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直到九十年代末,政府开始设立国家审计署及省市等各级审计机关,并于1995年出台《审计法》,使审计在法律上得到了承认,加强了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研究
  1.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1)监督职能。内部审计发挥重要的内部审计职能,监控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以及资金运动。检查企业在财务中是否遵守了国家的法律和法规。
  (2)评价职能。具体观察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是否按照预期生产目标进行,检查企业内控制度是否良性运转。
  (3)咨询职能。主要是观察内部审计是不是发挥了它应有的咨询作用,禁止企业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经济事项,并对发现的内控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和科学的建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4)管理职能。从全面的角度观察反馈看企业的计划执行能力。对公司的资金运动以及业务进行高效的管理。
  2.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作用
  (1)优化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对于审计高效地开展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责任。控制环境包括决策层人员的素质、企业的经营理念、参与内控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等等。
  (2)完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内部体制结构对于企业的经济活动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处于一个杂乱无章的架构环境中,日常的生产经营将无法顺利地进行。
  (3)加强风险评估与监督机制。一个企业如果存在面临风险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时候,那么会对企业乃至整个企业所处行业带来动荡。内部控制对于风险的评估就是针对此类问题的,从风险的产生就要对其加以重视并做出预警。从而保障审计活动的安全展开。   三、我国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1.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我国在理论的建设上起步较晚,所以无可避免有一些经验理论上不足,尤其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早期的经济建设中出现过重大的失误。我国内部控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资本经济市场发展不完善。缺少完善和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资本市场不健全的主要因素,产生交易不符合法规甚至违法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就会导致投资者的不信任从而严重影响经济活动的运行。
  (2)会计的权责控制不完善。许多企业并没有按照法律法规履行自身应尽的职责,如不公开财务信息,虽然国家法律对公司的内控披露有着基本要求,但由于未能进行协调,因此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严重不足。
  (3)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在内部控制的力度与日常管理的工作情况较差,主要体现为奖惩的力度不够,监督不力、缺乏程序化的管理控制等,从而影响了部门的职能确立,导致沟通不畅。
  (4) 企业未全面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许多的上市公司并没有树立一种对于内部控制科学与明确的观点,在对于内控方面缺少一种积极性。而且并没有建立一种科学而规范的体系,并不能是制度在公司内部高效而迅速地展开,从而拖延了公司的经济发展。
  2. 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内部控制环境的不健全。内控环境是内控的重点与基础,但是大多数公司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内控责任分配不科学,在执行方面很多部门都有职位重叠,或多或少的造成了经济效益的低下。虽然每个公司中都有明确的内控管理架构,但是执行起来的力度却没有那么严格。随意随性对待账务以及经费的情况屡屡发生,这都说明了管理层对于企业内控观念意识太薄弱,在执行方面更多的是流于形式。
  (2)内部控制程序设计不全面。在大多数企业中,许多的企业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应根据具体的业务灵活运用和建设内控制度,就是说内部控制的程序并没有科学的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去建立。正是因为制度的不完善和不科学,很可能会因为没有高效的内控程序的跟进而导致最终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失。
  (3)风险评估机制缺乏。在全球化这个多变的经济形势中,公司时时刻刻都要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风险与挑战。所以在面对风险时做出准确的评判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顺利的展开成为重要的工作。而之所以企业的管理层对风险评估意识不强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对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机制的不重视而导致的。
  (4)个别决策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我国国企方面。因为我国国企的决策层掌握了企业基本全部的控制权,所以导致内部的独立控制人员没有办法开展全面的内控活动。
  (二)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分析
  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发展而自觉建立起来的一种自我管理与保护的体系。但是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并没有主动的意愿去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而是在政府的要求下不得不这样去做。尤其是在国有企业管理層这样拥有巨大权力的企业里。这样的结果就是使我国的内审制度在建设的开始,就存在了许多隐患。
  (1)机构基础薄弱。我国许多企业在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时,并没有明确的定位与隶属,比如有的公司就把内部审计部门设计成属于财务部、理事会或者管理层直接下属。这样凌乱的机构设置不利于企业内审的完整展开。同时也会阻碍企业自身经业务的发展。
  (2)难以保持独立性。由于我国在企业的建设中还存在着官本位的思想,这样就会使企业的管理层不愿意接受内部审计的监督,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大幅度缺失。
  (3)内部审计人员个人素质不高。在经济发达经济体中,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观点,就是说在一个完整的审计整体里,应该有企业内部拥有专业素质的职工以及管理层参与到公司的内部审计中。而在我国,因为起步较晚,所以大多数的内部审计人员都是兼职公司的财会职务,从而没有更强的专业素养。
  2.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企业管理层的不重视。其实在企业的内部审计出现的问题上时,人们往往忽略了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在设计财务部门的时候本身就是存在缺陷的。而且在大多数企业中管理层普遍认为建立审计制度会束缚住管理层的手脚,限制其权利。同时在公司的运营上还会增加一笔额外的开销。
  (2)无法出具详尽的审计报告,缺乏经验。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的比较晚,所以其实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并没有实际操作过内部审计的经验,也没有具体可以借鉴的模板照搬,所以只能依据审计师在财务工作上的一些经验来加以判断,在工作中进行总结。这样变相影响了企业内审工作的效率。
  (3)缺乏相应的技术和人才准备。从上一个观点分析中我们就可以明确一个问题,就是我国还是缺乏相应的人才储备与技术支持,相比于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流程的熟悉,对内部审计的流程可就陌生多了,而且在专业知识上也掌握的不够,不熟悉其中的方法论、流程等,必须在实践中探索着前进。
  四、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规范内部控制流程
  在企业内控的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规范其流程,这也是完善我国内控制度的重要部分。首先,明确自身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要素构成的基础。只有确立适合和属于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环境,才能做好风险管理。其次,明确自身的控制目标,根据自身的战略发展、资源储备等条件,设立符合自身需要的内部控制体制。
  (二)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内部审计是帮助公司能够有长足进步的重中之重。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尤其重要。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内控环境科学合理地设立审计制度。完善人员管理体制,为了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的人事调动以及奖励处罚必须由管理层直接决定,任何部门都不应该有权利进行干涉,内部审计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该回避自己参加过的经济业务。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以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审计与控制相结合
  内部控制的本质其实就是让企业找到一种能够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兼顾风险,保障企业长足发展的一种制度。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协调二者的关系,坚持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相结合,才能促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Robrt Moeller. Sarbanes-oxley and the New Internal Auditing Rules[M].New York:A 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21-39.
