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规律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对近20年现代临床医家运用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和有效依据。资料与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作为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发表在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口服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文献,选出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相关文献,搜寻其中的合格处方,通过双人互查校对,将结果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使用数据挖掘方法如:关联分析、频数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对输入平台内的合格处方中的中药进行分析,梳理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和常见配伍,挖掘其中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和新处方,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口服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组方规律。结果:最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共计246篇,其中共涉及252个完整处方、187味中药,累计使用药物频次为2814次,数据挖掘结果如下:1.用药频次排名前十位的中药有:当归、甘草、红花、桃仁、川芎、延胡索、柴胡、赤芍、白芍、黄芪。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中药以温性药物最多,其次为寒性药物;五味以苦味、辛味、甘味为主;主要归肝经、心经、脾经。对使用频次≥5次的74味药物进行分析,发现其使用总频次为2602次,占总用药频率的92.47%,按照功效对其主要分为12类:活血化瘀药(915次)、补虚药(632次)、清热药(359次)、平肝熄风药(193次)、理气药(166次)、解表药(163次)、利水渗湿药(61次)、化痰止咳平喘药(36次)、祛风湿药(32次)、安神药(20次)、泻下药(15次)、止血药(10次)。2.依托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调整支持度为0.9,调整支持个数为60,调整置信度为90%,得到39条关联规则、59组药物、11味核心药物(赤芍、红花、桃仁、川芎、黄芪、当归、甘草、白芍、生地黄、柴胡、延胡索)。其中出现频次前十的药物组合为:红花,桃仁;红花,当归;桃仁,当归;甘草,当归;红花,桃仁,当归;川芎,当归;红花,川芎;川芎,桃仁;红花,川芎,桃仁;红花,川芎,当归。3.当相关度设置为8、惩罚度设置为2时,在此次研究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文献中,对被纳入的252首处方进行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分析挖掘,得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新处方10首。新方1:连翘、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新方2:麦冬、枸杞子、玄参、北沙参、天冬。新方3:乳香、麦冬、没药、五灵脂、香附、羌活。新方4:蜈蚣、全蝎、五味子、马齿苋、附子。新方5:党参、黄芪、白术、牡蛎、龙骨。新方6:生地黄、大黄、穿山甲、枳壳、牛膝、桔梗。新方7:川芎、桃仁、栀子、当归、红花。新方8:合欢皮、天麻、僵蚕、莴苣子。新方9:木香、鸡血藤、陈皮、鬼箭羽、三棱。新方10:牡蛎、代赭石、珍珠母、磁石、龙骨、北沙参。结论:1.现代医家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用药以温性、寒性为主,五味以苦味、辛味、甘味为主,归经主要以肝经、心经、脾经为主。2.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治疗原则为扶正补虚,祛邪泻实。核心药物有:赤芍、红花、桃仁、川芎、黄芪、当归、甘草、白芍、生地黄、柴胡、延胡索。3.新方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平肝熄风、通络止痛;补虚;清热,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选方用药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温针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以及肩手综合征量表评分的影响,探讨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推广温针疗法在临床中的运用。材料与方法:本次研究一共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信封法进行分组,随机分为观察组(温针疗法)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疗法),每组各30人,本次实验过程中病例完整。通过目测类比评分法(V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
目的: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其中医证候特点与一般资料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病、CKD分期等)以及实验室客观指标(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等)之间的相关性,为今后患该疾病的患者在中医临床辨证中提供指导意义。方法:1.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病房住院的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根据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 Med、Springer、Elsevier SD、Web of science(SCI)、Journal Citation
目的: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自古有之,临床用药百家争鸣,经验方、自拟方层出不穷,却少有系统的总结归纳。本研究意在运用统计学方法,将收集到的近15年来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深入探讨相关方剂疗效,总结糖尿病肾病水肿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计算机检索2005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
目的:本文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为试验对象,通过比较不同内脏脂肪面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及代谢指标的差异,找到二者的异同点,并初步探究T2DM患者中医体质及胰岛素抵抗与内脏脂肪面积的相关性,以期为两种不同类型的T2DM患者个体化治疗和调护提供客观依据,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预防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
目的:本文通过参照中医症候积分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观察针刺结合盐酸曲唑酮片治疗肝郁化火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对肝郁化火型不寐的独特干预作用,总结其突出优势及特点,讨论其内在规律,为临床上肝郁化火型不寐的研究与治疗提供新思路及新方法。资料与方法: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K1门诊;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的就诊受试者
目的:观察归元贴涌泉穴贴敷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穴位贴敷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长期无法缓解的临床症状的作用,为中医外治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择2020年8月至2020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且符合纳入标准的58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37例,对照组21例。两组均采用(1)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2)
目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来观察加味参芪五苓散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复发次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收集调查了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并诊断为尿路感染及反复发作的患者。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纳入75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为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
目的:探究补肾固精法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固摄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登录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病历系统,根据本研究制定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出治疗组病历43例(基础治疗+经验方“肾炎方”口服);对照组病历38例(基础治疗+虫草制剂)。统计治疗前后的显态和隐态,治疗期限为30天。显态包括:乏力、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各个阶段形神变化特点及中药饮片用药规律。材料与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患者(包括住院部以及殷东风教授门诊),就诊时第一诊断为肾癌的患者病例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54例,应用Excel制作表格,建立数据库录入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理诊断、西医抗肿瘤情况、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