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S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19860525a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S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监测的应用中所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与我国矿业的快速发展与相关产业更新服务的支持密不可分的。本文从3S技术与地质灾害的内涵着手,结合3S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各自在矿山地质灾情评估、监测与防治中的作用,对矿山具体处理和分析地质灾害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空间地理信息
  1.3S技术概况
  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随着3S技术的发展,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紧密结合的“3S”一体化技术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1.1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基于计算机系统平台,以数据库作为数据储存和使用的数据源,在计算机支持下对空间地理数据进行管理、处理、分析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专业性的全球空间分析即时技术,以解决矿山地质灾害信息查询、处理和预测等相关技术问题的信息系统。该系统从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信息的有效获取、储存、查询和处理入手,提供矿山地质灾害的动态信息顯示、对地质环境做出相应的评价、区划,以及地质灾害的预测,从而为国家矿山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1.2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3部分组成。此系统用于在任何时间,向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户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时间信息,或给用户提供其邻近者的这种信息。它具有全天侯作业、定位精度高、实时定位、功能多、用途广、观测时间短、无需通视、可提供三维坐标等特点。
  1.3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RS)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以目标物,传感器和测量方法为因素,利用机载遥感、星载遥感和地面遥感传感器,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探测地面物体性质和周边环境的空间探测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广、采集数据快、能动态反映地面事物的变化、获取的数据具有综合性、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成图速度快等特点。
  2.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
  根据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空间分布将矿山地质灾害分为四类:①岩土体变形导致的灾害,包括矿山地面、采空区塌陷、地面塌陷、地表沉降、采矿场边坡失稳、滑坡与岩崩、坑内岩爆、场库失稳等、地表环境恶化采矿诱发地震;②不合理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如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粉尘及酸性水污染等;③地下水位改变引起的灾害问题,如矿坑突水涌水、坑内溃沙涌泥、环境污染;④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问题,如矿坑火灾、地热和煤矿常见的瓦斯爆炸。
  3.3S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评估、监测与防治中的应用
  3.1 GIS地质灾害信息管理、评估、监测与防治中的应用
  针对过去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在分析地质、水文等信息与模型存在的缺陷,GIS以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为平台以有效获取、处理与查询数据信息作为手段,实现了地质灾害分析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1)地质灾害的危险等级区划评估。GIS技术通过构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模型来评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级别,并采取多种方法分析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因此能够有效地管理和预警和防治灾害的发生。例如通过矿山形态与地貌特征分析可评判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几何与力学方法分析可预测灾害形成的内外因,此外,通过对历史数据分析可预测未来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通过分析地质灾害活动程度与形成条件,并结合空间与时间联系方法,可大致确定灾害的发生概率、位置和范围。GIS对灾害危险性评价精度高、效率高、采有制图的方法后结果更具有说明性与直观性。
  (3)GIS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中的应用。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将地质灾害历史数据、测绘空间数据、气象资料等数据在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中汇总成灾情数据库,从而实现对地质灾害实时监测与预警,并对未来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GIS还可以与RS相结合共同发挥其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中的作用。
  3.2遥感技术(RS)的应用
  遥感技术为GIS提供信息源,具有经济性、动态多时相收集空间信息等特点。
  (1)遥感技术在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崩塌等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应用。通过研究滑坡与地应力形变的关系,可预测和划分滑坡发生区域,从技术上克服了地形等条件的限制,在防治矿山滑坡的应用上,“数字滑坡”RS技术成效明显,它充分利用了GIS数据分析与管理功能;矿区泥石流多与气候有关,通过泥石流形成要素(即固体物质松散、地形陡峭、暴雨或水溃突发)的分析研究,或直接破译泥石流。RS技术可直观显示供给区、通过区、和沉积区的情况,因而能够实现快速识别、重点防治泥石流灾情。此外,遥感技术在动态监测地裂缝、崩塌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高分辨遥感图像与统计数据的结合可对地裂缝、崩塌实时监测。