  [2]Ash Baugh-Skiffs,William R. The discovery and reporting of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Prior to SOX-mandated audits Preview[J].Journal ofAccounting&Econo mies,2007,44(9): 166-192.
  [3]Andrew D.Bailey.Jr.Audrey A.Gramling Sridhar Ramamoorti. ResearchOpportun ities in Internal Auditing[M],London:The Economist,2006:17-89.
  [4]Messed Daniel Bonefish,Mavy Brooke Billings and Leslie D. Dodder. Internan
  Control weaknesses and Information Uncertainty[J],The Accountin Review,2007,8(3): 665-703.
  [5]吳寿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6]杨瑞平.企业内部控制探索[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1-20.
  [7]常婕.基于内部控制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相关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8]谢婕.内部审计独立性对内部控制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9]王兵.内部审计特征与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1):1-20.
其他文献
摘要:行为习惯是影响性格形成的核心因素,行为积累形成习惯,习惯的具体表现影响性格的建立,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仍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提升空间,因此高等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十分必要。  关键词:行为习惯;价值自觉能力;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近来,高等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确保科研基础和推进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高等教育在执行过程中,更侧重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我国民办高校在读学生与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加大,由此而带来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加。大学生对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说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大学生应该自主地培养学习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积极地为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进行规划。本文通过分析了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一定对策,以推动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关键
摘要:艺术类学生的个性较为突出,因而对他们实行个性化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与同龄的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服从意识不强,因而个性突出的比例更大。下文笔者依据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以及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分析高职艺术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意义,同时就如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以其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学校;艺术专业学生;个性化发展;  
摘 要:对于煤矿企业来说,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矿企业生产中的运用无所不在,煤炭企业的生产及经济效益的越来越依赖于煤矿机电设备,这就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提高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类别谈起,重点论述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维修技术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为促进煤矿企业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故障检测;维修  引言  现代化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是煤矿
摘 要:耐磨混凝土地面是自我国改革开放后逐渐得到使用和推广的,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经过不断的努力,目前我国不仅对其进行大面积的使用,还成功进行了技术上的革新,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建筑地面以及路面等多方面的施工。为了进一步加强耐磨混凝土地面的发展和使用,最大限度将其实用效果发挥出来,本文就围绕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技术中的要点进行研究和分析,为今后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耐磨
摘 要:民用建筑所指的就是非生产性建筑,是进行公共活动与人民居住的建筑总称。近些年为了更好的向社会大众提供质量更好更为安全的生活活动区域,建筑业逐渐对民用建筑中所用的技术进行提升,在民用建筑施工技术中,地面施工技术尤为重要,其技术的使用直接关系着整个施工的质量,本文就围绕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术中的要点进行分析,为今后的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研究  
针对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弱信号捕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判决的长比特相干捕获算法.该算法采用差分判决和循环相关的方式,实现对导航数据跳变边沿的快速定位和对码相位的
摘 要:林业供电系统的稳定需要林业电力技术的有效支撑,先进的电力技术不仅可以促进林区电力管理工作的发展,还可以促进林区经济效益的良性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林区电力工程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林区;电力工程;质量控制;分析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的电力技术产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电力技术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产业飞速发展的同
本文简要叙述用最优化方法计算岩芯参数的基本原理、计算步骤,并对某些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calculation steps
摘 要:文章首先对VDA6.3审核的具体开展流程进行介绍,结合审核期间目标制定参照标准来进行,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开展过程审核的应用方法,以及各个阶段需要特别注意的技术要点问题,为管理计划的发展落实打下稳定基础。最终阐述了评分以及评定的指标与参数结果,完善整体过程审核的严谨性,整车制造也能更顺利的进行。  关键词:汽车工业;VDA6.3;制造过程审核方法  一、汽车工业VDA6.3过程审核的具体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