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p1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大学教学质量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成为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一种途径。随着大学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对于技术的关注由重视硬软件及资源建设,转为关注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为了探讨高校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效果,本研究利用教育部正在进行的面向高等教育开展的“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改造课程”项目的契机,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法,对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调查学校包括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调查的实验课程包括《大学化学实验》、《化学信息学》、《普通物理学》、《电磁场与电磁波》、《会计信息系统》和《运作管理》6门课程。本研究通过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参与“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改造课程”的6门课程中的281名学生和33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34名学生和11位教师开展了访谈。调查包括8个因素:(1)被测人员特征;(2)学生的学习经验;(3)学生的学习策略;(4)教师的教学技能;(5)学生对课程满意度;(6)课堂上某一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频率;(7)课堂上某一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效果;(8)被测人员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教师采用ppt教学的方式最多,其次是运用信息技术来补充教学、做练习等。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较多地使用了教科书和多媒体,课堂讨论仅占44.5%。学生和教师都对使用信息技术持肯定态度,认为信息技术为学习或工作带来了便利。学科对比发现,经管类课程比理工类课程呈现出更好学习体验:互动性更强、学习自主性更高。相关性分析的结论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频率、效果与课程满意度均呈正相关,信息技术应用得越多学生对其效果肯定越高,课程满意度越高。根据调查结果,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1)应创新思维,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用武之地,扩大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2)应加强教学设计,增加教学精力的投入。(3)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加强互动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4)创新教师考核机制,合理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效。(5)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教学案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6)设置一些有难度、需要深入讨论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此外,针对一些班级规模大、课程考核模式固定的基础课程应重新审视教学目标,设定合理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兴科技不断涌现,引领着科技革命的潮流。世界各强国不惜耗费巨资,争夺科技领域的话语权。在此背景下,加快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病死正在迅速上升,尤其是腺癌,作为肺癌的最常见组织类型,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女性腺癌比例更高[1]。影响肺癌预后的因素主要是肿瘤的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休闲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对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我国大学生有着充裕的休闲时间,休闲生活质量的高低,直接
根据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新课标,《算法与程序设计》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考选考的一个重要模块。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过程,通过一学年的教学,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
大学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机构,是将人类的先进文化转化为大学人个人的内在力量,促进大学人发展的过程。大学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使大学人不断地社会化、个性
城市房屋拆迁为我国的城市建设起到了不少的积极作用,但随之引起的纠纷却是频频见诸报端,甚至连续发生一系列悲剧性事件,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存在
研究旨在探讨中学生疏离感、自尊以及安全感的现状及关系.采用疏离感量表、自尊量表、安全感量表对44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疏离感、安全感发展年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生长健康的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B,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
本文在综合殷墟近80年来考古材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时代变迁和空间地理布局变化两个角度,来研究殷都的布局演变进程及相关问题。 殷墟一期早段,盘庚迁殷,即迁往洹
纵观近代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即在市场经济刚确立时,人们更看重经济规律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而较少注重法律、伦理等因素的作用;而一