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念的演进、纷争及其逻辑辩证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概念的演进历经博雅教育的理性传统、功利化与技能化教育的转变以及谋求受教育者自由的激进主义教育批判.教育概念演进中的纷争凸显了思考教育必然涉及的几对议题,即博雅与功利、自然与人为、教师指导与学生立场、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理性分析教育概念演进的逻辑,其辩证性主要表现为寻求确定性、科学性中的悖论,概念演进与社会需求的耦合和抗争,作为必需维度的知识与价值的多样性关联,思想转向与回归的双重变奏.入思教育概念需要坚持整体观,严肃的思考、规范的论证、深入的逻辑与概念辨析是必须的.
其他文献
在社会理论与传播研究“空间转向”的背景下,本研究梳理和分析伊尼斯、麦克卢汉、梅罗维茨及莱文森媒介理论中的空间话语,并对媒介环境学派的空间观加以阐释:媒介环境学派不仅存在一个空同话语的表达“传统”,而且呈现出由物理空间向感觉空间再向物理空间的螺旋式回归的态势;然而,由于学派对媒介技术的强调,空间成为服务其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的手段,虽有一定的理论生成力,但缺少应有的主体性,成为由技术遮蔽的空间.
2021年1月26日,是先师马骥雄先生辞世三十周年的忌日.是年,亦是马骥雄先生从教、涉足教育研究的第62个年头.他的一生从抗战初期高中毕业后任小学、中学教师,到报考复旦大学教育专业,再到大学毕业后任大学教师,可谓毕生投身于教育.或教学、或进修、或研究,构成了他从教育践行到理论思考的全部人生.先生个子不高,本就瘦小,早年身体不好,时逢战乱在1938年武汉沦陷,便逃离沦陷的家乡沙市、荆州一带.
期刊
新闻学是因应一个职业而发展起来的学科,近年来出现了理论研究的“脱嵌”现象,在知识生产上呈现出一定的困境.在新的时代背景、新的技术条件下,新闻研究的创新需要重返本体,再次嵌入到复杂生动的互联网新闻实践,激活基于数字时代新闻业的新闻研究想象力.当下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出日益显著的关系之维,这对于新闻研究的立场、意识、思路、认知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现有的新闻学研究中还较为欠缺的两个关系维度为例,也即人与自我关系、技术与技术关系,阐述了这些关系类型所内嵌的研究问题和派生出的经验资料收集及阐释方式,由此可以
缘起于北欧的建设性新闻运动充分吸纳积极心理学理论主张,旨在倡导唤起受众的积极情绪和注重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借以推动公众对媒介信任度的提高并鼓励其公共参与.本研究运用实验法,从受众情绪、媒介可信度、受众行为(媒介参与行为、亲社会行为)三个维度探究建设性新闻的本土化传播效果.实验结果发现,中国语境下的建设性新闻报道框架对受众形成积极情绪以及提高其媒介信任度有显著影响,但没有证据证实建设性新闻报道框架会带来受众更高、更强的行为意图.
新闻是什么?当然取决于怎么理解它的属概念.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罗伯特·帕克开启将新闻作为一种知识型来讨论的先河,并将新闻看作是“相识的知识”.在进步主义时代的背景下,帕克将自己的新闻知识观建立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互动实践中,并期待从新闻这种“相识的知识”出发,最终实现“大共同体”的重建.然而帕克对于新闻作为“相识的知识”的理解过于笼统,而且没有看到不同的媒介平台对新闻知识型的建构.新闻即使作为一种常识,也同样有着各种不同的知识型.在数字媒介的时代,平台让“地方性知识”和“社群性知识”“在手的新闻”和“上手的新闻
后科学知识社会学(后SSK)从“作为知识的科学”到“作为实践的科学”的转向,为数字化进程中重新审视新闻的核心概念“事实”与“报道”提供新的理论支持.从后SSK视角出发,“事实”并非静态、孤立和完备的实体,而是“过程”与“筹划”中“关联性的动态发展”;“报道”也非结论式的“成品”,而是存在于地方性情境下多元主体的“交道”和“一连串的行动”之中.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当代价值的重要体现,后SSK针对实在论和社会建构论的困境所做的理论探寻,对于新闻学研究走出传统二元论和表象主义的束缚,走向过程与关系的实践论有着
互联网等信息通讯技术与残障者脆弱不安生命境况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互联网研究与残障研究交叉领域兼具现实关怀与理论观照的重要研究问题.因此,本研究聚焦中国特定语境下残障者互联网工作的在地实践,探索如何从残障者视角剖析技术应许与脆弱生命之间的内在张力.基于三年多的田野观察和近百名残障工作者的深度访谈,本研究既呈现了互联网给予残障者的技术应许,也展现了技术赋能之下残障者脆弱不安的境况.具体研究发现:需要从工作与赚钱的物质层面以及价值与关系的意义层面,理解技术应许对中国残障者特殊的深层意义,也需要在脆弱不安的普遍共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执政理念、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经过10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教育实现了从特权向人权、从"有法可依"到"有学可上"到"一个也不能少"再到"每一个都成功"的时代跨越和伟大发展.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发展促公平、以制度保障公平,是中国教育公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经验.进入新时代,要继续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和科学引领,推动教育公平发展的与时俱进,实现从工具价值到育人价值、从平等性原则到差异性原则、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与突破,将教育
大学治理不能忽视伦理基础.《大学》中所提出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积极的时代价值.追求卓越的价值导向和止于至善的理想高度契合.在科技迅猛发展、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下,"至善"的内涵不断丰富,也需要理论和实践来关注和丰富.在知识转移、知识创价和知识价值革命成为大学新兴话语的背景下,大学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大学治理现代化不是外在于大学目的的工具性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依靠人的现代化来推动.人的现代化和"止于至善"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大学治理要检讨
尼克·库尔德利的媒介社会学,以重新概念化了的“声音/发声”概念为起始点,通过把“人-媒介-声音/发声”连接成为一个闭环,奠定了媒介社会学的本体论理论基础,同时通过把“声音”安置在“实践-叙事-伦理”的逻辑链环上,构筑了媒介社会学规范理论的伦理学使命和政治学使命,最终建构了一个由本体论哲学、话语权社会学和媒介正义伦理三方面组成的媒介规范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建构逻辑及其“声音/发声”观,对于试图突破新自由主义传播话语困境的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的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