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供磷水平对节水栽培冬小麦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j84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施磷量对小麦生育特性、产量及耐低磷基因表达模式的调控效应,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节水栽培条件下,不同施磷量对小麦群体质量性状、产量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春灌1水(拔节水)条件下,施磷量对小麦群体总茎数、LAI及干物质积累具有显著影响,各施磷处理(P0、P60和P120)处理中,随施磷量增多,春季各生育时期群体总茎数、LAI和群体干物重增大。不同品种相比,不同施磷水平下济麦22群体总茎数、LAI及干物质积累均高于石新828。2.节水栽培条件下,増施磷素用量提高了供试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改善光合参数,包括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浓度。不同品种之间,各种施磷水平下济麦22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石新828,但胞间CO2浓度均低于后者。表明适当増施磷肥具有增强节水冬小麦光合碳同化的效果。3.不同磷处理下细胞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含量以P120最高,P60次之,P0最低。供试品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同磷处理下的表现特征与上述细胞保护酶活性相似。不同品种相比,济麦22在各供磷水平下的上述生理生化参数值均高于石新828。表明适当増施磷肥具有改善节水栽培小麦细胞保护能力和糖氮代谢水平。4.P0处理各供试品种产量最低,P60和P120处理下济麦22和石新828产量明显增加,以P120处理产量最高。不同处理收获指数、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表现为P120>P60>P0。济麦22在不同施磷水平下产量、收获指数及产量构成因子均高于石新828。5.与P0相比,在P120叶片中共检测差异表达基因1806个,其中上调基因767个,下调基因1039个。上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组分、分子结合、细胞反应和代谢过程等生物学功能,参与调控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体互作、苯丙氨酸代谢、萜类化合物代谢、骨架生物合成、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半乳糖代谢和亚麻酸代谢;在P120籽粒鉴定差异基因2947个,包括上调基因993个,下调基因1954个,上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调控苯丙素生物合成、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表明小麦叶片和籽粒对磷素供应的响应,与磷水平调控众多参与细胞结构、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转录效率有关。综上所述,结合不同施磷水平产量及群体和生理指标分析,在河北省平原地区,以120 kg/hm2 P2O5施用量易实现高产高效目标。
其他文献
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诗学的国度。早在春秋末期以上,做诗、教诗、学诗、用诗便在我国蔚成风气。孔子生当春秋末期,既是既往诗学的集大成者,又为后世中国儒家诗学奠定了基础。他在
为了满足欧美一些国家对电动助力自行车的要求,研制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的新型电动车助力控制系统,本系统采用后轴助力的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以PIC16F882为核心的硬件电
通过对北京市不同区县可建成湿地公园的42块湿地进行实地调查,从生态需水的概念发出,分析了北京市湿地公园生态需水的主要水源类型,依据野外现场水源补给调研结果,结合湿地公
针对双串联谐振双向三端口DC/DC变换器,提出一种可抑制寄生漏感影响的选频解耦控制方案。通过分析输出绕组漏感对两输入端口耦合关系的影响,选择特定开关频率和谐振频率比值,
研究1000 MPa的双相钢(DP钢)在室温下的准静态拉伸行为与应变速率(10-3、10-2、10-1s-1)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准静态拉伸条件下,DP钢的拉伸性能是与应变速率相关的。随着应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某受氮素污染河水采用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但效果不理想,为此,模拟该河水真实流态而构建了小试装置,通过功能菌群调查,富集、驯化培养土著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并
控制系统通常无法用确定的解析表达式表达,所以需要利用滤波器来近似数字实现分数阶微积分.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分数阶系统数字实现算法——最优Oustaloup数字实现算法,通过最
<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但亦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1],其中导管堵塞是困扰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之一,发生率可达21.3%[2]。我院每年行PICC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钢板对接焊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利用ANSYS软件的APDL语言,较好地模拟了对接焊时焊接电弧移动加热过程以及整个温度场的瞬态变化,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