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我院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长期随访的甲状腺超声图像资料及相应甲状腺功能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随访时间、初次手术淋巴结转移、复发危险度分层及甲状腺球蛋白(Tg)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诊断率,指导术后治疗及随访方案。方法:选取我院腺体外科自2009年至201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并且术后长期随访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44例分为两组,经二次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术后复发转移组,共计47例;超声提示甲状腺区为术后改变且密切随访无明显异常变化的患者为术后未复发转移组,共计97例。对所有患者随访的超声及甲状腺功能资料(均为我院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与否在超声、随访时间、初次手术淋巴结转移、复发危险度分层及甲状腺球蛋白(Tg)方面的差异。根据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危险度分层:①低危组:符合以下全部条件者:无局部或远处转移;肉眼可见的肿瘤均被彻底清除;没有侵犯周围组织;不是侵袭型的组织学亚型,没有血管侵犯;如果该患者清甲后行全身显像,甲状腺床以外没有发现碘摄取;②中危组: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初次手术后病理检查有周围软组织侵犯;有颈淋巴结转移或清甲后行全身显像发现有异常放射性摄取;肿瘤为侵袭型的组织学类型,或有血管侵犯;③高危组: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肉眼可见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肿瘤未能完整切除;有远处转移;甲状腺全切除后血清Tg水平仍较高;有甲状腺癌家族史。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有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各方面统计数据进行比较,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4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其中140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97.2%),4例为甲状腺滤泡状癌术后(2.8%)。47例复发转移(32.6%),97例未转移复发(67.4%),定期随访223次。甲状腺癌术后随访270例中甲状腺回声均为不均匀回声。甲状腺癌术后随访复发超声中低回声37例(94.9%),其他回声2例(5.10%);甲状腺癌术后随访未复发中超声中低回声178(79.8%)例,其他回声45(20.2%)例,45例其他回声包括21例稍高回声,10例混合回声,9例高回声,5例等回声,P=0.023,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癌术后随访复发中点状强回声33例(84.6%),其他强回声6例(15.4%);甲状腺癌术后随访未复发中点状强回声65例(29.2%),短线状强回声54例(24.2%),其他强回声104例(46.6%),P=0.000,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癌术后随访复发中有淋巴结转移者33例,其中初次手术也有淋巴结转移26例(78.8%),初次手术无淋巴结转移7例(21.2%);甲状腺癌术后随访复发中无淋巴结转移者16例,其中初次手术有淋巴结转移5例(35.7%),初次手术也无淋巴结转移9例(64.3%),P=0.007,有统计学意义。按时间记录随访次数,47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1年内6例(12.8%),1年到2年内17例(36.2%),2年到3年内13例(27.7%),3年到4年内11例(23.4%);223例甲状腺癌术后未复发转移:1年内78例(35.0%),1年到2年内60例(26.9%),2年到3年内49例(22.0%),3年到4年内36例(16.1%),P=0.028,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危险度分层低危组88例,复发转移7例(14.9%),未复发转移81例(83.5%);高中危组56例,复发转移40例(85.1%),未复发转移16例(16.5%);P=0.000,有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癌全切术后TSH抑制状态下,测定Tg值69例。以Tg无病生存切点值为1ng/ml为标准,>1ng/ml为Tg升高,≤1ng/ml为Tg未升高。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13例,Tg升高10例(76.9%),Tg未升高3例(23.1%);甲状腺癌术后未复发转移56例,Tg升高8例(14.3%),Tg未升高48例(85.7%),P=0.00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中低回声、点状强回声,随访时间及甲状腺球蛋白(Tg)对监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有统计学意义;初次手术颈淋巴结转移及复发危险度分层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具有预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