  (2)遥感技术在灾前预测和灾后评估的应用。遥感技术在此方面的应用分为两个阶段,即灾中实时评估与灾后恢复重建评估。通过灾前与灾后的影像数据分析对比,以受灾图表及灾情评估报告的形式来综合反映受灾情况、灾情影响、灾情控制等评估内容。由于RS技术具有动态多时相收集空间信息的特点,因此能够准确反映常见地质灾害特征,从而绘制灾情分布图并划定灾害危险等级,以便及时做好应急预案使灾情所造成的影响与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3.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所有的地质灾害关非一触即发,其形成与发展与时间密切相关,在力学上表现为蠕变过程。一般而言,蠕变的规模与速率都比较小,一旦发生力学失衡,地质灾害则表现为根本的质变过程。运用全求定位系统可以对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展全程进行动态监测,它的差分精度可控制在1mm以下,因而能够准确分析、预测灾情的演变。GPS技术在地质灾害四大类中都有所应用,但主要用于分析与防治由岩土体变形所导致的灾害。为了准确分析此类灾害的变化与发展趋势,GPS技术采用点、线、面的结合技术,形成了监测与警报的综合信息处理平台,为及时捕捉灾情信息提供了可靠依据,且观测精度准,勘测效率高,为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4.结语
  近年来3S技术日趋成熟,利用GIS技术可对空间地理数据进行处理与管理,利用RS技术可从高分辨遥感图像中采集基础数据并进行调查分析,利用GPS技术可全程监控地质灾害的发展过程与趋势从而能防灾于未然。3S技术的结合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网络数据共享平台,因而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矿山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中起到非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娅林.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20).
  [2]杨军,李瑞军.3S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33).
  [3]李阜馨.浅析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2011(10).
  [4]谢谟文,李鹏飞,黄洁慧.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11(03).
其他文献
【摘 要】环境问题实质上是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环境保护涉及到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两个问题。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有力的保障了经济的安全发展,它为我们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节能减排;新型社会  0.引言  环境问题实质上是经济生态和社会问题,环境保护涉及到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和谐和人与自然和
嘉祥细毛长山药是山东省嘉祥县的土特名产,栽培历史悠久,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曾多次在全国农产品博览会上展出,备受好评。嘉祥细毛长山药营养丰富,干物质含量高,是全国品质最好的鲜食、加工优良品种。  山药根结线虫主要危害根茎,发病后根茎发育不良,根茎萎缩、畸形,以前本地防治线虫的主要方法靠轮作、换地。致使本地山药的种植面积得不到大面积的推广,严重影响了山药种植户的经济利益。近年来根据山药的种植情况我
【摘要】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索,重间接经验、轻直接经验等问题。这就严重阻碍了初中化学教学效率。为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尊重、完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把活动教学思想引入初中化学课堂,以弥补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本文主要从化学活动化教学目标、化学活动化教学的作用以及化学活动化教学的实施策略等三
阅读能力是当代社会个体发展最关键与迫切的素质需求。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形成其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小学语文课堂不应该仅仅关注课文的阅读,更应该以课文为起点,进
【摘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情感与价值观。因此要注重每一个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要加强备课,备教材,备方法,更要备学生。而1 1>2,集体的智慧肯定高于个人。因此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有助于过程与方法的体现,有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升华。本文从全校性的举措、物理组的实践、对集体备课的思考等几方面来探讨高中物理集体备课的过程、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集体备课 
2010年11月30日,历时两个多月的安徽省第九届艺术节暨马鞍山市中国李白诗歌节在马鞍山保利大剧院隆重闭幕。闭幕式上,由马鞍山市艺术剧院和芜湖市艺术剧院联合打造的大型原创
语文课堂品德教育:抓住契机,顺势诱导,在课堂中渗透品德教育;品德教育应结合实际,循序渐进,贯穿整个语文教学;“口语交际”“小练笔”是渗透品德教育的好钥匙;语文教师自身形象,是渗透
【摘 要】沿空留巷技术可以减少巷道掘进量,减少护巷煤柱的留设,增加资源回收率。同时,还可以解决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避免采空区煤柱自燃发火的问题。文章首先对我国沿空留巷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分析了我国沿空留巷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以一个工程实例说明了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沿空留巷;现状;问题  0.前言  我国的煤矿开采绝大多数采用井工开采,为此需要掘进大量的巷道。据统计,我国每
经过了十几年的教育,当我们再次回首总结的时候,心情该是怎样的沉重.有多少善意的谎言吞噬了我们的灵性,让我们变的平庸;有多少善意的谎言让我们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被趋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