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动图像混合维度特征的人体红外步态识别技术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9471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人体运动分析与生物特征识别相结合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作为目前唯一的远程生物认证技术,步态识别主要是针对含有人体步行运动图像进行分析,通过人体的运动方式辨别身份。它融合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以及视频/图像序列处理等多项技术,其关键是寻找可靠的步态特征及分类方法。围绕这个主题,本文对红外步态序列的运动人体检测方法、步态特征提取与识别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首先研究了红外步态序列中的运动人体检测方法。从视频流中抽取出图像,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二值化、形态学滤波、连通域分析),再运用边界跟踪算法将人体轮廓提取出来,最后利用人体轮廓宽度信号的周期性变化来划分步态周期,并将此参数作为步态分类识别的基本单元。其次设计了红外步态特征的三维与二维表达方法。一方面运用基于模型跟踪的方法提取出步态关节角度。首先建立三维人体模型并对其进行投影,再用包括边缘特征和区域特征的姿态评价函数度量模型与图像的相似性,最后用层次化的搜索策略提取出人体的下肢关节角度。另一方面对人体轮廓进行Radon变换,从轮廓中提取出Radon变换峰值特征并以此表达步态特征。最后,本文尝试了如何将两种混合维度的步态信息进行融合和分类识别。首先对提取到的两种步态特征在特征层上进行融合,再分别使用支持向量机的K-折交叉验证法和K-均值聚类对其进行分类识别。研究结果表明:①混合维度多特征融合的识别性能优于单一维度特征的识别性能;②在本研究中,支持向量机K-折交叉验证的识别性能优于K-均值聚类。目前,基于红外步态信息的研究与应用正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的研究成果期望为这项技术的发展探索一些新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素质教育逐渐被重视.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最基础的语文知识,还要在教学中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在小学阶段
微课是利用视频作为载体,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进行设计的一项完整、简洁的教学活动,旨在提升学生主动性,帮助学生自主利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和熟练掌握知识.因此,在实际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图像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而颜色恒常处理是大多数图像处理的先决条件。颜色恒常本身是一种心理学上的现象,即人类视觉感知场景的颜色不随场景光源的
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正随着教育职能的转变而不断发展,帮助学生获得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再学习的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如何
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已成为近年来的国际上基因组学研究的热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传统DNA测序方法相比,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具有通量高、成本低、快速等特点,已被应用于众多
对南冲绳海槽进行反射地震调查 ,结果表明 :(1 )海槽盖层主要由反射层组 (时代相当于第四纪 )和反射层组 (时代相当于上新世 )组成 ,推测槽底局部存在中新统。槽底沉积物主
绘本故事教学,利用故事丰富的情境和趣味性,开展与故事相关的多种教学活动,使小学生在学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外语语言能力、
X射线摄影技术是现代非侵入医学诊断的主要方式,经由传统X射线成像方法发展到断层成像(CT)方法,而且逐步扩充到了其他应用领域。为研究X射线摄影术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更好地提
当下素质教育的改革促进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让初中数学老师把初中数学教学的重心从最基本的数学知识文化转移到初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以及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数学
本文详细介绍应用微课课程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个性化教学模式、发扬微课灵活性、自主教学及设立良好的评价体系四项微课课程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