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英语反思性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er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的执行力在某种意义上关系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新课程执行力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当下教师发展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实施反思性教学,养成反思教学专业的习惯,造就反思型教师。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缄默知识;实践知识;教师决策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07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新课程执行力在某种意义上关系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新课程执行力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和实效性。学校引领教师发展,教师促进学校发展。当下教师发展最现实的途径就是实施反思性教学,养成反思教学专业的习惯,造就反思型教师。
  一、什么是反思性教学
  美国著名现代教育大师杜威(J.Dewey)最早对教学反思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反思是“够使我能们的行动具有深思熟虑和自觉的方式……思维是把单纯情欲的、盲目的和冲动的行动转变为智慧的行动。”罗永勤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或者特殊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师教学经验进行回顾、审视与重新认识,以至产生新的更趋合理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行为的过程。也就是说,反思性教学既有“教学的反思”,也有“反思的教学”,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因此,反思性教学就是要追求教学实践行为、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通过审视、探讨、研究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来实现教师的教学改善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笔者认为,反思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更是一种教学实践。它是对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实现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反思教学并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哲学,是教师立足真实的教学实践对自己教学行为和教学智慧的再认识和深化;反思性教学不是教学评价和反馈,而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是对包括教学评价和反馈在内的教学诸要素反思。
  二、反思性教学催生反思型教师
  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事件和现象的再思考,是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对话,而不断的教学反思则会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及水平的提高,使教师在自觉不自觉地实现了对理论认识的提升,找到了自己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努力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但是,“仅仅从技术上考虑、质疑或评价自己的教学有效性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还要求教师审慎地考虑教育实践的伦理意义并乐意根据顿悟矫正不良行为”。
  反思型教师需要教师深入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成为身体力行、现身说法的反思者,需要对实践中的教育问题和情境进行分析和探讨,尤其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勇敢地使用自己的“话语权”,从教育技术的“奴役者”演进成教育的“思想者”,从职业的“谋生者”发展为专业的“创生者”,最终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和睿智的教学智慧。
  三、反思型教师要反思什么
  1. 反思课程教学行为,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创造者、课程实施者、课程研究者。没有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就无法成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教师不能坐等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然后一股脑儿地把这些研究成果使用到教学中。教师除应具备专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备较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并且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自己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反思,不断探究和解决课程实施问题,使教师的教学和反思有机地结合,让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行动。
  2. 反思教学伦理与道德问题,成为有道德的教师
  教育实践表明,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似乎比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更为重要。有责任心的教师是自觉的反思型教师,他们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一次反思发现一个(或一些)问题,进行一次研究,学会一些东西,教学能力会逐步增强。相反,教学能力强却不负责任的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往往非常有限,教学能力可能会踟蹰不前。因此,与操作性教学不同,反思性教学既注意教师教学的技术性问题,又把按照教学伦理与道德原则处理教学问题,在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上下功夫。反思型教师会避免教学冲动,跳出惯常教学行为的藩篱,谨慎行动,精益求精,着力改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教育行家,会引领学生的持续发展。
  3. 反思教学理念
  波兰尼(Polanyi)认为在人类知识系统中存在着两大知识系统:缄默知识和外显知识,并将缄默知识定义为“那些无法言传或表达不清楚”的一类知识。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缄默知识进行了定义,表明了缄默知识存在方式的内隐性和习得方式的间接性。笔者认为缄默知识是在个体在实践活动中有意或者无意获得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而又无法用公认的文字、符号等表述的知识。
  4. 反思教师决策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决策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因素。一个优秀教师在教学中的正确决策不仅需要以教师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为基础,而且需要教师从教学活动的整体情境出发,清楚地认识教师、学生、课程、环境四者如何综合互动、共同影响学习效果。正是反思,使教师能够有机会对所作的决定进行回顾,对影响教育教学过程的要素行思索,对其他选择的可能性进行研究,从而使自己进入自我指导性学习过程中。反思性教学在教师专业生活中架起了一座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反思性教学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自觉改进教学实践,是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教育行家的利器。
  参考文献:
  [1] 约翰.杜威著,姜文闵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罗永勤.对反思性教学内涵的再解读[J].中国教师,2009(6).
  [3]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刘良华.校本教学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5] 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 王桂芝.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策略初探[J].科学教育家,2009(1).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松复镇初中 246500)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方案治疗老年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胃肠道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中药治疗糖尿病肾间质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6只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另取8
为了加强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推拿学》课程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和见习教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使学生在掌握推拿学基本理论的同时能提高临床基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AAV)伴非呼吸道出血的临床特征、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整理我院近5年诊治的47例AAV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其中合并非呼
目的 探讨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提高对γδT细胞淋巴瘤的认知和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γδ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目的 分析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胸腺反应性增生的临床发生情况.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初治的22例淋巴瘤患者行CT评估疗效,当出现前上纵隔肿块时,推荐行PET-CT或活组织检查
目的在记忆障碍模型大鼠下,对比分析单体(西伯利亚远志糖A5和西伯利亚远志糖A6)、单味药(远志)和复方(开心散)3个层次的药动学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性(PK-DI),考量远志与复方在治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扩招的医学生到了毕业阶段,医学人才求职竞争越发激烈.本文从医学院校就业促进的定位入手,分析医学行业的就业特点,探讨医学生就业促进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提
目的 探讨骨骼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报道1 例骨骼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误诊为肌肉脓肿的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该例患者初诊为肌肉脓肿,切开引流
目的 利用蛋白芯片技术研究气虚质及鼻咽癌气虚癌变差异蛋白的表达. 方法 选择具有典型气虚质的鼻咽癌及鼻咽炎各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可同时检测722个蛋白的Springbio蛋白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