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企业供应链联盟对价值链创新的路径驱动

来源 :商业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89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价值链创新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流通企业供应链联盟是促进价值链创新的关键载体。准确判断流通企业供应链联盟与价值链创新内在联系,有助于解决价值链产销环节存在的时空矛盾。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流通企业供应链联盟驱动价值链创新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和实证检验,研究流通企业供应链联盟对价值链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员选择能力、管理协调能力、信息资源共享能力均对价值链创新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而价值链创新又能够反作用于流通企业供应链联盟;流通企业供应链联盟能力提升与价值链创新之间具有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2003-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就经济不确定背景下金融发展对出口影响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金融发展促进了出口,而经济不确定性的提升则削弱了金融发展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进行分地区的回归发现,金融发展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经济不确定性的提升则削弱了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最后,采用不同方法衡量经济不确定性时,发现这种削弱作用依然稳健。
零售业是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形式,伴随着消费者商品需求的多样化,社会零售品供给不断增多,同时对零售业提升服务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现实诉求愈发迫切。一线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化的典型代表,在有限的空间中积聚起庞大的零售资源,是零售业发展的先锋。为了对一线城市零售营商环境进行整体评价,使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为案例,建设三级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现阶段一线城市营商环境差异和创新对策。得出结论:四个一线城市零售营商环境排名分别为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排名前列
商贸流通产业的空间非均衡态势已经日益凸显,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的角度出发,使用2000-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对商贸流通产业地区差异影响。结果表明:市场环境的改善能够有效促进地区商贸流通产业差异性降低,分样本回归进一步证实东部地区市场环境对商贸流通产业差异性的影响力度更大,中西部地区影响力度相对较小。产业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地区商贸流通产业差异性降低,而东部地区的回归系数明显高于中西部,说明产业结构水平较高的地区对于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零售企业只有持续重视创新商业模式,才能有效促进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营销动态能力对于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动态的市场环境中,零售企业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营销动态能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才能实现自身发展。因此,本文以零售企业为研究对象,以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研究了营销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营销动态能力显著正向促进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环境动态性在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营销动态能力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线下门店的销售额受到挤压,生存空间日渐缩小。如何提振线下门店的销售额,促进顾客在线下门店消费成为实务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在当前人们的消费习惯下,促进顾客线下消费与顾客冲动消费行为存在一定的重叠效应。本文使用SPSSAU统计软件,采用调查法,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发现:第一,服务接触与顾客冲动消费行为正相关,顾客购物过程中的服务接触能显著促使顾客冲动消费;第二,服务接触与顾客认同感正相关,顾客购物过程中的服务接触能显著增加顾客对产品的认同感;第三,服务接触通过提升顾客认同感而促进顾客冲动
超速增长和增长不足均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利用2009-2019年上市的商品流通企业年度数据,通过股东、高管、独立董事、董事会四个公司治理层面角度构建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经实证检验发现:第一,股权集中度加剧了商品流通企业的增长偏离现象,高管权力、独立董事工作地点和董事会成员薪酬均能抑制商品流通企业的增长偏离现象;第二,在增长不足的情况下,股权集中的加剧作用,高管权力和董事会薪酬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而在超速增长的情况下,独立董事工作地点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从公司治理特征角度为商品流通企业增长偏离现象
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与演化经济学,从农产品供应链的独特性出发,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模式-交易特征-治理模式”的分析框架,探索在不同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模式下,交易特征分异化对治理模式的动态调节机理。这为解释农产品供应链的低效运营和高交易成本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建立农户利益分享机制与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互联网+流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逐步被消费者所认可.农村地区消费环境、消费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旧存在,互联网、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多元性.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农户增收、互联网普及、流通业专业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多元性有着显著促进作用;同时,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互联网+流通”对农村居民消费多元性的影响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由此,提出了促进、完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多元发展的建议.
关注电子商务对农民收入的调节效应对于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农村电子商务在地区资源禀赋、农户资本投入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地区资源禀赋、农户资本投入通过影响农村电子商务进而影响农民增收.因此,要继续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更好的发挥农村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同时,在资源投入上向中西部地区和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户倾斜,弥补地区和个体差距带来的“互联网红利差异”.
住房作为拥有投资性质的消费品在我国居民财富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区市2010-2018年的消费、收入以及住房价格等相关数据,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我国住房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的现实作用并按区域分组回归识别出作用效果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住房价格与居民消费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即房价上涨会刺激居民消费,提高财富水平;分区域来看,经济次发达的内陆中等省市相比东部和西部省市受房价波动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