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热还原—渣金融分法实现钕铁硼废料中铁与稀土的富集分离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4242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钕铁硼废料中含有钕、铽、镝、铈、镨等稀土元素和铁、硼等有价金属元素,具有很高的综合回收利用价值。现普遍采用钕铁硼废料回收工艺为“回转窑焙烧—酸浸—萃取分离—沉淀—灼烧”,存在工艺流程长、稀土回收率低、铁渣难处理、铁资源浪费等缺陷亟待工艺技术的创新。论文开展“碳热还原-渣金融分”钕铁硼废料回收技术研究,对提升钕铁硼废料综合回收产业技术水平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分析钕铁硼废料化学和物相组成的基础上,依据铁氧化物和稀土氧化物还原性差异,对钕铁硼废料氧化得到的“焙砂”开展碳热还原理论和技术研究,分析了钕铁硼焙砂碳热还原热力学,得到了碳热还原热力学条件,并研究了还原介质种类、物料粒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料配碳比、物料厚度对焙砂还原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热还原可将钕铁硼废料焙砂中的铁氧化物还原成海绵铁,而稀土氧化物不被还原;在还原介质种类为焦炭、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1200℃、物料配碳比为30%、物料厚度为22mm的情况下,焙砂中铁氧化物还原率为88.08%,为钕铁硼废料中稀土与铁的分离富集回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碳热还原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钕铁硼废料焙砂还原产物的渣金融分技术,考察了渣金融分的反应热力学,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碳比和物料厚度对渣金融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铁块、富稀土渣中杂质来源与分布。结果表明,可以创造热力学条件使得高温下铁单质与稀土氧化物尽可能分离,当反应温度为1500℃、反应时间为3h、配碳比为50%、物料厚度为26mm时,铁元素和稀土富集率分别达93.05%和97.52%,稀土与铁分离富集效果良好。铁块中主要杂质元素有Pr、Ce、Nd、C、S、O等,富稀土渣中主要杂质元素有Al、Si、Fe、C、S、Ca等,这些杂质主要来自焦炭灰分。
其他文献
本文对产自4个省份(甘肃省、内蒙古、青海省、新疆)15个地区的黑果枸杞分别进行种子耐盐性和枝条抗寒性试验,以期筛选出其中耐盐性及抗寒性较强的种系材料。文章主要内容包括NaCl梯度(0、55、125、200、260mmol/L)处理对种子发芽率、胚根长、胚轴长等萌发特性的影响;12h持续低温(-20、-25、-30、-35、-40℃)处理对枝条SOD、POD活性,MDA、Pro、SS、SP含量的影响
注意力机制是近些年来深度学习领域逐渐兴起的一种技术,由于能有效提高深度模型精度以及可解释性,注意力机制方成型便被迅速应用到各种不同的任务中。而随着近年来深度学习模型在推荐系统领域的逐渐普及,注意力机制也开始在推荐系统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如此,注意力机制在推荐系统中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状态,还有大量的能够应用注意力机制的场景未被探索。基于此,本文拟对推荐系统中注意力机制的应用进行研究,对传统
可穿戴设备的出现与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其电源的持续性供电亦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目前电池是可穿戴设备主要的电能来源,但须频繁更换电池或找电源接口充电,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做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达到一定标准。但是当前我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从而使学生缺乏英语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引入了分级读物。它通过对少年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科学分析,细化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提供不同的读本。它作为一种课外原版读物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研
石膏作为绿色建筑材料有着优良的特性,但是石膏的耐水性较差却大大限制了石膏的使用范围。如何改善石膏的耐水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在建筑石膏中掺入具有水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