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乳脂肪组成酶法构建人乳脂肪替代物及其性质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n5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乳脂肪替代物是婴幼儿配方食品专用的功能油脂,可以为非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提供必需的营养和能量。目前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人乳脂肪替代物存在脂肪酸组成和分布与人乳脂肪差异较大的问题,导致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和能量不足。本文采用巴沙鱼油硬脂、樟树籽仁油、亚麻籽油、微生物油和藻油五种油脂为原料油脂,通过酶法酯交换法构建制备脂肪酸组成和分布与人乳脂肪相似性高的人乳脂肪替代物,并优化了酶催化酯交换反应的脂肪酶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载酶量等工艺条件。测定分析人乳脂肪替代物的脂肪酸组成和分布、甘油三酯组成、理化性质、熔融与结晶性质及流变学特性,并依据相似性评价模型、挥发性风味成分和体外消化率综合评价人乳脂肪替代物的应用潜力。以期为新型高相似性人乳脂肪替代物的构建和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巴沙鱼油硬脂、樟树籽仁油、亚麻籽油、藻油和微生物油(质量比为0.615:0.061:0.249:0.043:0.032)为原料油脂,酶法酯交换成功构建制备出中链脂肪酸含量为11%、亚麻酸与亚油酸比例为1.5、ARA含量为1.04±0.01%、DHA含量为0.98±0.03%、sn-2位棕榈酸含量为39.73±1.46%、sn-2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7.25±3.40%的新型人乳脂肪替代物。该新型人乳脂肪替代物共有216种甘油三酯,产生了如O-Ca-L、Ca-P-Ed、La-P-ALA、Eo-La-ARA、M-P-DHA、ARAP-DHA和O-P-ARA等人乳脂肪特有的甘油三酯。确定酯交换用固定化脂肪酶为Lipozyme RM、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时间为8 h、最适载酶量为1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人乳脂肪替代物中的STG含量为58.92±1.03%。Lipozyme RM重复利用15次后,制备得到的人乳脂肪替代物的STG含量仍有最初的80%以上。2.构建和制备的人乳脂肪替代物的理化性质符合国家二级大豆油标准。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酯交换反应并未产生反式脂肪酸。人乳脂肪替代物的熔点低于人体体温,适于人体食用。其在室温下不会发生液体渗出现象,入口不会产生蜡质口感。其结晶温度低于室温,结晶细腻且流变学特性优异,有利于日常使用。3.构建和制备的人乳脂肪替代物的相似性评价得分为95.43分,高于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油脂。其挥发性风味物质气味良好,体外消化的脂肪酸释放率为66.82±2.06%,高于原料油脂物理混合物(52.76±1.41%)和单纯的OPO油脂(64.01±2.17%),更易消化,是一种应用前景好的高相似性新型人乳脂肪替代物。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和制备的人乳脂肪替代物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制备过程安全无害。其与人乳脂肪相似性高,气味良好,易于消化,是一种应用前景好的新型人乳脂肪替代物。
其他文献
CO2甲烷化反应是具有前景的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手段之一,深入研究该反应不仅在能源、环境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为CO2加氢生产其他低碳化合物提供理论指导。设计具有高低温反应活性、选择性的催化剂是CO2甲烷化反应的关键。研究反应机理有助于理解活性中间体与活性位点的关系,助力催化剂的合理设计。本文通过Cr掺杂改性,设计了具有高低温活性的Ru/Ti1-δCrδOx和Ru/Cr2O3/Al2O3催化
学位
迄今为止,癌症依旧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癌症的攻克一直是人类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化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但化疗药物在使用的同时更是伴随着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会损伤正常的组织与细胞。随着纳米医学的飞速发展,利用纳米载体对化疗药物进行负载可以大幅度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工作以二维纳米材料MXene金属碳化钛(Ti3C2)为抗癌药物的载体,针对此种材料在药物输运方面
学位
太阳能是解决能源短缺危机和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能源。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一种绿色环保技术。该技术具有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潜力,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具有层状结构的三元金属硫化物,ZnIn2S4是一种典型的可见光响应型催化剂,具有毒性低、结晶度好、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是目前比较有研究价值的光催化制氢材料。但因单独的ZnIn2S4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活性不高从而限制了实际应用。因此研究和开发
学位
钙钛矿太阳电池(PSCs)因为具有优异的光伏性能在近十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作为最具有潜力的光伏材料,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认证效率已突破了25%。然而,钙钛矿薄膜容易受到空气中水、氧、光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器件性能的下降,这也是阻碍钙钛矿太阳电池进行可持续发展和商业化应用的首要因素。多晶钙钛矿薄膜由于在成膜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晶核和较小的晶粒,通常具有高密度的缺陷。这些缺陷通常被认为是钙
学位
轻质烷烃是汽车、石油化工和发电厂等移动和固定燃烧源排放的主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之一,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对人类造成短期和长期危害。由于低碳烷烃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它们比长链分子更难降解。随着排放控制法规日益严格,开发高效催化剂已成为去除轻质烷烃等污染物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由于增加了可接近的活性位点,超小金属纳米团簇与较大的金属颗粒相比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然而,由于水在活性位点的竞
学位
有机太阳电池(OSCs)因其柔性、质量轻、可溶液加工等特点成为近些年最受关注的第三代太阳电池技术之一。由于器件结构的优化、界面修饰的丰富、后处理的多元化以及有机半导体材料的飞速发展,OSCs单结能量转换效率(PCE)已经超过18%。但是,已报道的多数高效OSCs的性能对活性层厚度非常敏感,如何减小活性层厚度增加后PCE的显著降低是OSCs大规模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三元策略是提高器件性能的有效
学位
传统的聚酰亚胺因其优异的热力学性能以及电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光电、航空航天等领域。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聚酰亚胺的性能也有更高的要求,以便适应市场需求,比如将聚酰亚胺作为柔性OLED器件的基板材料时,需要聚酰亚胺具有更高的耐热性以及柔性。同时对于聚酰亚胺的制备工艺和原材料的结构选择也有更严格的要求。目前商用聚酰亚胺的原材料大多来自石油化工的提炼产品,聚酰亚胺的大量使用必定会对环境
学位
报纸
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所组成的活性层是提升其能量转化效率的核心部分。因具有易于合成、稳定性好、易于溶液处理的优势,非稠环类电子受体材料受到科研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本研究从非稠环类化合物的骨架结构的调控以及吸收光谱的调节出发,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近平面结构的非稠环小分子和聚合物电子受体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1.非稠环受体小分子的设计、合成
学位
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s,SCs)是一种介于二次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因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时间短,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低的能量密度及较差的稳定性限制了SCs的大规模应用。通过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合理匹配,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ASCs)可以显著拓宽器件的电压窗口,突破对称器件的储能限制。水系电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