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悬岭后钼矿位于辽东裂谷北部悬岭后-赛马多金属成矿带的西部,大地构造属华北地台北部边缘胶辽台隆太子河~浑江台陷与营口~宽甸台拱的交接部位,该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多金属重要的成矿区和产地,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应用矿床学、矿床矿物学的理论知识,辅以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对辽宁省悬岭后钼矿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在了解其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及有关矿化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与华北地台北缘钼(铜)成矿带的对比的分析与研究,探讨本区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及建立成矿模式,进行成矿远景区预测。本区钼矿化主要产于古元古代碎斑状混合花岗岩的构造裂隙中,钼成矿与晚侏罗世白水寺花岗岩体侵入有关,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钾化及绢云母化,矿化类型主要为细脉浸染状,矿化以裂隙充填为主,矿床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找矿有利部位为晚侏罗世花岗岩体与古元古代混合花岗岩体及辽河群接触外带,其矿化规模和找矿前景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