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技术的扫描电镜用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来源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zt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观察和分析微观物质形貌和特性的重要工具,它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地质、电子工业和生物科学。在目前使用的SEM 中,有大量SEM 由于生产年代较早,未配备图像采集功能,无法与广泛应用的PC 机连接,且不能实现电子版图像的存储、后期处理,难于提供高质量的图像进行其他用途的分析、利用。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的图像采集系统设计方案,用于升级老型号SEM 图像采集功能。整个硬件设计充分考虑了系统将来的可移植性、便携性以及运行的可靠性。使用可编程芯片FPGA 对信号采样进行逻辑控制,只需在线更改嵌入程序即可满足各种图像采集的要求,便于调试和升级应用。控制板以DSP(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为基础,外部扩展RAM 和FLASH,通过USB2.0(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直接与PC 机通讯。 另外,本文编写了配套的图像采集系统应用软件。通过其友好的客户界面可以完成采集参数设置、采集控制、图像显示、电子图像保存、图片处理及多种个性化设置,如反色显示、彩色显示等。 目前,本系统已实际应用于实验室中,整个系统操作简便、运行稳定且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文中最后给出了本系统实际运行时获得的图像,其线条清晰、图像逼真。而且,经长时间运行可保证本系统性能稳定、可靠。
其他文献
薄膜/基底结构有效地实现了系统微型化和信息化,被广泛地应用在微电子、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在外载的作用下,膜/基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薄膜断裂、屈曲、脱粘等失效模式。膜/基结构界面的破坏,会极大地影响结构的在役性能。本文将结合实验与数值分析,基于屈曲脱粘对基底上沉积的纳米薄膜的力学性能及界面性能进行研究。原位观察了薄膜/有机玻璃基底结构在单轴压缩加载下薄膜表面直线型屈曲的生成和扩展过程,采用屈曲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强震观测仪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强震观测信号持续时间长、报告实时性强、幅值动态范围大的特点,本文提出并开发了一种基于ARM7系列芯片、
智能变电站是电网运行数据采集源头和命令执行单元,也是实现智能电网自动化特征的主要体现。智能变电站通过增加过程层网络实现与一次设备的数字化接口,过程层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应对如何提高500kV过程层网络传输可靠性展开专门研究。智能变电站由于增加了过程层网络中间实现环节,带来继电保护整组动作时间延长问题。目前2011版、2015版国家电网公司《通用设计》500kV电压等级采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电爆炸丝物理现象在脉冲功率调节技术的需求牵引下,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总结出来一些行之有效的理论模型和经验公式,适合于较长脉冲(10μs量级)运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