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engli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如何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已经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重视,问题导学法便应运而生。问题导学法,就是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学生不断地探索,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实现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实现建设高质量数学课堂的目标。因此,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这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问题导学法,是将课堂归还给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知识,掌握新知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相当重要的。而如何更好的将问题导学法融入到实际教学中,还是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导学法从问题出发,通过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从自身的能够出发,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获得长足的发展,这也是问题导学法的作用所在。当然了,在问题导学法中,还需要教师从学生的情况出发,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情况的问题。
  一、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问题导学法,一方面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迫切呼唤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是时代的要求,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问题导学法,通过问题设置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自主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其中问题的提出,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从生活出发的问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使之印象更为深刻。其次,问题导学法,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探究问题,其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探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所以说,问题导学法要讲究布白艺术,精心设计问题,有效的融入到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问题设计合理性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的学习,我们更加倡导是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开展高质量学习的动力所在。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保证问题的合理性,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去探究问题。首先教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有动力、有兴趣的去探究问题。其次,要敢于让学生去探究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所学的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将所学知识回归到实践中。在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创设具有趣味性、适应性的情景问题,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支架,将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旧知识新的构建,从而建设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比方說,在解决应用题类型的问题时,教师便可以根据问题,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将学生放在问题情景之中,了解出题思路,了解解题技巧。
  (二)从生活出发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多时候是教学理论和知识点,学生对这些数学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未能回归到实践中。而从生活出发的问题设计,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一方面,从生活情景出发的问题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具代入感。另一方面,也能够体现数学知识的实践性。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解决问题。从生活出发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实际经验,去帮助完成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三)注重问题的思考性
  在问题导学法中,问题是整个教学方法的核心所在,不仅仅是抛出知识,而是在于学生通过探究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因此,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要考虑问题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便是问题的思考性,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比方说在有理数的除法一课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小组合作,调动以前学习的理论知识、公式定理,举一反三,去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自己关于有理数的除法的具体知识点。通过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将学生推到活动的主体上,热烈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去调动自己的数学知识,展现出良好的数学思维独创性。
  三、结束语
  问题引导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具备相当明显的优势,为了将这种教学方式更好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出发,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当然了,学生在进行问题探究的时候,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探究活动。问题导学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在问题导学法中,我们应该更好的关注学生在这个平台上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全方位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建设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黄黎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辞赋,2018(07).
  [2]陈烨.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8(08).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和崇高使命,于2017年10月24日在北京胜利闭幕。我们党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吹响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根据时代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时对党领导的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科學判断,确定奋斗目标,提出思想纲领,制定行动指南,是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与国际的各方面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密切,不同的思想文化碰撞融合,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日益复杂的今天,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刻不容缓,然而由于教师素养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不利于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此本文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教育为例,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克服教学问题,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关键词:思想
学位
摘 要:在当前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教育也逐渐应用于具体的教学课堂当中。对于小学的教育者来讲,必须合理的将网络教育与具体的德育教育进行结合,鼓励学生正视网络环境,吸取网络中有益的部分,摒弃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课堂现实当中,提高全面发展能力。  关键词:小学;网络环境;德育教育  网络教育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之后,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
摘 要:小班饲养活动是幼儿接触自然,了解和探索大自然的主要窗口,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作者以蚕宝宝饲养记为案例,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引导幼儿们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收获到了自己想要探索的答案。  关键词:幼儿园;蚕宝宝饲养;探索能力  幼儿探索能力是指幼儿在活动中多方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敏觉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这四个方面。小时候的瓦特对水烧开后水壶发出鸣叫好奇,这直接促
摘 要:核心素养在新教学改革以及新世纪中被称为是关键素养,在我国教育改革制度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核心素养在每一个学科都进行了实施,初中历史学科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十分关键,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认识到核心素养的价值,并且在教学中逐渐的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历史素养是历史学科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目标,在历史学科教學中教师需要关注对学生历史素养培养
学位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分层异步教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从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含义入手,探讨了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法;课堂实施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数学的教学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与新的教学需求不符,这就需要找到其他有效可行的教学方式。分层异步教学法是指将同级学生按照一定的标
摘 要:伴随着我们国家科学实力的不断提升,微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通过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入微课教学,能够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诸多的积极意义,在教师进行语文授课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是采取理论的形式,这就导致学生们对所学的知识不能够完全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如果老师运用微课,不仅能够让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加的高涨,还能够让学生们的学习变得更加的直观,为学生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奠定一个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