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立医院改革是世界范围内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一个世界级难题。目前,国内公立医院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造成“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恶化、社会满意度低等问题,严重阻碍公立医院的持续发展。针对公立医院综合绩效水平整体不高的事实,论文重点研究影响公立医院综合绩效的因素,挖掘表层、中层与深层影响因素,以期提升公立医院综合绩效水平,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与制定医改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论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确定影响公立医院综合绩效的若干因素,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根据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将影响因素分为表层、中层与深层三个层次;其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研究深层因素对公立医院综合绩效的影响;再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次深层因素对公立医院综合绩效的影响;最后,借鉴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研究表层与中层因素对公立医院综合绩效的影响。通过研究,最终建立了公立医院综合绩效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其中表层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医院文化、医院法人治理、激励约束机制、医院战略、医院工作环境、医院市场竞争、卫生人员素质与能力、社会就医偏好,中层因素包括政府监管、社会监管、财政投入、医院等级与规模、医院类别,深层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导向、地区经济。深层因素(地区经济)对公立医院综合绩效影响的结果显示,剔除极端个案后,地区经济对公立医院综合绩效具有显著性影响,而对经济效益影响不显著。次深层因素(政府政策导向)对公立医院综合绩效影响的结果显示,公立医院真正落实政府政策导向有助于提高其综合绩效水平,且对社会效益影响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政策信息生成与传播、经营行为调整,对经济效益影响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社会效益、政策信息生成与传播、动态能力、经营行为调整。表层与中层因素对公立医院综合绩效影响的研究中建立了公立医院综合绩效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理论模型,进一步理清了表层与中层因素影响公立医院综合绩效水平的16条主要理论路径。从影响因素出发,论文最后提出了提升公立医院综合绩效的若干对策建议,分为五个主要部分:一是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二是强调政府政策导向作用,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包括组建政策学习小组,积极落实政府政策导向;重视政策导向落实,加强多方监管。三是充分利用自身特征,保障公立医院健康发展,包括明晰公立医院等级与规模,创新发展之路;明确公立医院类型,打造优势特色专科。四是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建设,努力提升动态能力,包括塑造优秀的医院文化,规范医院战略管理;探索适宜的法人治理模式,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化卫生人员绩效考核,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卫生人员素质与能力;改善医院工作环境,谨慎对待卫生人员工作压力。五是强化政府责任,积极推进政策引导,包括推进分级诊疗,合理引导社会就医偏好;推行社会办医,营造医院公平竞争环境;加强财政投入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