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四逆散对酒精性肝纤维化雄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及其受体β表达的影响

来源 :甘肃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onegou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研究加味四逆散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PDGF-BB、PDGFR-β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为临床应用及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90只,体重200±20g,适应性喂养3d后随机抽取10只,设正常对照组。剩余大鼠采用“酒精-橄榄油-吡唑”混悬液灌胃并间断饲高脂饲料,结合微量 CCL4腹腔注射的复合模式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病理模型组、鳖甲煎丸治疗组、加味四逆散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各治疗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进行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和病理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共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采取血清和肝组织。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肝组织PDGF-BB、PDGFR-β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分析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1.加味四逆散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T、AST含量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模型组 ALT、AST有明显升高趋势,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对比,各治疗组ALT、AST有明显降低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与鳖甲煎丸组比较,加味四逆散高、中剂量组 AST、ALT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与加味四逆散低剂量组比较,加味四逆散高、中剂量组ALT、AST含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鳖甲煎丸组无显著差异(P>0.05)。2.加味四逆散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 PDGF-BB、PDGFR-β表达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模型组PDGF-BB、PDGFR-β有明显升高趋势,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与病理模型组对比,各治疗组PDGF-BB、PDGFR-β有明显降低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5);与鳖甲煎丸组比较,加味四逆散中剂量组 PDGF-BB、PDGFR-β表达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加味四逆散高、中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加味四逆散各量组之间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加味四逆散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观察病理模型组可见肝小叶结构被破坏,肝细胞广泛的脂肪变性、纤维组织增生,个别动物可见假小叶形成。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肝组织损伤可见有不同程度的修复,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各治疗组与模型组对比均有疗效,以加味四逆散中剂量治疗组疗效更为明显。  结论:1.加味四逆散可改善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具有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2.加味四逆散可降低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 PDGF-BB、PDGFR-β的表达,是其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重要作用机理之一。3.加味四逆散治疗实验性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效果显著,优于鳖甲煎丸。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病例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运动损伤骨科病房,自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我科住院的经临床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随着这
摘 要: 本文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的纳米ZnO的合成及表征分析,运用XRD、红外、DRS等表征了其结构特征。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化合物、高压汞灯为光源,探索了其光催化性能。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基本知识、常用的表征分析方法,以及环境污染物降解处理方法。实验内容涵盖材料化学、环境化学、无机材料合成、仪器分析、光催化性能测试等方面。实验内容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科研能力。  关键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三阶段的总复习,是站在新的高度上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深化认识、综合运用,可以实行知识的概括化、网络化,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形成技能、技巧,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高三复习高效性的理解,认为总复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刻理解知识点,形成知识的结构化  中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在新授课上是不要求深刻理解的。如卤素单质,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的递变规律
一、何谓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即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探究教学的一般程序  1.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发现问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当前农村
摘 要: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生物课本中的实验则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较大程度的延伸和拓宽。本文针对高中生物实验课的特点,并结合本学期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和感受进行有关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 高中生物实验 问题剖析 能力培养    一、高中生物实验课的地位  实验课是学生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实验课上应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仪器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